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产业
银行卡产业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417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41215篇;相关期刊172种,包括集团经济研究、中国信用卡、金融电子化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哈尔滨商业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学术论坛、2011世界华商管理大会、第15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产业组织理论2006(上海交通大学)研讨会等;银行卡产业的相关文献由31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明、柴洪峰、本刊编辑部等。
银行卡产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1215篇
占比:99.71%
总计:141632篇
银行卡产业
-研究学者
- 周明
- 柴洪峰
- 本刊编辑部
- 戈岚
- 林采宜
- 毕英丽
- 陈建华
- 万建华
- 周涛
- 安玉兴
- 岳中刚
- 李宏
- 田华
- 胡少华
- 许罗德
- 齐文忠
- 丁康吉
- 丁彩虹
- 任思溟
- 伍瑞凡
- 刘峰
- 刘艳
- 向艳
- 张冰菊
- 张婷
- 张成虎
- 张昕竹
- 张泳溪
- 文永明
- 朱经秀
- 李佳良
- 李少鹏
- 李朝霞
- 林英强
- 欧阳卫民
- 温小英
- 熊福平
- 牛慕鸿
- 王禹人
- 王辉
- 王雪萍
- 肖智敏
- 肖祖平
- 胥莉
- 苏建华
- 葛鸣铭
- 邓珺
- 陈宏民
- 陈永义
- 魏珺
-
-
吕苏
-
-
摘要:
在球数字经济的浪潮下,开源技术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并在金融业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金融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银联作为银行卡清算机构,处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核心和枢纽地位,对金融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
-
李俊
-
-
摘要:
银行卡产业根植我国经济沃土并持续反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产业规模稳居全球前列。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显著提升,我国银行卡产业在安全发展和风险管理方面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
-
-
-
摘要:
当前,我国银行卡产业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银行卡支付创新步伐加快,产业规模持续稳步增长。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银行卡支付线上化,外部攻击手段演变升级,加之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交易链路复杂化和支付载体多样化,各种因素都使得银行卡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形势愈加多变而严峻。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洗钱等成为新的风险表现形式,且各种风险交织融合,借助新技术、新渠道、新手段等对产业发展形成新的威胁。
-
-
-
-
摘要: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银行卡产业、支付产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科技赋能金融不断深化。本期文化漫谈特别挑选几本新书,以期为读者了解我国银行卡产业、支付产业的最新发展情况,以及金融科技的前沿应用、创新发展与未来趋势提供参考。
-
-
-
-
-
-
-
-
陈飞
- 《哈尔滨商业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3年
-
摘要:
银行卡产业近来受到来自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文章以双边市场理论和网络外部性理论为出发点,研究了银行卡产业的网络经济特征,在分析了其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对网络经济下的中国银行卡产业竞争环境进行SWOT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提高银行卡的有效性;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实行灵活的定价机制;加快建设自主的民族银行卡品牌等.
-
-
胡雯瑾
- 《产业组织理论2006(上海交通大学)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在分析巴斯模型和重复购买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等的基础上,提出重复购买模型,详细讨论该模型的参数的估计法,分析银行卡产业的扩散及参数灵敏度,在此基础上使用模型做产品销量预测,表明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及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产业相关性的影响度。
-
-
胥莉;
陈宏民;
林采宜
-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自主创新与创新政策”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20年来联网通用一直严重阻碍着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银行卡市场转换成本的实证研究,对中国银行卡产业联网通用难以实现的诱因从双边市场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全新解释:即使银行业放松管制,由于持卡消费者较高的转换成本,以及发卡收单一体化导致的大银行拥有的特约商户初始优势的存在,从而使得中国银行卡产业仍将维持高垄断特征,导致银行卡产业联网通用难以实现.推动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并逐步实现商业银行发卡业务和收单业务的分离是中国银行卡产业联网通用实现的必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