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颈动脉体

颈动脉体

颈动脉体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41160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解剖学杂志、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等;颈动脉体的相关文献由31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曦、王百忍、徐永平等。

颈动脉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41160 占比:99.98%

总计:541294篇

颈动脉体—发文趋势图

颈动脉体

-研究学者

  • 王曦
  • 王百忍
  • 徐永平
  • 范娟
  • 金秀芳
  • 何瑞荣
  • 刘玉珍
  • 孙圣刚
  • 庄甲举
  • 曹学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眭清永; 王新文; 杨旸曈; 高睿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缺氧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双侧颈动脉体(CB)形态学参数与非慢性缺氧人群双侧CB的参数,探讨COPD患者与双侧CB形态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行颈部CTA增强扫描,并且在标准CTA完成后60s对颈部进行靶扫描且CB图像质量满足测量要求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56例,进入后重建分别测量双侧CB的前后径、横径、高、最大横截面积、体积及颈动脉分叉角,并分析其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左侧CB的前后径、横径、高、最大横截面积、体积大于对照组左侧CB的相应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侧CB的横径、高、最大横截面积、体积大于对照组右侧CB的相应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体肥大与COPD密切相关,本文为慢性缺氧COPD患者颈动脉体增大提供了影像学依据,并且经过改进的颈动脉体显示方案可以更准确评估颈动脉体大小。
    • 沙威; 黄晶
    • 摘要: 颈动脉体(CB)是人体内最大的副神经节,为外周呼吸感受器之一,可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心输出量增多,主要感受机体血液中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氢离子浓度。近年来,颈动脉体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不论是其生理作用,亦或是在植物神经系统领域。这篇综述主要探讨了颈动脉体的自主神经支配、自主神经对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影响,以及颈动脉体在自主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病理生理学的作用。
    • 杨洋; 苏文凌; 王小义; 赵晓赟
    •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甲状腺的形态、病理及功能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制作COPD大鼠模型,与对照组(正常大鼠)比较甲状腺的形态、病理和功能的变化;COPD大鼠分别制作颈动脉体真损伤和假损伤两个亚组,观察两亚组甲状腺形态、病理和功能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和COPD-真损伤组比较,COPD-假损伤组甲状腺重量显著增加;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下降;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PO-Ab)水平显著升高;甲状腺滤泡被破坏(P<0.05).结论 缺氧可导致甲状腺损伤,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抗体升高;颈动脉体可能介导了这种过程.
    • 徐北政
    • 摘要: 低氧条件下增加肺通气是机体适应的首要方式,在慢性低氧条件下颈动脉体形态和功能会发生一系列改变从而适应环境.低氧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合成的一种刺激因素,本文将以慢性低氧条件下的呼吸调控为切入点,从颈动脉体的结构与功能、EPO与颈动脉体可能存在的关系等方面加以综述.
    • 贾祥磊; 刘玉珍; 李超红; 范娅楠
    •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间歇性低氧刺激后大鼠颈动脉体对低氧的敏感性以及多巴胺对颈动脉体低氧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分离SD大鼠的颈动脉体-窦神经移入到孵育槽,然后把分离的窦神经吸入到记录的玻璃电极中行电信号记录.记录基线部分缓冲液充入气体为95%O2+5%CO2混合气,低氧应激给予5%O2+5%CO2+90%N2混合气,低氧刺激给予30 s,95%O2+5%CO2给予90 s,共10个循环,每组实验大鼠数量n大于等于5.结果:大鼠离体的颈动脉体,给予急性间歇性低氧应激,再给予低氧刺激,窦神经较之前低氧刺激放电活动增强.但加入多巴胺后,可以抑制窦神经对低氧的反应,急性间歇性低氧后,多巴胺对窦神经的低氧放电活动抑制作用加强.结论:大鼠颈动脉体给予急性间歇性低氧可增强窦神经对低氧的反应,多巴胺可抑制急性低氧诱导的颈动脉体对低氧敏感性的增强.
    • 周秀芳; 胡克
    • 摘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hypertension,and 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CIH) is recogniz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physiologic factor for developing hypertension of OSA patients.Recent researches demonstrate that OSA patients as well as CIH animal models display sympathetic hyperactivity and potentiated cardiorespirartory alterations,which suggest CIH may enhance the peripheral chemoreflex.Futher studies als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CIH increases sympathetic outflow and leads to hypertension through enhancing carotid body chemosensory potentiation,indicating that carotid bod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IH-induced hypertension.In this review,we will summarize the contribution of carotid body to CIH-induced hypertension.%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慢性间歇低氧(CIH)是OSA引发高血压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近年来的研究显示,OSA患者及CIH动物模型均表现出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同时有呼吸循环反应增强,提示CIH可增强外周化学感受器的活性;进一步研究也证实CIH可增强颈动脉体化学感受性活性,从而使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导致高血压,提示颈动脉体在CIH诱导高血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颈动脉体在CIH诱导高血压中的调控作用.
    • 赵新玲; 秦川; 田代实
    • 摘要: 颈动脉蹼是位于颈动脉球后壁颈动脉分叉以远的腔内薄层突出物.近年来,研究发现颈动脉蹼是隐源性卒中可能的危险因素之一.了解颈动脉蹼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准确地对颈动脉蹼进行诊断将有助于对隐源性卒中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减少卒中事件的再发.我们因此拟对颈动脉蹼与隐源性卒中的关系、常见的影像学特点、病理研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Carotid web can be defined as an endoluminal shelf-like projection often noted at the origi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just beyond the bifurcation.In recent years,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arotid web is one of possible risk factors for cryptogenic stroke.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esis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otid artery web,and accurately diagnosing the carotid artery web will help to implement targeted intervention for cryptogenic stroke,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of stroke events.In this paper,we will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otid artery web and cryptogenic stroke,the common imaging features,pathological research,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 张寿; 靳国恩; 常兰; 吕军; 沈明华; 刘惠; 顾海燕; 雷乃虎
    • 摘要: 旨在比较牦牛和柴达木黄牛低氧通气反应(HVR)特征及颈动脉体(CB)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选择生活在海拔3 200m临床健康的成年牦牛和柴达木黄牛进行13.9%O2低氧(模拟海拔6 000 m)通气反应;采用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海拔3 200m牦牛、柴达木黄牛及模拟海拔6 000m时CB中的NOS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以及N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牦牛、柴达木黄牛低氧通气反应斜率(△VE/△SaO2)分别为(0.21±0.10)和(0.50士0.21)(L·min-1)/% SaO2 (P<0.01);海拔3 200m时,CB中nNOS、eNOS、iNOS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牦牛与柴达木黄牛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模拟海拔6 000m时,CB中nNOS、eNOS、iNOS蛋白表达水平在牦牛与柴达木黄牛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模拟海拔6 000m的牦牛、柴达木黄牛CB中nNOS、eNOS、iNOS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海拔3 200m的牦牛、柴达木黄牛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模拟海拔6 000 m组,牦牛、柴达木黄牛CB中NO含量均显著高于海拔3 200 m(P<0.01或P<0.05),在模拟海拔6 000 m组,牦牛CB中NO含量极显著高于柴达木黄牛(P<0.01),在海拔3 200 m,牦牛与柴达木黄牛CB中NO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青藏高原世居牦牛低氧通气反应钝化,而柴达木黄牛对低氧的刺激保持较高的通气反应,急性低氧时牦牛CB内产生大量的NO可抑制对低氧的化学感受.
    • 杜宜楠; 赵建帅; 金秀芳; 徐永平; 赵泓淙; 陈彦至; 姜艺媛
    • 摘要: 为探索雌性山羊颈动脉体(CB)是否具有接受雌激素作用的条件,本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雌性山羊CB中ERα、ERβ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雌性山羊CB中ERα与ERβ的免疫阳性产物分布广泛,在球细胞、支持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周围结缔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产物分布,但主要分布于球细胞.以上结果表明CB的球细胞是雌激素作用的主要靶点,提示雌激素可能通过作用于分布在CB球细胞上的ER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产生神经途径的调节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