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食道心房调搏

食道心房调搏

食道心房调搏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1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9345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中国急救医学、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等;食道心房调搏的相关文献由319位作者贡献,包括于伟力、刀安伟、刘仁光等。

食道心房调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9345 占比:99.72%

总计:49483篇

食道心房调搏—发文趋势图

食道心房调搏

-研究学者

  • 于伟力
  • 刀安伟
  • 刘仁光
  • 刘康桐
  • 刘明
  • 唐咏
  • 张永祥
  • 徐玮
  • 朱皓
  • 李虹

食道心房调搏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段宗艳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于我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选择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所有患者TEAP以及心腔内电生理检查(IEPS),根据检查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经TEAP、IEPS检查后,诱发窗口、诱发频率以及房室结不应期比较(P<0.05);IEPS的诊断符合率为96.25%(77/80),TEAP的诊断符合率100.00%(80/80),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胡军; 朱文文; 李文章; 杨震; 李明阳; 王秋林; 候霁芯; 杨柳; 王沛坚
    • 摘要: 目的 研究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在射频消融术(RFCA)前行食道心房调搏(TEAP)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心内电生理检查(IEPS)拟行RFCA的140例S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是否行TEAP诱发分为对照组(n=78)和试验组(n=62),对两组IEPS时间、射频消融时间、手术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完成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IEPS时间、手术总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完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T患者在RFCA前行TEAP可缩短IEPS时间及手术总时间.
    • 何晓静
    • 摘要: 目的:探究食道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2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对象,先后接受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以后者为金标准,分析食道心房调搏结果并评价其准确性.结果:食道心房调搏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的诱发窗口时间、诱发频率和房室结不应期各项PSTV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房性心动过速、左侧旁道、右侧旁道和房室结双径路各34、23、29、38例,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符合28、20、24、35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35%、86.96%、82.76%和92.11%,整体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食道心房调搏诊断效果良好,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地做出较为准确的分型,有助于为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值得广泛应用.
    • 方欢欢
    • 摘要: 目的:分析食道心房调搏在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突发突止的心慌、胸闷并就诊于我院心内科门诊的100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食道心房调搏,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者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并对术后结果进行回访性研究.结果:本研究所选取的100例患者中,AVNRT患者17例,AVRT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术进行在回访,术后回访除了1例食道心房调搏术诊断为AVRT患者因为旁道无法定位而未手术,其余患者复查食道心房调搏术均未发现诱导室上性心动过速,同时和心内电生理诊断高度符合.结论:食道心房调搏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在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具备理想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普及.
    • 杨海英
    • 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食道心房调搏在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效果,确定患者临床分型,为后期射频消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96例,分别予以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及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将两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各类型PSVT诊断符合率.结果:食道心房调搏与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中各项参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且与心腔内电生理诊断结果(金标准)比较,各类型PSVT诊断符合率均较高.结论:食道心房调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无创检查技术,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出准确分型,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且操作简单方便,可在各级别医院中广泛开展使用.
    • 刀安伟; 唐咏
    •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食道心房调搏评估窦房结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9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窦房结功能检查的患者126例,按照是否晕厥将其分为晕厥组(30例)和未晕厥组(96例),均行24h动态心电图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 .结果:126例患者中Ⅰ型单纯性窦房结功能减退32例,Ⅱ型单纯房室传导功能延迟24例,Ⅲ型双结病变4例.晕厥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最长R-R间期与食道心房调搏SNRT、CSNRT、SACT较未晕厥组患者明显延长,最快心率和最慢心率明显低于未晕厥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道心房调搏CSNRT和SACT与动态心电图的最长R-R间期、最快心率和最慢心率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动态心电图与食道心房调搏均能较好地反映窦房结功能,临床价值较高,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 刀安伟; 唐咏
    •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食道心房调搏评估窦房结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9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窦房结功能检查的患者126例,按照是否晕厥将其分为晕厥组(30例)和未晕厥组(96例),均行24h动态心电图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126例患者中Ⅰ型单纯性窦房结功能减退32例,Ⅱ型单纯房室传导功能延迟24例,Ⅲ型双结病变4例。晕厥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最长R-R间期与食道心房调搏SNRT、CSNRT、SACT较未晕厥组患者明显延长,最快心率和最慢心率明显低于未晕厥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道心房调搏CSNRT和SACT与动态心电图的最长R-R间期、最快心率和最慢心率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动态心电图与食道心房调搏均能较好地反映窦房结功能,临床价值较高,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 杨海英
    • 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食道心房调搏在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效果,确定患者临床分型,为后期射频消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96例,分别予以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及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将两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各类型PSVT诊断符合率。结果:食道心房调搏与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中各项参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与心腔内电生理诊断结果(金标准)比较,各类型PSVT诊断符合率均较高。结论:食道心房调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无创检查技术,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出准确分型,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且操作简单方便,可在各级别医院中广泛开展使用。
    • 徐玮; 胡司淦; 黄宇理; 吴婷玉; 王本芳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食道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诊断,确定其具体分型,为进一步的射频消融手术提供帮助。方法选取经食道心房调搏诱发出PSVT患者61例,测定食道导联的R-P’E、P’E-R时限,Vl导联的R-P’时限,P’波方向,和射频消融术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射频消融术后确定的分型如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S-F)]25例,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F-S)]1例,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左侧旁道24例,右侧旁道7例,双旁道1例;房性心动过速(AT)3例。(2)食道心房调搏发现R-P’E80 ms的患者多为O-AVRT。R-P’EP’E-R的患者多为AT。(3)左侧旁道均为V1导联R-P’>R-P’E,右侧旁道多为V1导联R-P’食道心房调搏可以对PSVT大致分型,对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进一步的射频消融手术都提供了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魏晓
    • 摘要: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hort and long term effects of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SVT)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atrial pacing.Methods:90 patients with PSVT were treated with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two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drug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to implement intervention by 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 Recording two groups hospitalization time, PSVT termination of the time and expense of medical treatment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1), dry prognosis 12h (T2), dry prognosis 24h (T3),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heart rate (HR),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 simulation score (VAS), Ramsay Sedation score (OAA / s) was divided into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analgesia and sedation effects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ithin three month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termination of PSVT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T2 and T3 observation map group, VAS score, OAA / s scores of OAA / 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3 months compl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s:The short and long term effect of PSVT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atrial pacing is better, which can effectively terminate PSVT,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s low.%目的:观察食道心房调搏干预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近远期疗效。方法:90例PSVT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再实施食道心房调搏干预。记录两组住院时间、PSVT终止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两组干预前(T1)、干预后12h(T2)、干预后24h(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Ramsay镇静评分(OAA/S)分析两组镇痛与镇静效果,观察干预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SVT终止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医疗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T2、T3时观察组MAP、VAS评分、OAA/S评分OA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道心房调搏干预后PSVT近远期疗效较好,可有效终止PSVT,并发症发生率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