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材
阔叶材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18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林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4214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国际木业、林产工业、西部林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五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第十五次全国木材干燥学术研讨会、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等;阔叶材的相关文献由28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密、管宁、陈玲等。
阔叶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4214篇
占比:99.60%
总计:74515篇
阔叶材
-研究学者
- 周密
- 管宁
- 陈玲
- 修木
- 涵虚
- 琴言
- 红枫
- 罗良才
- 周冠武
- 周冠武(译)
- 王喜明
- 陈画
- 龙超
- 侯永发
- 刘云飞
- 多化琼
- 徐锋
- 房桂干
- 杨扬
- 梁龙
- 王雅梅
- 程实
- 蒋忠道
- 乔木
- 余德新
- 余晓明
- 刘壮清
- 刘晓丽
- 姚光裕
- 孙宏南
- 左复
- 曹志强
- 木子
- 朱君
- 李家宁
- 李忠福
- 李晓文
- 李民
- 杜洪双
- 林韵芬
- 沈葵忠
- 王晶晶
- 盘爱享
- 瞿玉莹
- 秦韶山
- 管宁(译)
- 陈凤义
- 陈旭东
- 陈远航
- 马淑玲
-
-
雒翠梅;
王旭洁;
母军;
漆楚生
-
-
摘要:
【目的】高温热处理可使木材半纤维素部分降解,改善木材的尺寸稳定性。使用外源酸可降低木材半纤维素热降解温度,因此有必要明确其热降解规律。【方法】采用碱法分离的方式提取出杨木和杉木的半纤维素,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法研究引入外源酸条件下(两种外源酸AlCl_(3)和H_(3)PO_(4),每种外源酸的浓度分别为0.1和0.3 mol/L)半纤维素的热降解规律。【结果】碱法分离出的木材半纤维素,其红外谱图符合阔叶材和针叶材半纤维素的基本特征。经AlCl_(3)和H_(3)PO_(4)处理后,相比未处理的半纤维素,羟基峰发生红移,且半纤维素的特征吸收峰强度显著降低。热重分析显示:两种外源酸预处理的木材半纤维素的起始降解温度(T_(5%))从200°C左右降低至95~150°C,且主要降解温度范围从200~300°C降低至100~150°C。在相同浓度下,AlCl_(3)处理后半纤维素的T_(5%)(150°C)大于H_(3)PO_(4)的(95°C)。当AlCl_(3)浓度增大时,半纤维素热分解速率加快,但T_(5%)无明显变化。随H_(3)PO_(4)浓度增大时,半纤维素热分解速率和T_(5%)均减小。相比未处理的杨木半纤维素热解活化能(199.68 kJ/mol)和杉木半纤维素热解活化能(231.12 kJ/mol),AlCl_(3)和H_(3)PO_(4)处理后的热解活化能显著降低。在相同浓度0.3 mol/L的条件下,AlCl_(3)处理后杉木半纤维素的平均活化能(112.31 kJ/mol)要低于H_(3)PO_(4)的(125.82 kJ/mol)。【结论】本研究采用的两种外源酸均可显著降低半纤维素的热降解温度。总体来讲,AlCl_(3)催化效果优于H_(3)PO_(4),杉木半纤维素对H_(3)PO_(4)较为敏感。可根据针、阔叶材半纤维素的差异性选择不同的外源酸性介质作为催化剂,加速热解反应速率,从而为外源酸在木材低温热处理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
-
黄荣凤
-
-
摘要:
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扩大人工林木材的用途,提高人工林经济价值,实现速生材的高品质利用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科技创新改善速生材的性能,以人工林木材替代珍贵阔叶材,是缓解地板、家具等高质量原材料短缺的重要途径。
-
-
-
-
王雅梅
-
-
摘要:
国际科技集团安德里茨(Andritz)已接到广西国旭集团的订单,为中密度纤维板(MDF)生产线提供一套加压精磨系统,其中包括一台S2064M精磨机。这个系统被认为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加压精磨系统,将以60%的桉树木材和40%的松木,以及一些阔叶材为原料。
-
-
涵虚
-
-
摘要:
美国:尽管进行了大力宣传,但是2018年的实木和层积材地板的销售仍然下降。根据从事地板业咨询的美国公司卡塔丽娜研究所(Catalina Research)的调查,2018年阔叶材地板的市场销售额为35.2亿美元,同比减少3.7%。而面对来自低成本进口产品以及豪华乙烯地砖和木-塑复合地板强烈冲击的层积材地板的市场销售额跌到9.22亿美元,同比减少6%。
-
-
毛传伟;
闫雪
-
-
摘要: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与木制品生产国、贸易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实木家具出口国.阔叶材作为实木家具的生产原材料,其市场变动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和家居市场低迷的影响,阔叶材市场增长有所放缓.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阔叶材进口数据的分析,理清当前阔叶材市场的调整现状,探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
-
郑琳;
高子震;
龚蒙
-
-
摘要:
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Lumber,CLT)作为一种新兴的木基工程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民用和非民用建筑中.“微笑(The Smile)”项目创新性地使用阔叶材北美鹅掌楸作为基材加工制造CLT板材,并将其应用于一个特殊的结构中.此项目的成功充分说明了CLT板材优越的结构性能,验证了阔叶材用于CLT加工制造的可行性.本文从外观设计、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和施工等方面对“微笑”项目进行了介绍和讨论,以期为我国阔叶材CLT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
涵虚
-
-
摘要:
瑞典:从8月1日起,瑞典将采用新的等级标准,将工业用针叶材和阔叶材分为“Prima”和“Sekunda”两个质量类别。新标准中的主要变化是今后将不再评估单根原木的质量,而是采用评估整批原木的平均质量的方式。因此,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新系统对不太重要的木材缺陷有更高的容忍度,但同时对相关性更大的缺陷规定了更严格的限制,并赋予它们更大的权重。在新的工业用针叶材和阔叶材分类标准出台后,由SDCEk于2016年8月1日发布的《制浆材质量要求》将被废弃。
-
-
牟彬杉;
郝笑龙;
王清文;
肖泽芳;
王海刚
-
-
摘要:
以阔叶材、针叶材、农业废弃物、灌木、果木五类木质资源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桉木、落叶松等11种木质原料,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并参照国家标准,分别对原料中综纤维素、α-纤维素、木质素、乙醇抽提物以及灰分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原料化学组成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1种木质原料的红外谱图,在3329~3343、2892~2924、1417~1423、1367~1372 cm-1和1730 cm-1处,均出现了共同的振动吸收峰.阔叶材、农业废弃物、灌木和果木在1230 cm-1和835 cm-1附近处出现表征紫丁香基木质素的振动吸收峰;针叶材在1270 cm-1处出现表征愈创木基木质素的振动吸收峰.阔叶材综纤维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较高,杉木的木质素含量最高,为33.87%,柠条的乙醇抽提物含量最高,为9.91%,稻壳的灰分含量最高,为17.43%,这为原料及其化学成分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
LI Jia-ning;
李家宁;
LI Min;
李民;
Qin Shao-shan;
秦韶山;
LI Xiao-wen;
李晓文;
LIN Wei-fu;
林位夫;
XIE Gui-shui;
谢贵水
- 《第五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采用过热蒸汽作为介质于185°C-215°C热改性7种国产阔叶材,分析窿缘桉、马占相思、荔枝木、刺槐、春榆、臭椿、橡胶木等木材热改性后心边材颜色的变化,考察不同处理对几种阔叶材心边材颜色的影响,为几种阔叶材工业热改性生产工艺优化及木材热变色规律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1)几种阔叶材185°C和200°C热改性后,对于心材树种,其心边材明度都显著降低,200°C明度低于185°C,且心材颜色仍较边材颜色深;2)对于边材树种,热改性后木材明度也显著降低,200°C处理颜色亦比185°C深;3)热改性后,马占相思等含有抽提物的心材树种木材颜色比橡胶木等不含抽提物的边材树种深;4)热改性后窿缘桉木材的颜色变化,除了处理温度与处理时间对木材颜色有影响外,心边材也对其材色差异有显著影响。
-
-
ZHANG Peng;
张鹏;
CHEN Yao;
陈瑶;
GAO Jian-min;
高建民
- 《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第十五次全国木材干燥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材色是木材价值的重要指标.对热处理过程中木素结构的变化对颜色的影响进行探讨,是热诱发变色理论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提高木材价值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色度指数和红外光谱的分析落叶松和枫桦的木素成分,在120°C饱和水蒸汽处理,比较热诱发变色前后木素结构的改变与颜色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落叶松木素颜色色差变化大于枫桦,明度值降低是主要原因.处理后的木素结构中,C=C双键增加,部分醚键断裂,苯环取代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枫桦木素C=C双键增量大于落叶松木素,而落叶松木素的醚键的减少比较明显.枫桦木素中除了苯环取代类型改变,CH2基团也大幅度减少,而落叶松木素则只苯环取代类型的变化.
-
-
吕卫军;
蒲俊文;
漆小华;
李琪
- 《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
| 2006年
-
摘要:
为了选择最佳品系和确定最佳工艺成熟期,本文对不同树龄(3~7a)三倍体圆叶、裂叶毛白杨及中林46的化学组分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纵横向的比较。结果表明:三种速生杨纤维素含量随树龄的增大呈递增模式,Klason木素含量随树龄的增大呈递减模式,酸溶木素和苯醇抽出物含量偏高。分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发现:三倍体毛白杨圆叶、裂叶的成熟期在5~7a,而中林46在7a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