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神经损害
颅神经损害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17年内共计9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9762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河北中医、齐鲁护理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5年北京地区神经内科学术年会等;颅神经损害的相关文献由200位作者贡献,包括丁颖、于军启、刘海彤等。
颅神经损害—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9762篇
占比:99.89%
总计:79853篇
颅神经损害
-研究学者
- 丁颖
- 于军启
- 刘海彤
- 刘玉娥
- 卢泰祥
- 吕帆
- 吴秀莹
- 周伟
- 姜海红
- 尚红林
- 康锁彬
- 张志远
- 张恩罴
- 李婉莹
- 母成贤
- 王长才
- 白丽光
- 董佑忠
- 赵宏
- 邓开鸿
- 高慧娟
- 魏兵
- 丁甫月
- 丘华光
- 于亮
- 于安红
- 于山仓
- 于晓东
- 亓卫国
- 伍兵
- 伍定平
- 何宝辉
- 余能伟
- 佟晓燕
- 傅海燕
- 关鸿志
- 冯军
- 刘丽珍
- 刘伟娟
- 刘志良
- 刘斌
- 刘新亮
- 刘晓军
- 刘杰
- 刘汉鹏
- 刘汝宏
- 刘炎炎
- 刘燚
- 刘秀玲
- 刘立平
-
-
-
-
-
朱世杰
-
-
摘要:
鼻咽癌起病多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常见症状包括鼻咽局部症状和颅神经损害症状,常不明显,易被忽略,临床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常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了解鼻咽癌容易转移的部位在临床上极为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鼻咽癌远处转移灶出现之前先有颈淋巴结的转移,由颈深上组至颈深下组淋巴结,然后再到达锁骨上窝淋巴结。
-
-
王竹梅;
刘汉鹏;
魏希进
-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颅神经亚临床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均应用MEB-9200K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在室温20 ~ 25°C的隔音屏蔽室中进行BAEP检测,记录其Ⅰ~Ⅲ及Ⅲ~Ⅴ波峰间潜伏期.结果 糖尿病组BAEP的Ⅰ~Ⅲ波峰间潜伏期为(2.44±0.31)ms、Ⅲ~Ⅴ波峰间潜伏期为(1.99±0.37)ms,对照组分别为(2.22±0.19)、(1.80 ±0.21)ms,糖尿病组的Ⅰ~Ⅲ、Ⅲ~Ⅴ波峰间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均<0.01).结论 BAEP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颅神经、脑干受损及亚临床损害.
-
-
袁东梅
-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对策,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该院收治的1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对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实施的系统护理,患者效果显著果.结论 在临床上对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其生存的质量.
-
-
-
-
张志远
-
-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性颅神经损害的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 收集我院1999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2例并发颅神经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合并颅神经损害者多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较长,平时血糖控制不满意.多数发病急骤,有效降低血糖辅以神经营养有助于颅神经功能的恢复.结论 年龄>50岁,糖尿病程长,血糖未能很好控制,是2型糖尿病并发颅神经损害的重要相关因素.
-
-
张绍维;
王艳楠;
魏元元;
赵文州
-
-
摘要:
病人,男,56岁。患糖尿病7年,开始时口服格列齐特降糖,间断用药,未系统监测血糖;2年前开始应用预混人胰岛素降糖,但血糖控制不佳。患者7年间左眼外展神经麻痹1次,左眼动眼神经麻痹2次,右眼动眼神经麻痹1次。多次在本院住院。动眼神经麻痹发病时,起病较急,出现复视,畏光,眼眶周围胀痛,上睑下垂,眼球内收,
-
-
赵晓萍;
魏亚洲;
张微微;
冯军;
尹维民;
陈军
- 《2005年北京地区神经内科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Tolosa-Hunt综合征是一种以眼病为主合并II , III,IV, VI及V1. V2颅神经损害的症候群。具有眼球后部疼痛和眼球运动及感觉障碍,有复发性及对皮质类固醇高度敏感的特点,又称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painful ophthal-moplegia syndrome). 1979年起国内陆续见到此病例报道及研究结果。Tolosa-Hunt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如下:(1)一侧球后或眼眶周围剧烈疼痛;(2)以III, N, VI颅神经为主的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常伴同侧VI, V2支损害:(3)有自发缓解或间断数月或数年后复发,可遗留神经功能缺损;(4)除外海绵窦区附近病变;(5)类固醇激素治疗显效。本文报道了2例 Tolosa-Hunt综合征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