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产品
林产品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1523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农业经济、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8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70237篇;相关期刊362种,包括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国际木业、林产工业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3'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暨第十一届中国林业经济论坛、2012年全国博士后论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会议等;林产品的相关文献由114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密、周吉仲、修木等。
林产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0237篇
占比:99.14%
总计:171718篇
林产品
-研究学者
- 周密
- 周吉仲
- 修木
- 罗信坚
- 孟永庆
- 管宁
- 红枫
- 琴言
- 陈水合
- 沈照仁
- 周冠武
- 程宝栋
- 林凤鸣
- 涵虚
- 田禾
- 陈玲
- 孟利清
- 李星
- 罗振新
- 李小勇
- 杨红强
- 熊宇彬
- 熊立春
- 白秀萍
- 秦凤翥
- 管宁(编译)
- 薛亮
- 赵文霞
- 郑贵军
- 陈钊
- 高发全
- 刘在祥
- 刘瑞强
- 周波
- 娄茂达
- 孙克年
- 孙彪
- 宋李玉
- 张学文
- 张玉磊
- 徐芝生
- 本刊
- 朱剑平
- 李光球
- 李文英
- 李智勇
- 李茗
- 李近
- 杨燕南
- 熊满珍
-
-
颜烨;
何仲达
-
-
摘要: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许多传统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同时催生了众多热门的第三方购物平台,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商的融合也为许多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传统产业变得"信息化、智慧化",实现了质的飞跃.林业作为我国传统的基础产业,正处于向电商转型的初级阶段.以林业电商为探讨对象,分析了我国林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实际与经验从人才引进、物流运输、品牌打造、信息获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
-
-
-
摘要:
第5届"政和杯"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颁奖大会于2022年1月15日在福建省政和县·中国白茶城以线上直播方式举行。本次大赛以"竹聚天下·智造生活"为主题,由国际竹藤中心、福建省林业局、南平市人民政府主办,政和县人民政府、南平市林业局、南平市工信局承办,并得到了世界竹藤融媒体中心、世界竹藤通讯、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林产品行业协会、福建省竹业协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
-
李鹏;
张安
-
-
摘要:
1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1.1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现阶段,中国林业种植形式落后,林业品种繁衍期长,生存力较差,这对于现代林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通过创新林业技术,培育新型林业品种,取代落后的林业品种,逐步淘汰掉品质差的林业品种,增强新型林业品种生命力,缩短繁衍期,有效提升林产品质量,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打下良好基础。
-
-
-
-
摘要:
2021年林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研讨会成功召开2021年12月2日,“2021年林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国家林草局林产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中心、林产品检验检测技术国家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共同协办。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百余名林产品质检机构的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参会。
-
-
焦肖天;
刘琴;
李明权
-
-
摘要:
选取中国和智利、新西兰、冰岛、瑞士、澳大利亚、韩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关税减让和原产地规则国别特征和产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对不同伙伴国和林产品所采取的不同的FTA林产品贸易规则并探究其原因。结果表明:中国FTA林产品关税减让相对伙伴国保守许多;中国FTA林产品原产地规则模式较单一且贸易限制程度较宽松;中国对较敏感的林产品大多采取以关税保护为主、原产地规则保护为辅的策略,仅对极少数敏感林产品采取双重保护策略。据此,建议中国适当增加中长期内逐步取消关税模式的同时,对不同的伙伴国和林产品设置更为细致精确的原产地规则,消除单一关税保护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
-
-
谭秀凤
-
-
摘要:
亚洲人造板与家具网报道:瑞典林产品行业巨头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已成为首家制定宏伟减排目标的林产公司。斯道拉恩索是一家全球性包装、生物质材料、木材制品和纸张可再生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该公司致力于不断创新,利用木材和其他可再生材料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从而取代非可再生材料。斯道拉恩索在全球超过35个国家拥有员工约2.5万名,2016年销售额为98亿欧元。
-
-
林溪
-
-
摘要:
鸟瞰湖南,一片片林海绿潮让人沉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湖南发展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等产业模式在内的林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2012年,湖南乘上国家发展林下经济的快车,以市场为导向、政策为引领、科技为支撑,开启了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
-
宋林书;
王浩;
杨超
-
-
摘要: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我国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发展主题。本文概述了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充分利用本地(国内)市场规模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并通过“外循环主导”与“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两种模式下的比较分析,对其可行性进行初步论证。发现在内循环为主的模式下本地市场的功能更丰富,产业的发展自主权、供应链稳定性、利润结构均有所改善,为进一步理论及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
-
-
-
摘要:
近日,记者从福建省林业局获悉,去年全省规模以上林业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累计增长9.8%、36.8%、9.8%。去年,福建省主要林产品产量总体趋稳。人造板产量保持增长,累计完成2709.8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38%;木质家具累计完成3794万件,同比降低3.01%;纸浆(原生浆及废纸浆)累计完成42.15万吨,同比增长0.1%;机制纸及纸板累计完成994.84万吨,同比增长24.69%;实木地板累计完成42.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复合木地板完成948.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3%。
-
-
王永富;
穆军
-
-
摘要:
结合林产品绿色供应链战略联盟特点,构建了财务状况、客户服务、内部流程、绿色环保水平等四个维度的林产品绿色供应链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林产品绿色供应链战略联盟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为林产品绿色供应链战略联盟构建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促进我国林产品供应链的绿色发展,加快林业行业供应链绿色化进程,从而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
-
-
-
袁恬;
杨红强;
张小标
- 《第十四届中国林业经济论坛》
| 2016年
-
摘要:
全球林产品模型(GFPM)是目前林业经济及林产品贸易领域的主流模型之一.本研究借助ISI开发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对有关GFPM的国际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归纳与趋势分析.结论如下:(1)近25年间,国际上对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涉及GFPM的国际科研产出总计15篇,为中国实践学术前沿追踪提供了机遇;(2)GFPM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经逐步由林业内部的生产性问题向跨区域林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的可持续性利用等方面延伸;(3)美国在关于GFPM的国际科研中占主导地位,推进“政府机构引导+积极寻求合作”的模式将有利于中国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
-
徐星宇;
扈立家;
谢彦明;
刘珊
- 《第十二届中国林业经济论坛》
| 2014年
-
摘要:
根据云南省348户农户林产品交易的调查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二元Logistic方法分析了林改后农户林产品交易的现状和农户选择中间商交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是否参加培训,交易频率,运输的难易程度和技术适用度对农户林产品是否选择中间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是否为村干部,亲戚朋友是否从事相关工作,林地面积,生产的林产品种类和林产品的品质认证情况对农户林产品交易是否选择中间商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为了有效地避免中间商的利益盘剥,需要打破林产品销售以中间商销售为主的市场销售模式,积极推动农户“纵向一体化”的林产品交易模式;应该发展壮大林业专业合作社,实现横向一体化,提高农户的市场集中度,有效地提高农户的市场合作地位,使其在交易议价的过程中可以占主导地位。
-
-
-
ZHANG xue-wen;
张学文
- 《2012年全国博士后论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012年
-
摘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如何,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林产品流通历史悠久,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文明成果,成为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粗放式林产品利用和流通方式造成了森林资源持续减少,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造成了阻碍.应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高度重视林产品流通的生态特性,林产品流通发展要有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良好适宜的制度规范、大力提升行业管理水平、恢复和发展低碳节能的林产品水运.
-
-
-
王忠伟;
宋雨屏
- 《第十届中国工业企业物流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林产品的生产与需求随着环境不断的变化,如何建立在动态环境下的林产品物流网络模型是进行林产品物流规划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对林产品物流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林产品物流网络模型研究相关理论,构建了动态环境下的林产品物流物流网络模型。
-
-
崔敏;
段新芳;
张冉
- 《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产品质量安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介绍了产品质量风险评估相关理论,在对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及产品质量风险管理理论的相关原理及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林产品及林产品质量安全概念进行说明.结合当前我国林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林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对于产品质量安全应建立一套科学的林产品质量风险评估方案,适时地对产品质量进行风险评估管理,以此来推动我国林产品市场的发展.
-
-
杨红强;
聂影
- 《第九届中国林业经济论坛》
| 2011年
-
摘要:
通过ISI开发的SCI,SSCI,A&HCI,ISTP四大数据检索系统,就林产品贸易与市场相关领域的国际科研产出进行分析.1975-2010年相关研究数据表明,1990年后关于林产品贸易与市场的研究成为国际林业的热点问题,林产品贸易与市场的研究从单一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向外部发展,明显呈现交叉学科的科研特点,其与气候、环境、生态及能源问题的结合成为主要研究趋势.国际间以美欧等国为导向引发林产品贸易与市场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科研水平亟需提高,增加科研基金投入及加大国际交流对中国在此方面的科研进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