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酒精性精神障碍

酒精性精神障碍

酒精性精神障碍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1年内共计86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63941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医疗装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山东省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会议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第四届who/中国成瘾行为研讨会等;酒精性精神障碍的相关文献由142位作者贡献,包括任尚、周元甲、姚佩珩等。

酒精性精神障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63941 占比:99.98%

总计:464027篇

酒精性精神障碍—发文趋势图

酒精性精神障碍

-研究学者

  • 任尚
  • 周元甲
  • 姚佩珩
  • 崔勇
  • 方向明
  • 王兴容
  • 贾占玲
  • 郑孝荣
  • 乐晓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荆鹏飞
    • 摘要: 目的 分析酒精依赖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酒精性精神障碍、认知功能相关性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研究时间段内本院接诊酒精依赖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患者有无发生精神障碍进行分组,其中正常组19例,精神障碍组12例.均予以两组血尿酸检测、认知功能、焦虑、抑郁评分评定,比较两组血尿酸测定结果与认知功能评分差异,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 合并精神障碍酒精依赖者血尿酸检测结果及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正常组,认知功能评分则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二者相关性后可知,血尿酸因子可正向预测酒精依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焦虑、抑郁情况(P<0.05).结论 酒精性精神障碍的发生与酒精依赖者血尿酸水平具有密切相关性,患者血尿酸高水平表达所致神经损伤是诱发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且可增加患者焦虑、抑郁疾病风险,需强化患者行为纠正,改善酒精依赖问题.
    • 孔长青; 柯箭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醒脑静在急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发区分院收治的7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依据家属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意识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意识初步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治疗过程中联合运用醒脑静能够增强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意识恢复.
    • 钱卫娟; 刘刚; 任方芳; 赵月秋
    • 摘要: Objective To observe changes of the executive function of frontal lobe in patients with alcohol -induced mental disorders and to explor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Twenty-eight patients with alcohol-induced mental dis-orders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 and thirty healthy volunteers in the outpati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am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ll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 were abstai-ning from alcohol after admission , in the case of withdrawal syndrome , the clonazepam was given for 7 to 10 days.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300) and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 on the sec-ond day ,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 300 and WCST on admission and at 1 month after treatment;the latency and amplitude of N1, P2, N2, P3 in P300 and the complete classification number (Cc), error response (Re), continuous response ( Rp) , constant error ( Rpe) and conceptual level ( Cl%) of WCST related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ubtraction of WCST paramete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P 300 parameter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latency of N2 and P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 and the wave amplitude of N1, N2, P3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 P0.05).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alcohol-induced mental disorders exist the executive function impairment of frontal lobe, but the impairment is reversible , the earl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lleviating the impairment of frontal lobe .%目的 探讨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额叶执行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另选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入院后均戒酒,如出现戒断反应,给予氯硝西泮等对症支持治疗,疗程7~10天.观察组入院时及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入组第2天行事件诱发电位(P300)检测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记录P300靶刺激N1、P2、N2、P3的潜伏期及波幅,WCST相关参数完成分类数(Cc)、错误应答数(Re)、持续性应答(Rp)、持续性错误(Rpe)及概念化水平(Cl%).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WCST各参数减分值与P300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靶刺激N2、P3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靶刺激N1、N2、P3的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存在额叶执行功能损害;该损害具有一定可逆性,早期干预治疗对于减轻其额叶执行功能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 陈洪宝
    • 摘要: 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无细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血小板体积小,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当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范围100~300×10^9/L时称为血小板减少症.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都会引起出血时间延长,皮肤黏膜紫癜,严重时会有自发性出血危及生命.本科收治一例血小板减少症并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刘永萍; 汤士林; 张丽芬; 陈承
    • 摘要: 目的 了解酒精戒断性震颤谵妄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40例酒精戒断性震颤谵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其中少数民族占67.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周占82.5%,农民、工人占97.5%,婚姻状况较差(离婚率7.5%);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有明显的肢体震颤;合并躯体疾病较多,辅助检查结果异常率较高;治疗后临床治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酒精戒断性震颤谵妄患者以男性、少数民族患者居多,多为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患者有明显的肢体震颤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情危重,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 邱大宏; 谭柏坚; 叶百维; 王文军
    • 摘要: 目的 评价行为疗法对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月,将在我科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10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n = 50)给予奋乃静治疗,对照组(n = 50)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PR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BPR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BP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任尚
    • 摘要: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96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住院时间12~56d,平均35.2d;连续治疗4周后,87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其余6例患者疗效不佳,3例患者失访.随访观察6~18个月后,酒瘾复发或临床症状反复者18例,其余69 例患者基本痊愈,不影响正常生活.结论:长期饮酒出现精神障碍可能性明显增加,通过及时有效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 任尚
    • 摘要: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96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住院时间12~56d,平均35.2d;连续治疗4周后,87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其余6例患者疗效不佳,3例患者失访。随访观察6~18个月后,酒瘾复发或临床症状反复者18例,其余69例患者基本痊愈,不影响正常生活。结论:长期饮酒出现精神障碍可能性明显增加,通过及时有效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 江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酒精性精神障碍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酒精性精神障碍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在密切配合治疗的同时,也注重心理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对酒精性精神障碍病人采取心理护理,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