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焦虑
产前焦虑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妇产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专利文献1696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人人健康:医学导刊、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全科护理等;
产前焦虑的相关文献由22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英、范良君、任丽坤等。
产前焦虑
-研究学者
- 刘英
- 范良君
- 任丽坤
- 冯秀芹
- 刘振燕
- 匡绍龙
- 向中勇
- 唐宇存
- 姚楚娟
- 姚菲
- 宋鑫
- 张绍菱
- 徐芳
- 房银芳
- 明平云
- 李乐
- 李卢新
- 李芳霞
- 梁江红
- 梅碧琳
- 武帅
- 王敏
- 王波
- 王益平
- 程晓
- 谢金艳
- 谭红专
- 贺英英
- 赵亚娟
- 赵琼
- 郁树梅
- 郑璇
- 郭肖兰
- 陈双郧
- 隋敏
- 黄昕
- 黄晓銮
- Mennes M.
- Stevens V.
- Van Den Bergh B.R.H.
- 丁青
- 万丽
- 乔昆
- 于娜
- 仝允娟
- 任丽萍
- 何利琴
- 何彦彦
- 何英
- 余勇妙
-
-
闫炯
-
-
摘要:
目的探究聚焦解决模式在初产妇产前焦虑情绪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建档并分娩的初产妇5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80)和对照组(n=2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情绪、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汉化分娩恐惧量表(C-C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简明健康生活质量(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应用于初产妇能明显改善其产前焦虑,减轻分娩恐惧,减少产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王思梅;
侯怡
-
-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阅读疗法的心理重建对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孕妇产前焦虑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107例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孕妇,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4),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以基于阅读疗法的心理重建护理,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及临产前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评分量表(SDS)]、应对方式[医学应对问卷(MCMQ)]、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均发生变化,干预组和对照组SAS(44.14±3.17分、46.77±3.88分)、SDS(43.35±3.11分、45.78±3.25分)评分均降低,MCMQ面对评分(22.16±4.11分、19.73±3.87分)均升高,屈服评分(12.71±3.44分、15.12±3.65分)、回避评分(14.27±3.34分、16.51±3.28分)均降低,且干预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阅读疗法的心理重建可显著降低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孕妇产前焦虑、抑郁心理,改善其应对方式和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推荐。
-
-
李乐;
王益平;
姚菲
-
-
摘要: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孕妇产前焦虑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6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同时接受为期4周,每周1次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两组分别于入院前及治疗4周接受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自动思维问卷(ATQ)的评定;治疗4周后接受团体治疗效果因子问卷调查。结果:对照组孕妇产前焦虑状态较入院时相比没有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孕妇较入院之时,焦虑状态评分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接受团体治疗法干预后,焦虑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团体治疗效果因子中普同性、情绪宣泄、希望重塑、人际学习获取(付出)、自我了解等因子显著优于对照组孕妇。结论:采取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可对孕妇产前焦虑情况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
-
-
周燕;
万丽
-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服务前置对减轻孕妇产前焦虑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4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性分成了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服务前置措施,对比两个组别产妇的不良情绪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产妇SAS和SD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护理服务前置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
-
马少群;
王金明;
洪艳华
-
-
摘要:
目的 探讨"线上孕妇学校"对提高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降低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产科建卡并分娩的健康孕产妇6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参加线上孕妇学校学习的35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参加传统孕妇学校学习的30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参加传统线下常规孕妇学校的学习,观察组通过使用手机微信关注"孕妇学校"公众号,采用在线学习.学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下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评分分别为(29.99±2.66)、(22.60±1.20)、(44.76±3.94)、(63.49±4.75)分,高于对照组的(26.15±3.20)、(21.49±2.17)、(39.27±5.39)、(60.05±5.49)分;观察组孕产妇产前焦虑(S-AI)和产后抑郁(EPDS)评分分别为(43.34±3.23)和(6.20±1.72)分,低于对照组的(45.02±3.08)和(7.71±1.47)分;观察组产前焦虑与产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0.76%和1.98%,低于对照组的19.67%和4.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孕产妇通过"线上孕妇学校"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还可以有效预防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不良心理疾病的发生.
-
-
李乐;
王益平;
姚菲
-
-
摘要: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孕妇产前焦虑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6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同时接受为期4周,每周1次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两组分别于入院前及治疗4周接受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自动思维问卷(ATQ)的评定;治疗4周后接受团体治疗效果因子问卷调查.结果:对照组孕妇产前焦虑状态较入院时相比没有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孕妇较入院之时,焦虑状态评分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接受团体治疗法干预后,焦虑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团体治疗效果因子中普同性、情绪宣泄、希望重塑、人际学习获取(付出)、自我了解等因子显著优于对照组孕妇.结论:采取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可对孕妇产前焦虑情况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
-
-
隋敏
-
-
摘要:
目的:探究产前早期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前后情绪状态(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西丰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18例初产待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研究组初产妇接受产前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对比两组初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进行心理干预后,研究组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在分娩前接受心理干预,可以提高产妇母婴分娩结局,保障产妇的身心健康,值得应用.
-
-
彭涛
-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化语言的整体护理对计划性剖宫产孕妇产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择期行剖宫产初孕妇60例,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基于标准化语言的整体护理。分别于入院时、术前1d、术后1d,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孕产妇心理状态变化;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问卷评估孕产妇疾病不确定感变化。观察两组孕妇术后恢复情况;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术前及术后1d,观察组的HADS评分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标准化语言的整体护理可明显改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的产前焦虑抑郁心理和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
-
郭绒绒;
王扬;
高岩;
姚岳红;
曾泽英;
李京梅;
张刚;
罗茜
-
-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状态下孕妇孕期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孕妇产前抑郁及焦虑状态的现状,以便及时干预.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5日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955例孕妇作为观察组,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孕妇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抑郁率以该院2018年期间产检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差异性评估,焦虑情况进行统计学描述及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前抑郁率(19.1%)高于对照组(13.1%);孕期分层分析发现观察组早孕期孕妇及晚孕期孕妇产前抑郁率(21.6%,19.4%)均高于对照组(12.4%,1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率为12.25%,早孕期焦虑率(17.37%)高于中孕期(13.25%)和晚孕期(9.43%)(P<0.05).结论 孕妇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经历应激事件后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状态下孕妇产前抑郁率高于平常,应尽早对该群体进行筛查,尽快减少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