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秒
闰秒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天文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8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创新时代、同舟共进、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学术交流大会、全国时间频率学术报告会等;闰秒的相关文献由14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波、王乃仙、关塚达也等。
闰秒
-研究学者
- 李波
- 王乃仙
- 关塚达也
- 刘搏
- 向渝
- 吴浩浩
- 吴淑琴
- 姚广鹏
- 山影朋夫
- 岩见敬太
- 张裕
- 徐亮
- 李军华
- 来磊
- 杨志刚
- 松江刚志
- 桑昱
- 桥康达
- 王伶伶
- 田中达也
- 胡立志
- 胥婕
- 董绍武
- 董莲
- 蓝振潘
- 蔡旭波
- 许林生
- 贾小波
- 邹世合
- 马志超
- Lei-Zhen
- Li Hong-kai
- SaraBrunelli
- ZHANG Dao-nong
- 严拱明
- 于德龙
- 于朝辉
- 何海波
- 倪广仁
- 冯昊
- 刘一霖
- 刘次沅
- 刘民
- 刘沛
- 刘洪源
- 刘琼琼
- 刘超
- 卢军志
- 古兆兵
- 史亚萍
-
-
-
-
摘要:
在法国巴黎闭幕的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上,与会代表通过一项决议,决定最迟不晚于2035年不再引入闰秒。闰秒是什么?将何去何从?1什么是闰秒为确定时间,世界上有两种常用的时间计量系统:基于地球自转的世界时(UT)和基于原子振荡周期的国际原子时(TAI)。由于两种测量方法不同,随着时间推移,两个计时系统结果会出现差异,因此有了协调世界时的概念。协调世界时以国际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世界时。1972年的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当国际原子时与世界时的时刻相差达到0.9秒时,协调世界时就增加或减少1秒,以尽量接近世界时,这个修正被称作闰秒。
-
-
毛江锟;
刘洪源
-
-
摘要:
介绍了船载时间统一系统的组成和GPS模块的工作原理.指出了现有时间统一系统存在的GPS跳秒问题.针对船载时间统一系统GPS跳秒问题,建立FT A故障树分析模型,分析故障底事件,定位了GPS跳秒问题的故障部位是GPS定时接收机,并深入分析GPS接收机关于闰秒的相关原理,进一步精确定位了GPS跳秒问题的原因是GPS接收机的闰秒修正软件算法存在缺陷.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在GPS解码程序中增加GPS跳秒检测机制的方法,检测GPS芯片是否发生跳秒现象来避免产生器误同步,从而避免GPS跳秒问题导致的系统时间异常.通过搭建GPS模块程序验证平台和设计GPS验证测试软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GPS解码程序在检测到GPS定时接收机跳秒后,能使GPS定时接收机复位,并设置GPS信息不可用,避免产生器误同步,从而有效解决了GPS跳秒问题.
-
-
刘民;
孙毅;
古兆兵;
高玉平;
张升康
-
-
摘要: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电磁计量专业委员会Commission A准备提交2020年关于UTC连续的问题提案,草案征求意见期间,URSI中国委员会的电磁计量委员会表达了反对意见,引起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引发了关于UTC是否继续闰秒的再讨论,这里揭示了UTC闰秒和时间连续性问题的本质,介绍了支持和反对取消闰秒的双方观点,比较了URSI声明的初稿和最终稿,中国的反对意见对国际组织的提案和国际时间规则的修订产生了重要影响.
-
-
王伶伶
-
-
摘要:
测控系统的时频系统采用的B码接口终端通用规范由GJB2991-1997版升级为GJB2991A-2008版,时频终端做相应的闰秒适应性改造。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FPGA对B码码元解码方法,详细说明B码终端跟随闰秒而适应性调整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法;经现场调试试验,证明B码终端能够跟随时频系统进行正,负闰秒调整,且时间信息准确无误。
-
-
王伶伶
-
-
摘要:
测控系统的时频系统采用的B码接口终端通用规范由GJB2991-1997版升级为GJB2991A-2008版,时频终端做相应的闰秒适应性改造。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FPGA对B码码元解码方法,详细说明B码终端跟随闰秒而适应性调整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法;经现场调试试验,证明B码终端能够跟随时频系统进行正,负闰秒调整,且时间信息准确无误。
-
-
聂明涛;
黄艳林;
李文静;
封召鹏;
于德龙
-
-
摘要:
为了满足地震勘探精度对地震仪器一致性的要求,GPS授时技术被引入地震勘探领域.广泛存在于GPS授时中的闰秒更新,对各行各业和地震勘探工作都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2016年12月31日新一轮的闰秒更新,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正在施工中的某海外城区过渡带项目产生的影响,并就此浅析闰秒对地震勘探的影响,以提高野外技术人员对GPS授时原理和闰秒影响的认识,避免遇到闰秒更新时出现盲目的恐慌或者由于处理不当造成资料废炮.
-
-
唐斌;
李金龙;
申俊飞;
何海波
-
-
摘要:
2012年12月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服务以来,已经广泛为通信、电力、金融等诸多领域提供授时服务,但是在2015年6月30日和2016年12月31日两次闰秒调整期间,也出现了部分北斗授时时钟时间显示错误问题.从北斗时钟授时基本原理入手,详述了北斗系统的闰秒调整策略,闰秒调整前后各个阶段的BDT与UTC转换方法,以2016年12月31日的闰秒调整为例,分析了部分北斗时钟闰秒过程时间显示错误的原因,并给出了正确的算法,为用户正确应用北斗授时提供借鉴.
-
-
-
柴军兵
-
-
摘要:
尊敬的编辑:看了《物探装备》2017年第1期陆伟刚先生发表的“Hawk节点仪器采集站快速锁定的方法”一文,里面的一些说法可能有些不准确,故提出以下观点供大家商榷:(1)文章2.1中关于闰秒说“世界时每年比原子时大约慢1s”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自从1996开始闰秒以来,闰秒的年份分别是:1996.1,1997.7,1999.1,2006.1,2009.1,2012.7,2015.7。从这些闰秒的年份看,并不是1年1s,而最近是3年1s。
-
-
-
-
摘要:
$5590万当地时间8月4日上午,里约奥组委召开发布会,称目前巴西经济不景气,奥运各项开支都需要"精打细算"。据介绍,里约奥运开幕式从最初的1.139亿美元预算,最终被削减至5590万美元,减少近一半。创意导演费尔南德·梅内斯称,大部分的钱用于安保,"最终的预算不足伦敦奥运会的十二分之一"。
-
-
Lei-Zhen;
雷震;
ZHANG Dao-nong;
张道农;
Li Hong-kai;
李洪凯
- 《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闰秒是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对时间概念的全新认识,它颠覆了每分钟只有60秒的时间观念.闰秒对自动化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电力系统具有重大影响.rn 本文对闰秒概念做了简要介绍,叙述了它对电视广播和计算机系统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闰秒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闰秒为电力系统使用的PMU、WAMS系统提出了技术上的挑战.本文对如何应对闰秒带来的跳秒以实现主站和厂站的时间同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在授时模块中写入编好的闰秒程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发布引入闰秒时,启动程序,使主站和厂站的时间保持一致。PMU装置对时模块的设计必须要带有B码闰秒解析功能,防止数据错位和丢失,使WAMS在发生闰秒时也能够对广域电网暂态和动态进行分析判断。在厂站端增加闰秒检测,保证系统采样数据的有效性,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
-
-
刘次沅
- 《全国时间频率学术报告会》
| 2001年
-
摘要:
原子秒的长度是参照过去300年间地球自转测定的,它反映的是100多年前的世界时秒长.由于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原子秒从一开始就显得太短,因而在协调世界时(UTC)中一开始就发生太多的闫秒,而且将越来越多,原子秒定义时在理论上的疏忽,是导致闰秒过多的重要原因,定义一个较长的原子秒,放宽UTC与UT1之差的限制,今后的100年中将不需要闰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