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冶
铀矿冶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原子能技术、矿业工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270篇;相关期刊37种,包括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标准化、中国矿业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辐射防护学会2014学术年会、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核学会2011年年会等;铀矿冶的相关文献由23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超、薛建新、潘英杰等。
铀矿冶
-研究学者
- 刘晓超
- 薛建新
- 潘英杰
- 连国玺
- 徐乐昌
- 宋立权
- 李先杰
- 周星火
- 孙娟
- 邓文辉
- 张宇
- 李琛
- 杜娟
- 詹乐音
- 陈仲秋
- 何占飞
- 刘瑞兰
- 周耀辉
- 张云涛
- 张学礼
- 张晓文
- 李建辉
- 李韧杰
- 柏学凯
- 王春普
- 王晓卿
- 陈安全
- 高尚雄
- 魏广芝
- 黄明犬
- 万国斌
- 刘富贵
- 刘瑛
- 卿永吉
- 叶国强
- 吴桂惠
- 孙先荣
- 孙雪云
- 安英和
- 张融
- 张衍津
- 徐恒平
- 曹凤波
- 李玉成
- 杨明理
- 杨诚
- 梁贵渊
- 王国全
- 王德林
- 王文涛
-
-
唐利雷
-
-
摘要:
铀矿冶档案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和宝贵财富,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铀矿冶档案管理人员明确服务方向,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培养良好的服务态度。针对铀矿冶档案利用中存在的科研人员对档案制度不理解、档案数字化程度不高、档案专业人员缺乏、档案技术设备匮乏、检索手段落后等问题,提出通过做好档案利用宣传工作、加强数字化检索、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升级检索工具等途径,推动档案利用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
-
张红涛;
汤冠军;
孔亮;
包宸夕
-
-
摘要:
根据现场调研情况,结合近年来华东地区关停铀矿冶设施辐射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实践,对关停铀矿冶的辐射环境监测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国内关停铀矿冶设施的辐射环境管理提供借鉴。
-
-
谢占军;
张云涛;
路晓卫;
詹乐音
-
-
摘要:
针对铀矿冶退役治理过程中土壤226 Ra含量监测周期较长、不利于现场施工进度控制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建模计算和实践监测数据分析,探讨在退役治理过程中以γ辐射剂量率作为筛选值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扣除本底值后的γ辐射剂量率的建议筛选值为80 nGy/h。
-
-
康剑翘;
任建军;
胡鹏华;
王攀;
李先杰;
陈刚
-
-
摘要:
从铀矿冶企业生产实际出发,结合生产安全事故特点,以SQL Server 2008为后台数据库,使用ADO.NET框架和C#语言开发了铀矿冶生产安全事故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和信息查询模块,可进行铀矿冶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增、删、改、查及分类统计,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方便.以某铀矿山2009-2016年生产安全事故(事件)信息作为运行验证数据进行了系统运行实证,系统运行良好,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
-
孟祥蕊
-
-
摘要:
档案验收是对科研项目开展质量和科研成果进行全面考核的过程,项目档案不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审计监察和备查作用;而且档案作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兼具借鉴、参与和指导功能.笔者分析了铀矿冶科研项目的特点,以及在铀矿冶科研项目档案验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
-
李洋;
刘腾;
陈佳
-
-
摘要:
以中国首家中性原地浸出采铀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原地浸出采铀的辐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评价表明,地浸采铀对周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很小.但是,由于采场可能与当地的农田或牧场相重合,在评价中,除一般需考虑的因素外,还应对当地居民的活动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并合理确定相关评价参数.同时,建议尽可能将浸出液集液过程密封处理,降低集液过程溶解氡气的释放,进一步降低地浸采铀可能的辐射环境影响.
-
-
刘立坡;
李筱珍;
刘富贵;
靳立强
-
-
摘要:
为推动我国铀矿冶废物治理及设施退役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促进铀矿冶废物治理及设施退役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标准化水平提高,本文以实际需求为基础,对该领域的标准进行了梳理,开展了标准的有效性分析和需求分析,提出了标准制定、修订、整合、继续有效等意见和建议.
-
-
董芳芳;
刘富贵;
靳立强
-
-
摘要:
文章调研分析国内铀矿山现状及标准和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构建了铀矿冶安全环保标准体系,有助于铀矿冶企业规范化管理,为后续标准的制修订和研究提供技术依据.
-
-
朱忠华;
程玲;
杨月平;
张树文;
文平;
曾晟
-
-
摘要:
为促进铀矿冶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分析了铀矿冶专业"数字矿山技术"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特点,探讨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数字矿山技术"课程建设的目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针对铀矿冶专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了该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课程建设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使学生掌握三维可视化环境下矿区地表模型、地质体模型、井巷工程模型及钻孔数据库的建模方法,完成三维可视化条件下的矿床品位估值、储量计算、生产计划、开采设计、工程出图,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对照课程目标和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课程达成度评价,得到了课程目标达成度值和该课程支撑毕业要求分指标点的评价值,结果表明达成了课程目标,满足铀矿冶专业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可以为传统工科专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对智能采矿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具有参考意义.
-
-
-
-
连国玺;
孙娟;
刘晓超;
杜娟;
曹凤波;
何占飞;
张云涛;
柏学凯
-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2014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结合当前铀矿冶大气辐射环境评价模式的现状,开发了基于第二代高斯扩散模式AERMOD的UAIR-FINE软件.从程序的总体设计、模式原理、程序设计原则、开发环境、软件框架、界面及主要功能等方面系统的介绍了开发过程,对程序的验证和比对结果进行了介绍.UAIR-FINE软件理论先进、设计科学、构架合理、操作流畅、后处理功能强大,应用后可大大提升铀矿冶行业大气辐射环境评价技术水平.
-
-
-
-
-
-
-
陈安全
- 《第三次全国天然辐射照射与控制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熔炼去污,是铀矿冶放射性污染金属去污的—种主要办法,通过熔炼技术的实施,使金属资源得到循环再利用。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生产环境管理和监控,落实防护措施,没有造成环境的污染影响。
-
-
连国玺;
刘晓超;
王春普;
詹乐音
- 《第三次全国天然辐射照射与控制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针对铀矿冶污染农田退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标准不健全、治理范围大、治理难进行的现状,本文应用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对污染农田治理控制水平的确定进行了尝试,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计算方法,并以七一二矿五工区污染农田为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辐射防护最优化的治理目标,最后讨论了污染农田治理控制水平确定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为污染农田的退役治理标准的进—步研究提供了借鉴。
-
-
宋立权;
刘晓超;
连国玺
- 《第三次全国天然辐射照射与控制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铀矿冶放射性废物数量大、污染范围广、情况复杂,退役治理技术措施应在保证辐射安全的前提下,符合国情、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本文对我国多年来开展的铀矿冶退役治理工程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论述了目前铀矿冶退役治理的主要辐射控制技术措施,为今后铀矿冶退役治理辐射控制技术措施研究提出了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