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镜像理论

镜像理论

镜像理论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360篇,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电影、电视艺术、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341篇;相关期刊210种,包括青春岁月、东南传播、声屏世界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201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中国影视现状与新媒体发展”学术论坛暨“互联网+”时代的影视创新发展青年学子论坛等;镜像理论的相关文献由39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一兵、何姗、侯入元等。

镜像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6 占比:3.6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9341 占比:96.30%

总计:9700篇

镜像理论—发文趋势图

镜像理论

-研究学者

  • 张一兵
  • 何姗
  • 侯入元
  • 刘妍
  • 刘常兴
  • 可纯丽
  • 周昌云
  • 周林
  • 崔杜颖
  • 康孝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陶淑琴; 张高远
    • 摘要: 传统修辞学视倒喻为一种本体和喻体次序颠倒的修辞格.本文梳理前人有关倒喻的(reverse metaphor)研究,结合镜像修辞理论,认为人们对倒喻中本体与喻体关系的认知类似于镜像理论中的"他者"对"自我"的影响.倒喻的"倒"不在于本体和喻体位置之颠倒,而在于语言形式与人们观念及心理上的理解存在偏差.从认知角度对倒喻的语用效果进行理解与阐释,可以丰富倒喻的内涵.
    • 吕红莹
    • 摘要: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自问世以来便畅销不衰,其主人公大庭叶藏这一人物形象也因其悲剧性的一生而备受关注,小说开篇以大庭叶藏的三篇手记,分别介绍了他从幼年、青年到壮年三个阶段的沉沦一生,描述了叶藏具体是如何一步一步不可避免地走向丧失为人资格的道路和自我毁灭的悲剧。本文拟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的角度出发,剖析主人公从最初的对自我的寻觅和误认,到他者视域下对自我主体的异化建构,再到主体重构过程的破灭。小说异常冷峻地展示出叶藏“走向疯狂存在”的悲剧全过程,并借此悲剧性的结局提出了现代人建构自我的最为真切的痛苦问题。
    • 范建刚; 崔维维
    • 摘要: 短视频塑造“无名者”榜样形象,把生活中的普通人、平凡人作为榜样镜像化。通过“无名者”榜样形象镜像化、“无名者”榜样情感镜像化、“无名者”榜样价值镜像化这三个层次唤醒受众,实现受众对“无名者”榜样的认同与追随。文章运用拉康镜像理论对这一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提炼此类短视频“情感共鸣—移情忧伤—情感治愈—情感升腾”的情感动员逻辑,通过镜像化价值生成、镜像化价值认同、镜像化价值追随三个方面优化情感动员逻辑。
    • 陈丹婷
    • 摘要: 女性导演贾玲在其电影处女作《你好,李焕英》中以伦理道德来指控子女的“自我理想”。在电影镜像关系的“凝视”中,李焕英突破伦理社会“自我理想”的指控,开始觉醒“自我”意识,并逐渐构建其主体身份。在实现视觉自反的元图像拍摄与反凝视过程中,主人公身份的主体性得以显现。此外,电影充分展示了多话语并存的身份构建意义。
    • 张玮瑜
    • 摘要: 镜像理论是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奠基之论。《黑天鹅》中,妮娜经历了从“虚幻自我”到“真实自我”的自我意识确立。从镜像理论的维度分析《黑天鹅》,有助于从艺术领域延伸和拓展精神分析学说。
    • 赵学敏
    • 摘要: 电影《八佰》展示了小人物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如何克服内心恐惧,转变自我认知,从而英勇抗战的故事。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认为:“主体是采取他者,如父母的某些方面来建构自我的。”影片《八佰》中胆小如鼠的老铁、拿不稳枪只想逃跑的老算盘、小湖北和端午、租界区的部分“看客”等,到最后都投身抗战,在“他者”镜像下完成了自我思想的转变。本文将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作为支撑,分析战争电影《八佰》中小人物角色的心理转变和主体建构。
    • 赵阳
    • 摘要: 犯罪悬疑电影《非常嫌疑犯》作为影史佳作,自其上映以来带给无数影迷心灵震撼,其叙事手法被后世众多悬疑片效仿。本文将从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出发,分析影片剧本中金特谎言的实现及影片悬疑效果的实现。
    • 陈震; 林梦帆
    • 摘要: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主体的认知和成长既离不开主体自身,也离不开主体的对应物——他者。同时,他将"他者"区分为想象界"小他者"和象征界"大他者"。主体只有在与他者的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具有社会功能的人,同时主体是他者的他者。口碑不俗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里的主人公吉塔和巴比塔通过与他者小新娘、父亲以及大他者——传统习俗、女性社会地位的激烈碰撞和冲突,蜕变为摔跤冠军,最终完成了自我认同和自我成长。
    • 张迅铭
    • 摘要: 本文以雅克·拉康在精神分析学中的镜像理论为基础,通过镜像体验的理论视角来研究北野武影片的创作特征。同时,从雅克·拉康所提出的“三界”,即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入手,对北野武所创作电影作品中的精神内核及其逐渐成长变化的影像风格进行详细的分析,阐释拉康的镜像理论在北野武所创作电影中的显现,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寻北野武电影创作的个人风格与特点。
    • 梁菁
    • 摘要: 随着北京环球影城正式开放和适逢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二十周年之际,国内外掀起了一股“魔法热潮”。而拉康作为被称为继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在弗洛依德“三我”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镜像理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本文将以剖析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之开篇之作《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为着手点,通过结合拉康的镜像理论来探讨主流电影背后所蕴藏的哲学与人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