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前抑郁

产前抑郁

产前抑郁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妇产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067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人人健康(医学导刊)、母婴世界、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十二届学术年会等;产前抑郁的相关文献由31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玉琼、雷俊、汪银等。

产前抑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3.0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067 占比:96.97%

总计:4194篇

产前抑郁—发文趋势图

产前抑郁

-研究学者

  • 王玉琼
  • 雷俊
  • 汪银
  • 郭宇雯
  • 郭橄榄
  • 刘樱
  • 廖妮虹
  • 张庆悦
  • 赵合影
  • 邵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令令; 刘楠
    • 摘要: 目的:探讨给予产前抑郁孕妇压力接种训练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对其知觉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产前抑郁孕妇,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30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压力接种训练干预,C组给予结构式心理干预,D组给予压力接种训练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4组心理状况、知觉压力。结果:D组干预后焦虑、抑郁、知觉压力评分低于A、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接种训练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应用于产前抑郁孕妇临床效果明显,可调节孕妇负性心理、知觉压力。
    • 陈可人; 李洁; 周敏; 刘惠军
    • 摘要: 目的:探讨孕晚期女性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常规产检的327名孕晚期女性进行整体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受试者平均年龄(32.11±4.51)岁,通过PHQ-9抑郁筛查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中文版、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考察其抑郁症状、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以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结果:(1)样本人群的抑郁检出率为19.33%,孕妇的不良孕史(χ^(2)=5.69,P=0.017)、家庭亲密度(F=4.71,P=0.003)、家庭适应性(F=3.83,P=0.029)在抑郁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2)孕妇的家庭亲密度(F=16.47~28.31,均P<0.001)、家庭适应性(F=18.14~24.17,均P<0.001)均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及三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3)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总分、自主需要满足、归属需要满足与抑郁呈负相关(r=-0.31~-0.24,均P<0.01)。(4)分层回归显示,与家庭亲密度中的缠结型相比,分离型(β=-3.06,P=0.012)能正向预测抑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中自主需要满足(β=-3.15,P=0.002)能负向预测抑郁。(5)自主需要满足在家庭亲密度(联结型、缠结型)对产前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家庭亲密度与自主需要满足是预测产前抑郁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的家庭亲密度会通过提高孕妇的自主需要满足水平来降低产前抑郁
    • 田云; 李玉红; 赵晶晶; 张玉东; 张柳
    • 摘要: 背景抑郁症的防治是全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其中孕产妇是抑郁症防治的重点人群。如何在孕妇产前抑郁发生率高、危害大且易被忽视的时代背景下降低产前抑郁发生率?探究孕妇产前抑郁心理社会学危险因素(如婚姻满意度、伴侣支持等)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干预这些可控的危险因素显得至关重要。目的探讨孕晚期女性的伴侣低头行为、婚姻满意度和产前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婚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为母婴保健人员进行孕妇产前抑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检的孕晚期女性。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产科资料,采用伴侣低头量表(PPS)、婚姻质量指数量表(QMI)、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分别调查研究对象的伴侣低头行为水平、婚姻满意度和产前抑郁水平。采用Mplus 8.3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00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91份,有效回收率为97.00%。本研究孕晚期女性产前抑郁发生率为40.89%(119/291),PPS得分为(25.6±6.3)分,QMI得分为(37.9±6.0)分,EPDS得分为(8.0±3.5)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孕晚期女性的伴侣低头行为与婚姻满意度呈负相关(r=-0.292,P<0.01),与产前抑郁呈正相关(r=0.350,P<0.01);婚姻满意度与产前抑郁呈负相关(r=-0.338,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孕晚期女性伴侣低头行为对产前抑郁的直接效应为0.214,占总效应的82.63%;婚姻满意度在伴侣低头行为与产前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45,占总效应的17.37%。结论孕晚期女性的伴侣低头行为可正向预测产前抑郁,婚姻满意度在伴侣低头行为和产前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母婴保健人员可在产前干预孕妇的伴侣低头行为,调节其婚姻关系,从而降低其产前抑郁的发生。
    • 张晓盼; 郭橄榄; 汪银; 郭宇雯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前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在本院进行产检及入院待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爱丁堡抑郁量表评分及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筛选出与EPDS评分显著关联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得出产前抑郁独立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纳入828名孕妇,通过分析发现有胎儿性别期望、孕期发生重大事件、服用复合维生素、BMI过高或过低、工作状况、个人收入水平、流产次数≥1检验的P值分别是0.05、0.001、0.006、0.01、<0.05、<0.05、<0.05,均小于显著水平,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将以上指标挑出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其中有胎儿性别期望、孕期发生重大事件、服用复合维生素、BMI过高或过低、坚持继续工作、流产次数≥1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达显著水平,且其中有胎儿性别期望、孕期发生重大事件、流产史、BMI的OR值均大于1,而服用复合维生素和工作状况的OR值小于1。结论:有胎儿性别期望、孕期发生重大事件、流产次数≥1、BMI过高或过低均为产前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服用复合维生素和坚持继续工作为保护因素。医务人员工作中应加强孕前及孕期宣教,建议产妇减少胎儿性别期望、孕期合理控制体质量、适当工作及运动,坚持服用复合维生素,同时加强产前抑郁筛查,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减少产前抑郁的发生。
    • 王言频; 蓝航莲; 赵艾; 钟无限; 毛帅; 张健; 司徒文佑; 张玉梅
    • 摘要: 目的:探究中国10个城市孕妇膳食多样化水平与产前抑郁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2019—2020年的“中国10城市孕乳母、0~36月龄婴幼儿营养调查(YI研究)”。纳入855名孕妇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24h膳食回顾调查获得其一般情况以及膳食摄入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探索孕妇膳食多样化得分水平与产前抑郁之间的关系。结果:吸烟率较高、睡眠质量较差以及深绿叶蔬菜摄入率较低的孕妇产前抑郁的检出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膳食多样化评分较低的孕妇相比,膳食多样化评分高的孕妇被检出产前抑郁的比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71,95%CI:0.51~0.99,P<0.05)。结论:膳食多样化评分与产前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 方帆; 陈瑜; 王晶; 肖菊兰; 刘文婷
    • 摘要: 目的 结合主客观指标分析妊娠中晚期孕妇产前抑郁情绪与其反刍思维的关系,为临床开展产前抑郁早筛查早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77名妊娠中晚期孕妇,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反刍思维量表等进行调查,对其中47名孕妇开展情绪Stroop实验,研究其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 277名妊娠中晚期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检出率为44.4%,其与反刍思维呈正相关(均P<0.001).文化程度是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OR=0.651),担心分娩安全、疫情对情绪影响及症状反刍是其危险因素(OR=1.717,1.933,1.372).孕妇反刍思维的强迫思考因子与其情绪Stroop实验的正中负性词反应时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妊娠中晚期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检出率较高且与其反刍思维呈正相关,产前抑郁情绪孕妇对情绪刺激存在偏向性.护理人员应关注反刍思维水平高的孕妇,可积极尝试和探索结合客观指标开展产前抑郁高危人群的筛查.
    • 郑夏蕾; 段茜萍; 段可
    • 摘要: 目的 了解温江区群众对产前抑郁症的认知度,分析影响大众对产前抑郁认知的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560名温江区民众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其对产前抑郁的认知情况、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等.结果 产前抑郁的总体知晓率为42.52%,其中女性知晓率高于男性.在不同学历中,女性与男性的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经济状况下,认知度在性别上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江区群众对产前抑郁症的认知度偏低,政府及医疗机构有必要加强产前抑郁知识的普及,提高大众的认知度.
    • 杨龙腾; 颜慧; 叶丽娅; 庞敏丽
    •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表达及与产前抑郁的可能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台州医院产前检查的年龄≥35岁初产妇300例作为高龄组,同期产前检查正常的<35岁初产妇30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产前有无抑郁将高龄组分为非抑郁(178例)和抑郁(122例).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估高龄组产前抑郁程度,其中轻度抑郁41例、中度抑郁49例、重度抑郁32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DNF,连续监测法检测血清ACE.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产前抑郁产妇血清GDNF、ACE与HAMD-17评分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GDNF、ACE对高龄初产妇产前发生抑郁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GDNF水平,高龄组低于对照组,抑郁产妇低于非抑郁产妇,且在重度抑郁产妇最低、中度抑郁产妇其次、轻度抑郁产妇最高;血清ACE水平,高龄组高于对照组,抑郁产妇高于非抑郁产妇,且在重度抑郁产妇最高、中度抑郁产妇其次、轻度抑郁产妇最低(均P<0.05).产前抑郁的高龄初产妇血清GDNF水平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ACE水平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DNF联合ACE预测高龄初产妇产前发生抑郁的曲线下面积为0.930,高于血清GDNF或ACE单独检测(P<0.05),且预测敏感度(94.0%)、特异度(88.0%)最高.结论:产前抑郁产妇血清GDNF水平降低、ACE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可能是早期预测高龄初产妇产前抑郁的敏感指标.
    • 郑夏蕾; 段茜萍; 段可
    • 摘要: 目的了解温江区群众对产前抑郁症的认知度,分析影响大众对产前抑郁认知的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对560名温江区民众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其对产前抑.郁的认知情况、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等。结果产前抑郁的总体知晓率为42.52%,其中女性知晓率高于男性。在不同学历中,女性与男性的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经济状况下,认知度在性别上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江区群众对产前抑郁症的认知度偏低,政府及医疗机构有必要加强产前抑郁知识的普及,提高大众的认知度。
    • 周晨曦
    • 摘要: 产前抑郁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对母亲的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正念疗法等心理疗法进行干预,并逐渐证实这些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产前抑郁,对孕妇分娩方式和婴儿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然而,我国关于产前抑郁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存在缺乏心理治疗周期的统一标准、研究干扰因素较多、评估手段单一等问题,以后可以从产前抑郁的机制和中介变量、用药、早期干预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心理学、精神病学和产科学等跨学科研究提供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