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双边贸易

双边贸易

双边贸易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00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3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5491篇;相关期刊658种,包括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国际贸易问题、对外经贸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2年年会、2011年管理创新、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国际学术会议、2010年交通运输类院校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双边贸易的相关文献由1451位作者贡献,包括保建云、郑国富、高潮等。

双边贸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83 占比:22.33%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23%

专利文献>

论文:5491 占比:77.45%

总计:7090篇

双边贸易—发文趋势图

双边贸易

-研究学者

  • 保建云
  • 郑国富
  • 高潮
  • 刘建辉
  • 周世俭
  • 张季风
  • 张小济
  • 李钢
  • 牛方礼
  • 王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穆沙江·努热吉; 赵国盛
    • 摘要: 通过选取与中国陆地接壤及隔海相邻的23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以2000-2019年为研究期,采用生态种群竞争模型,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双边贸易的竞争与共生关系,并提出相应改善策略.为比较不同因素对双边贸易竞合关系的影响,将研究对象分为了地缘分布、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带一路"参与国分布三种情况.根据种群演化竞争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周边相关国家在贸易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较少的表现为共生关系,因此中国与周边各个国家的双边贸易关系还需进一步改善.在相关影响因素的比较中可知,中国与隔海相望国家双边贸易关系好于陆地接壤国家,中国与联盟国家双边贸易关系好于非联盟国家,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双边贸易关系好于非"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双边贸易关系,提出了加快与周边国家自贸区建设、扩大农矿产品进口市场、推动周边国家与沿边地区良好互动的提升路径策略.
    • 程立浩; 刘志民
    • 摘要: 利用1999—2018年16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及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来华留学生教育对“稳外贸”的促进效应。结果显示,来华留学生教育显著促进了中国与生源国双边贸易发展,具有“稳外贸”作用,且相对于进口贸易,来华留学生教育更能通过增加中国出口贸易发挥“稳外贸”作用;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生教育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影响效应具有稳固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类别来华留学生对双边贸易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差异,非学历来华留学生的影响强于学历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影响强于非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同时,来华留学生教育对贸易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存在递减效应。上述结论对于我国在当前背景下,开展“稳外贸”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周密; 李艳
    • 摘要: 关键提示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与RCEP成员间的双边贸易并未受到冲击,反而保持了稳定增长。在全球物流供应体系因贸易不确定性增加而明显承压的情况下,中国与RCEP成员间的贸易变得尤为重要。区域合作为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创造了条件,但面对稳定市场、减少产业链协作成本、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技术升级等新要求.
    • 摘要: 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在渝举办荷兰国王日庆祝招待会4月27日,2022年荷兰国王日庆祝招待会在荷兰驻重庆总领事包适的官邸举办,市政协副主席张玲应邀出席招待会。包适总领事回顾和肯定了50年来中荷两国在科技、经济、物流、文化和体育领域及高层互访、双边贸易和机构拓展等方面的合作成效.
    • 朱屿; 徐顺勇; 李翔
    • 摘要: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进出口贸易富有成效,若干重要贸易项目取得显著进展,产品贸易是两国产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双边贸易高质量发展,对提高经贸合作水平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贸易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在对两国规模和结构现状进行总结后,运用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说明中哈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以分析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促进双边贸易高质量发展合理建议。
    • 康成文; 周树娜
    • 摘要: 利用UNComtrade贸易统计数据运用国际贸易指数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现状、结构特征、贸易互补性(TCI)和贸易比较优势(RTA),并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当前俄乌冲突的背景,分析了欧俄双边贸易的变化对中俄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中俄贸易呈现“产业间”优势互补特征;中国对俄罗斯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商品正逐渐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中俄两国在“皮革制品”、“鞋类”等商品具有较好的贸易基础和潜力,“机电类产品”的贸易前景广阔。
    • 陈其艳; 王耀颖
    • 摘要: 高技术制造业贸易是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论文基于WIOD数据库和WWZ分解方法对2000—2014年中日韩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双边分解,并利用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日韩两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出口贸易潜力。研究表明:2000—2014年中日韩高技术制造业GVC参与程度不断上升,但处于不同的GVC位置,日本和韩国位于GVC的中上游,而中国在价值链的下游,通过引力模型发现中国与日韩的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潜力有很大的扩展区间。研究结论为中日韩未来贸易增长提供理论依据。
    • 张晴
    • 摘要: 本文将邻国汇率效应和中心汇率效应引入汇率对贸易影响的研究中,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以东南亚五国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双边实际汇率、邻国汇率效应、中心汇率效应对中国与东南亚五国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短期邻国汇率效应外,双边实际汇率、各国收入水平、长期邻国汇率效应以及长短期中心汇率效应对中国同东南亚五国进出口双边贸易的影响均显著;邻国汇率效应在短期促进出口而抑制进口,在长期作用反向;中心汇率效应对进口和出口贸易的作用方向表现出一致性,在短期具有“溢出效应”,而在长期表现为“抑制效应”。
    • 李国庆; 刘晓洁; 张文秀; 韩越
    • 摘要: 2020年底,全球贸易潜力最大的自贸区RCEP签署成功,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也在原有自贸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RCEP将会是未来泛亚洲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协定之一。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采取2012—2020年中国与东盟十国双边贸易的面板数据对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班轮运输指数、是否存在共同边界等因素会影响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推动RCEP架构下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
    • 闫冬; 吴华
    • 摘要: 高素质人力资本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蒙汉兼通人才作为高素质专业人才在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内蒙古凭借地缘优势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枢纽,深度参与经济走廊建设是促进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对蒙古的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在中蒙两国利好的制度环境下,必将会对蒙汉兼通人才提出新的需求。从劳动力需求理论出发,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这一大背景下,探讨对蒙汉兼通人才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促进蒙汉兼通人才需求最重要的直接因素,而在经济走廊建设这一利好制度环境下,经济增长与中蒙两国的双边贸易均会显著促进蒙汉兼通人才的需求。因此,要加强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引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建设的关键作用,同时,还须加强中蒙两国之间的双边合作,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向深度一体化方向迈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