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7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9811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等;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文献由29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倩、王亚楠、鹿存芝等。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9811篇
占比:99.75%
总计:29886篇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研究学者
- 吴倩
- 王亚楠
- 鹿存芝
- 鹿峰
- 傅宁
- 冯建林
- 孙英贤
- 李亚明
- 李建华
- 李殿富
- 王丽娟
- 王跃涛
- 程旭
- 刘保平
- 古炎发
- 吴秋莲
- 姚康
- 张国旭
- 张峰
- 张爱芳
- 徐浩
- 曾春平
- 李娟
- 李思进
- 杨虹波
- 梁绍奖
- 楚克涛
- 樊冰
- 樊孝廉
- 滕耕
- 王廷智
- 王建锋
- 王瑞华
- 王齐兵
- 舒毅
- 莫露婕
- 葛雷
- 车莉莉
- 郝珊瑚
- 钱菊英
- 靳仓正
- 韦雪兵
- 骆秉铨
- 鲁胜男
- 黄东
- 黄浙勇
- 黄茂政
- Li Jingjing
- Yuan Wei
- Zhao Jinjin
-
-
吴飞鹏;
郑贤东;
吴琪燕;
洪丽菊;
岳雷;
杨蕊;
陈丹丹;
周友俊
-
-
摘要:
目的 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行GMPI检查最终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1例作为心力衰竭组,选取同期行GMPI检查最终确诊为非心力衰竭的受检者65例作为非心力衰竭组,收集所有入组对象的GMPI指标:PHB、PSD、LVEF、LVEDV、LVESV、PFR及实验室指标:Hs-CRP、NT-proBNP。分析GMPI的各项参数、Hs-CRP及NT-proBNP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效能。结果 GMPI各项参数及NTpro-BNP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AUC均> 0.800,P均 0.05),GMPI各项参数、NTpro-BNP的AUC均高于Hs-CRP(P均<0.05),LVEDV+LVESV+NTproBNP联合方案的AUC高于GMPI各项参数、NTpro-BNP及Hs-CRP(P均<0.05)。结论 单一使用Hs-CR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鉴别诊断方面价值有限;GMPI各项参数与传统心衰指标NTpro-BNP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准确性相当,在鉴别慢性心力衰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力;GMPI联合NTpro-BNP使用可取得更高的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
李朵朵;
郭林娜;
郭小闪
-
-
摘要:
目的应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相位分析技术评估左心室收缩相位分析的正常参考值及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行静息GMPI的健康受检者。应用Cedars-Sinai QGS软件相位分析技术获得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比较不同性别、体重、年龄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病人的组间差异。结果共纳入健康受检者80名,其中男29名,女51名,年龄(64±11)岁。静息状态下的相位直方图带宽(PHBW)为(39.8±14.4)°,相位标准差(PSD)为(13.7±7.4)°,且结果不受性别、体重、年龄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结论获取GMPI评估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的正常值范围,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
曹肖楠;
李婷;
董峥;
鲁冬青
-
-
摘要: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左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分别于术前术后采用RT-3DE与GMPI检测其左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另选30名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并测定其左心功能指标参数。对比分析两组测量手段所测参数并采用Pearson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T-3DE与GMPI所测结果均显示,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LVEF均低于对照组,LVEDV和LVES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所测LVEF、LVEDV和LVESV均呈正相关(r术前=0.437、0.917、0.936,r术后=0.495、0.899、0.758,P<0.05)。结论三维超声心动图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心功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临床可酌情联合应用。
-
-
楚克涛;
桂文茁;
方文珠;
罗章伟
-
-
摘要:
目的 探讨CT衰减矫正(CTAC)对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测定左心室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检查的72例患者,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静息G-MPI,分别使用CTAC和非衰减矫正(NOAC)处理图像,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且所有患者均在1周内完成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比较CTAC、NOAC和ECHO测定左心室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 ①CTAC 和 NOAC 测定的 EDV、ESV、LVEF 分别为(91.10±18.32)mL 和(91.01±18.30)mL,(46.03±13.78)mL 和(45.76±13.54)mL,(50.11±7.99)%和(50.25±7.81)%,它们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CHO测定的 EDV、ESV、LVEF 分别为(87.85±16.97)mL、(35.11±11.22)mL、(60.28±9.02)%,其中 EDV、ESV 均小于 CTAC 和NOAC(P<0.05),LVEF 均大于 CTAC 和 NOAC(P<0.05),CTAC-G-MPI 和 ECHO测量的 EDV、ESV、LVEF 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83、0.74,且一致性良好.结论 CTAC对G-MPI测定左心室功能参数不会产生影响,其结果准确可靠,与ECHO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
-
鹿存芝;
骆秉铨;
王亚楠;
鹿峰;
吴倩;
贾英男
-
-
摘要:
目的 利用核素门控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半定量指标左心腔一过性缺血性扩张(TID)比值来诊断非梗阻性冠心病患者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方法 非梗阻性冠心病32例(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CTA狭窄小于50%),有心绞痛症状;健康对照组30例,无高血压、无肥胖、无糖尿病.分别行运动/静息状态下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采用Siemens Ecam双探头SPECT仪器心脏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出TID比值.结果 非梗阻性冠心病组:运动/静息TID比值为1.31±0.27,总灌注缺损率(TPD)65.6%;健康对照组:运动/静息TID比值为0.94±0.20,总灌注缺损率(TPD)3.3%.结论核素TID比值是诊断非梗阻性冠心病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的有效且无创的较佳指标.
-
-
楚克涛
-
-
摘要: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技术,一次检查可同时获得左心室心肌血流灌注、室壁运动和心功能参数等多方面信息,可实现"一站式"便捷检查,其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已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但G-MPI测定左心室功能参数的准确性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定量分析软件、重建方法、采集条件、患者自身差异等.本文就G-MPI测定左心室功能参数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做一综述.
-
-
韩晓雨;
张国旭;
郝珊瑚;
曹剑峰
-
-
摘要:
目的分析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GMP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比较GMPI与CAG的诊断结果,分析GMPI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5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中,CAG确诊阳性41例。G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7.6%(40/41),特异度为73.3%(11/15),准确度为91.1%(51/56)。GMPI诊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61.3%(19/31)、83.3%(20/24)、47.6%(10/21),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PI诊断冠状动脉轻度+中度狭窄的敏感度为70.2%(40/57),低于诊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90.5%(1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较高,对冠心病的定位诊断及危险度分层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
杨洋;
张亚平;
杨萍;
施梦丽;
吕春歌;
孙永敏;
李晶;
曹秋影;
胡云龙;
白雪
-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99 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诊断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PCI术后3个月以上、伴有典型心绞痛症状、临床怀疑冠状动脉ISR的7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1个月内行多巴酚丁胺负荷99 Tcm-MIBI G-MP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作为金标准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99 Tcm-MIBI G-MPI诊断PCI术后冠状动脉ISR的价值.结果 73例患者中共计94支冠状动脉植入支架,其中22例患者的25枚(26.6%)支架经CAG检查出现了ISR.22例中单支冠状动脉局部病变10例(45.5%),单支弥漫病变及多支病变12例(54.5%).多巴酚丁胺负荷99 Tcm-MIBI G-MPI诊断94支冠状动脉PCI术后发生ISR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5%(86/94)、88.0%(22/25)、92.8%(64/69)、81.5%(22/27)和95.5%(64/67).诊断单支局部病变组与单支弥漫病变及多支病变组PCI术后ISR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植入直径≥3.50、3.00、≤2.75 mm支架组PCI术后ISR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糖化血红蛋白≥6.5%组与0.05),但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99 Tcm-MIBI G-MPI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对高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是否发生ISR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可作为CAG检查前的初筛,是一种经济、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
-
-
-
周凡;
汪建强;
陈春梦;
黄静
-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X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临床诊治中ATP负荷99mTc-MIBI门控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所发挥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本院临床诊断心脏X综合征56例,采用ATP负荷/静息门控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方法,对左心室心肌短轴和长轴图像进行17节段划分判断心肌缺血部位,应用半定量(0~3分)法判断心肌缺血程度,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超声心动图的测值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结果 ATP负荷99mTc-MIBI门控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判断心肌缺血者48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关联区域放射性分布异常节段分别为210个(62.5%)、101个(42.1%)和93个(38.8%),左前降支关联区域核素分布异常节段数高于左回旋支(P0.05).随访39例心肌缺血患者,无心脏事件发生,心肌缺血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ATP负荷99mTc-MIBI门控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能准确地判断心脏X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部位、程度及左心功能,对临床医师治疗决策具有指导价值.
-
-
张棚;
于金明;
胡旭东;
岳金波;
孟雪;
杨国仁;
王世江;
孙新东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放射治疗作为胸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即使应用先进技术如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脏损伤.该项前瞻性研究的目的是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成像技术(SPECT)门控心肌灌注法(GMPI)检测放疗过程中(40Gy时)早期心脏损伤的价值.进一步而言,早期检测可以指导后续放疗计划的制定,以此将心脏受量最小化,最终减少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发生.对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接受放疗患者,99mTC-MIBISPEL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被首次证明可以检测放疗过程中无症状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变。EDV,PFR,EDP,ESP,WT和WM可能成为放射性心脏损伤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的早期预测指标。
-
-
Li Jingjing;
Zhou Weiwei;
Zhao Rui;
Yuan Wei;
Zhao Jinjin
-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前心功能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性.rn 方法:选择心衰患者58例,其中扩张性心肌病31例、陈旧前壁心梗27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者30例,分别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检查(GSPECT MPI),测定左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应用RT-3DE测定心衰患者的局部舒张末期容积(rEDV)、局部左室收缩末期容积(rESV)、局部射血分数(rEF);应用GSPECTMPI评价心衰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rn 结果:RT-3DE与GSPECTMPI两种方法测定各组患者CRT术前整体心功能相关性良好.陈旧心梗组梗死节段的局部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高于扩张性心肌病组(P<0.01),梗死远端心肌局部射血分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扩张性心肌病组(P<0.01);扩张性心肌病组相应节段局部射血分数均低于正常组(P<0.01);两组心衰患者均存在心肌放射性分布异常,其中陈旧心梗组缺损型为88.9%,均匀减低型为3.7%,不均匀减低型为7.4%,扩张性心肌病组缺损型为9.7%,均匀减低型为35.5%,花斑样型为54.8%(P<0.01).rn 结论:RT-3DE与GSPECT MPI在评价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灌注情况各有优势,将二者结合对于综合评价心衰患者CRT术前的心功能具有互补作用.
-
-
王跃涛
- 《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与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准确评估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对预测心脏不良事件、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相位分析是一项定量评估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的新技术.通过一次GMPI检查既可以得到心肌血流灌注的指标,同时还能定量分析左室心功能和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GMPI相位分析可得到5个反映左心室心肌收缩同步性的定量参数:带宽(BW,即相位柱状图的宽度)、相峰(peak phase,即相位图的峰值)、相位标准差(SD,即相位的分布范围)、偏度(skewness,即柱状图的对称性)、峰态(kurtosis,即柱状图的起始点到峰值的宽度).
-
-
周丽娜;
戚忠智;
曾宇;
欧晓红;
李林
- 《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对心律不齐患者行门控心肌显像时,心率波动容许范围设置的不同对左心功能参数有无影响.rn 方法:42 例有明显心律不齐的患者均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采集之前,设定共行成像采集程序,每个患者设置3 组共形成像,每个共形成像的心率波动容许范围分别设置为20%,60%,100%.采集所得数据用Astonish 进行重建,并通过QGS 对重建结果进行显示,获得不同心率波动容许范围设置下的EDV、ESV、EF 值,再用SPSS 软件对3 组共行成像所得的EDV、ESV、EF 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三组EDV、ESV、EF 进行方差,所得P 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rn 结论:心律不齐的患者在做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时,心率波动容许范围设置的大小不同对EDV、ESV、EF 值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