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道
长江河道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工业经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7881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安徽水利财会、江淮水利科技、江苏水利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全国工程勘察信息化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第五次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第三届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网员大会、中国水利学会水利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06年技术交流会、2006遥感科技论坛暨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06年年会等;长江河道的相关文献由178位作者贡献,包括长江、杨则东、王伟等。
长江河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881篇
占比:99.14%
总计:18036篇
长江河道
-研究学者
- 长江
- 杨则东
- 王伟
- 吴志广
- 李圣伟
- 杨山
- 白亮
- 陈有明
- 周峰
- 周建春
- 张幼莹
- 张治中
- 晁玉珠
- 杨扬
- 王白艳
- 董光琳
- 袁杰锋
- 褚茜茜
- 褚进海
- 谭德宝
- 赵华荣
- 邵自平
- 雷天兆
- 鹿献章
- 黄燕
- 一木
- 丁兵
- 万萍
- 乔国栋
- 亚辉
- 何小白(摄影)
- 何少斌
- 何广水
- 何珍文
- 倪明
- 元媛
- 冉爱军
- 刘同宦
- 刘向阳
- 刘异
- 刘权衡
- 刘洪林
- 刘自龙
- 刘运生
- 原松
- 向华峰
- 吴冲龙
- 吴晨
- 吴杰
- 吴鑫
-
-
刘异
-
-
摘要:
以长江芜湖铜陵马鞍山段为例,使用基于微尺度模型的模拟试验的方式,结合近景摄影测量三维图像解析技术的应用,针对河道采砂对河床变化情况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其结果为采砂作业的合理展开以及河床稳定性的维护提供了参考。
-
-
白亮;
王伟;
原松;
李圣伟
-
-
摘要:
河道地形外包边界是生成河道地形DEM数据的重要约束参数,对基于地形法的水文泥沙分析计算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河道复杂地形边界的圈定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离散点的外包边界搜索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提取河道地形实测点数据,通过格网划分快速确定边界格子闭环,搜索并扫描相邻边界格子内的离散点,遍历生成河道地形外包边界.采用该方法,在GeoHydrology软件中实现了不同比例尺的长江河道地形外包边界的自动搜索,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河道地形的DEM生成、槽蓄量计算、冲淤厚度图绘制等工作.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复杂河道地形能够快速提供较为准确的边界约束,具有适应性强、生成速度快、贴合河道实际形态的优点,提高了长江水文泥沙信息管理和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
李鲁平;
何小白(摄影)
-
-
摘要:
在长江中下游,散落着上百个自然或人工的矶头。人们可能听说过矶,比如城陵矶、燕子矶、采石矶,矶和矶头是什么关系?矶头又是怎样成为长江中下游独特地标的?它对长江河道有什么样的有趣影响,又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本文将要回答的问题。矶头一般是屹立江边的山体。
-
-
潘世龙
-
-
摘要:
安徽省长江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建设包括水下抛石护岸、铰链沉排护岸、水上预制块护坡等内容,工程战线长、范围广,对此应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
-
褚茜茜;
周峰
-
-
摘要:
分析了长江河道砂石资源及其经营管理特点,并结合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的实践经验,对长江流域现有两种采砂许可方式进行了利弊分析,提出政府统一经营管理下的“采、运、销”分离模式。该模式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开采经营、采收销分离、统一综合执法、统一利益分配”原则进行砂石资源经营管理,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改进河道采砂经营管理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
褚茜茜;
周峰
-
-
摘要:
分析了长江河道砂石资源及其经营管理特点,并结合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的实践经验,对长江流域现有两种采砂许可方式进行了利弊分析,提出政府统一经营管理下的"采、运、销"分离模式.该模式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开采经营、采收销分离、统一综合执法、统一利益分配"原则进行砂石资源经营管理,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改进河道采砂经营管理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
潘俊;
曹德君;
吴鑫
-
-
摘要:
传统河道堤防多采用浆砌石、现浇混凝土等护坡型式,不利于生态多样性.为改善堤防护坡生态环境,引入客土喷播这一岸坡生态修复技术.本文系统阐述了客土喷播的技术特点、施工工艺、施工控制参数、质量控制等要素,并提出了技术改进提高的建议.长江南京段江宁区堤防护坡的修复实践证明,该技术较好地改善了传统混凝土护坡的生态环境,可为河道岸坡修复提供借鉴.
-
-
-
-
-
何广水;
郭锐;
胡雪;
徐毅峰
- 《中国首届“与自然和谐”国际水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发展会议》
| 2018年
-
摘要:
为贯彻长江生态大保护的精神,本文就长江河道生态建设规划关键环节,提出了相关论述;并针对长江河道生态现状提出了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关键技术措施:通过长江生态监管网络设施的建设、管理体制建立、制订管理机制、河岸洲滩植被结构性调整、现有预制混凝土六方块护坡功能性改良、新建生态护坡的工程、以及放养增殖鱼苗等措施,可把长江生态大保护的工作落到实处.
-
-
-
梅琳娜;
王坚;
尹国欣
- 《第七届江苏水论坛》
| 2016年
-
摘要:
在对近年来长江江阴段河道堤防管理取得成绩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水利现代化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提出着力践行依法治水管水思路、积极深化河道堤防管理改革、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品牌创建、扎实推进洪江港堤防达标升级、加速实施工程管理现代化、切实增强长江生态管理保护,是新形势下长江河道堤防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
-
杨则东;
鹿献章;
褚进海;
赵华荣;
晁玉珠
- 《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
| 2004年
-
摘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长江河道的整治及崩岸的治理,长江安徽段河势趋于稳定,岸崩有所遏制.但与之相伴的河道淤积却有扩展之势.为了解长江安徽段泥沙淤积现状,本文利用2001年秋季(9月至11月)成像的ETM卫片,结合这一地区以往TM卫星、航片资料对长江河道及其湖泊围垦现状进行解译分析,为长江水患防治及环境地质问题的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