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侵入波
雷电侵入波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水利工程、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70582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电瓷避雷器、电工技术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二届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年会暨2013中国国际输配电技术创新与应用交流会、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3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等;雷电侵入波的相关文献由48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守豹、彭向阳、宋坤宇等。
雷电侵入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0582篇
占比:99.77%
总计:70742篇
雷电侵入波
-研究学者
- 刘守豹
- 彭向阳
- 宋坤宇
- 戴敏
- 李振强
- 李谦
- 王增彬
- 王磊
- 范冕
- 赵晓凤
- 魏俊涛
- 厉天威
- 娄颖
- 张波
- 张翠霞
- 李东华
- 李化
- 杜澍春
- 林福昌
- 陈维江
- 陈荣
- 丁健
- 万磊
- 余煜辉
- 刘亚锋
- 刘刚
- 吴涛
- 廖福旺
- 方圆
- 李欣
- 杨剑
- 查志鹏
- 江宇栋
- 王宏斌
- 王斌
- 罗喻扬
- 苟维汉
- 蔡汉生
- 赵宇明
- 邓广静
- 郭磊
- 钟定珠
- 陈梁金
- 项玲
- 丁黎明
- 何俊佳
- 冯瑞发
- 刘大鹏
- 刘柏罕
- 刘青
-
-
李雍;
郭飞;
罗辉勇;
赵晨楠
-
-
摘要:
为探讨特高压GIS变电站设备实际耐受的雷电冲击电压波形与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形的差异,应用ATP-EMTP暂态仿真软件,基于国内某特高压GIS变电站的实际工程参数,建立了"雷电源-线路-变电站"的特高压GIS变电站整体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雷击类型、传播距离、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因素对特高压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行波特征的影响以及实际行波特征下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绝缘耐受特点。计算结果表明:受雷击类型、传播距离、避雷器、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拓扑结构的影响,实际电压行波波头最长为7.6μs、波尾时间最短为10.512μs,当遭受严苛雷击事件时,特高压变电站电气设备在实际雷电冲击波形下绝缘耐受水平低于试验条件时标准雷电冲击波形的绝缘耐受水平。对雷电冲击试验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论证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的绝缘设计、可靠的绝缘配合、准确的故障分析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和支撑。
-
-
丁钰;
卢甜甜
-
-
摘要:
避雷器配置是变电站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变电站通用设计中的避雷器配置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合理。采用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仿真计算,确定避雷器到被保护电气设备间的最大电气距离,可有效调整完善电气设备的布置方案。本文以某500kV变电站为例,对初期接线方式和不同规模分别计算,提出500kV配电装置布置型式或接线方式的改变会导致避雷器配置方案发生变化的结论,研究结论可供变电站设计人员借鉴。
-
-
宋立立;
孙妍
-
-
摘要:
研究基于ATP-EMTP仿真的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误动作识别方法,提升变电站识别过电压误动作的精度.采用ATP-EMTP构建变电站输电系统仿真模型,通过S变换判别变电站输电系统所遭受的攻击类型,在判别得出雷电侵入波攻击后,设计保护运行监测评估架构,监测评估过电压保护动作,识别变电站输电系统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误动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判别变电站输电系统线路所遭受的攻击类别,识别结果准确,识别性能稳定可靠,实际应用性较强,为保障变电站及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帮助.
-
-
周艳青;
谌阳
-
-
摘要:
本文以某500kV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设备参数、线路及构架模型等为计算输入,利用电磁暂态程序,对某500kV变电站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该变电站在工程本期典型运行方式下,变电站设备上雷电过电压的最大值.根据雷电过电压计算结果,针对主变的最大雷电过电压值高于相应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允许值,提出了改进措施,使得主变以及其他设备上的最大雷电过电压值均低于相应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允许值,满足雷电防护要求.
-
-
冯瑞发;
蔡汉生;
廖民传;
马御棠;
贾磊;
屈路;
刘刚;
胡上茂
-
-
摘要:
针对近年来敞开式变电站内断路器雷击频繁损坏问题,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中建立计及工频电压和感应电压影响的仿真分析模型,仿真计算了断路器在不同工况下的过电压水平,分析了断路器损坏的原因,对比了两种不同方案的雷击防护效果.结果表明,断路器断开下遭受雷击产生的过电压是导致其绝缘击穿损坏的主要原因;对于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断路器绕击侵入波过电压较反击严重;雷击下断路器有效防护方式是在其线路侧安装无间隙避雷器,避雷器安装位置不宜直接套用规程的做法,可通过仿真计算后确定,本文研究结果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
-
冯瑞发;
蔡汉生;
廖民传;
马御棠;
屈路;
刘刚;
贾磊
-
-
摘要:
为合理确定变电站跳通段设备雷电冲击绝缘耐受水平,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 MT P中建立计及工频电压和感应电压的仿真计算模型,仿真计算跳通段绕击、反击侵入波大小,研究雷电流模型、感应电压和绝缘子串闪络模型对跳通段设备雷电过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校核跳通段设备绝缘耐受能力时应考虑最大绕击雷电流下的侵入波过电压,适当提升设备绝缘设计水平;建模时考虑一定的线路波阻抗电阻可消除电气回路中不合理高频振荡引入的侵入波幅值偏差;雷电流模型、感应电压和绝缘子串闪络模型对跳通段雷电过电压仿真结果有较大影响,校核跳通段设备的绝缘耐受水平时,宜偏严格选取合适的仿真模型,研究结果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
-
刘柏罕;
丁黎明;
车任达;
宋宏彪;
牛红军
-
-
摘要:
针对220 kV变电站雷电侵入波产生严重危害的问题,通过ATP-EMTP搭建220 kV变电站进线端雷电波侵入线路的仿真模型,模拟雷电直击过电压最为严重的情况.仿真试验表明,在变电站进线端没有避雷器保护作用下,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上的雷电过电压峰值将会危及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在变电站进线端加装合适型号的氧化锌避雷器,使得各电气设备雷电过电压程度大大降低,满足设备绝缘要求,是变电站雷电过电压防护的有效措施.
-
-
刘柏罕;
丁黎明;
车任达;
宋宏彪;
牛红军
-
-
摘要:
针对220 kV变电站雷电侵入波产生严重危害的问题,通过ATP-EMTP搭建220 kV变电站进线端雷电波侵入线路的仿真模型,模拟雷电直击过电压最为严重的情况。仿真试验表明,在变电站进线端没有避雷器保护作用下,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上的雷电过电压峰值将会危及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在变电站进线端加装合适型号的氧化锌避雷器,使得各电气设备雷电过电压程度大大降低,满足设备绝缘要求,是变电站雷电过电压防护的有效措施。
-
-
-
韩永霞;
冯帅松;
高毓群;
郑文博;
张竞涵;
赵宇明;
韦甜柳;
李立浧
-
-
摘要: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在发生接地和短路等故障时,故障的诊断与快速隔离、过电流及其抑制、过电压及其防护问题是系统安全可靠性运行的关键.为此首先概述了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典型拓扑结构和主接线;其次,从故障隔离措施与限流方案的配合设计方法、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研究方法、设备暂态电流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然后,分析提出了同样基于故障中电磁暂态过程分析的故障诊断及隔离、限流方案、过电压与绝缘配合、设备暂态电流等研究,有必要从系统的角度开展其多方面的综合协调防护研究;最后,对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未来可能遇到的电磁暂态分析问题进行了展望.
-
-
-
-
何盛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3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分析了雷电侵入波陡度对变电站设备绝缘安全的影响及其限制措施,然后以广东韶关110kV五山变电站为例,采用ATP-DRAW软件对五山站雷电侵入波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五山站配置进线避雷器,同时架设避雷线,即能够很好地降低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过电压最大值,保证变电站内各个电气设备绝缘裕度达到合理水平.
-
-
-
-
-
YANG Xin-wei;
杨新伟;
LIU Wei-na;
刘伟娜
- 《2016输变电年会》
| 2016年
-
摘要:
运行经验表明,输电线路发生反击事故比发生绕击事故的几率大的多,为了研究遭受反击雷后对220kV GIS变电站内主要设备的影响,建立了变电站的ATP仿真模型,主要包含计及冲击电晕的线路模型、杆塔模型及绝缘子模型.考虑了侵入波不同波前时间、侵入位置及杆塔冲接地电阻3种因素对GIS站内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TV)、电流互感器(CT)、高压套管(HVB)及主变(T)过电压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线路反击事故中CTV、CT、HVB以及T上的暂态过电压水平依次降低;线路上的冲击电晕使雷电流幅值和能量发生衰减;GIS站内CTV、CT、HVB以及T的过电压水平与波前时间成反比、与雷电波侵入点距离龙门架的距离成反比、与杆塔的冲击接地电阻成正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