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736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0篇、会议论文43篇、专利文献5334149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中国科技投资、电力系统自动化、供用电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2015第六届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论坛、第五届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论坛、第三届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大会等;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相关文献由161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健、张小庆、张波等。

配电自动化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0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4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334149 占比:99.99%

总计:5334712篇

配电自动化系统—发文趋势图

配电自动化系统

-研究学者

  • 刘健
  • 张小庆
  • 张波
  • 史常凯
  • 夏陈喆
  • 盛万兴
  • 郑贤舜
  • 刘彬
  • 周勐
  • 左宝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欢; 唐元春; 林文钦
    • 摘要: 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宏微同频组网方式下的小区深度覆盖和资源分配问题,通过联合考虑宏微基站间联合传输、宏基站动态几乎空白子帧(almost blank subframe, ABS)配置和微小区间合并,构建了一个以最大化网络加权和速率为目标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干扰抑制的小区深度覆盖和频谱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网络当前的信道状态和用户请求业务量动态地配置当前的子帧类型,决策当前最优小区合并因子并基于此为其用户分配合适的子载波数量,以实现网络的连续深度覆盖和加权和速率最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宏微同频组网的覆盖性能,并提高系统整体吞吐量。
    • 郭大鑫
    • 摘要: 随着智能配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对于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时,必须从供电可靠性的角度出发。本文首先以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为划分依据,将供电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从配电自动化主站、继电保护等几方面对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描述,并给出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方法,对规划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经过实例验证,本文所提出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方法具备了可行性,适宜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 丁娟; 张衡
    • 摘要: 针对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微弱且故障点电弧不稳定,将导致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和选线不精确等问题,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数据采集、传输与应用方面的优势,结合配电自动化主站,开展配电网在线监测终端关键技术的研究,并提出一种新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策略。该策略采用“站内选线+站外区段定位”模式,通过对多源信息综合判断,实现对接地线路的准确选择和故障位置的快速定位,以尽可能地缩小停电范围。此外,结合实际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建立不同接地方式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工程应用来验证本方案可行性。
    • 尹露禾; 卢飞; 徐骏
    • 摘要: 分析基于地理系统图模型自动生成单线图环网图功能,对使用的算法和相关技术细节进行描述,可弥补PMS2.0提供的部分复杂线路图形布局美观缺陷。同时描述在向第三方系统提供单线图图模用到的导出方法,并且提供了在导出图模应用时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 王爱玉
    • 摘要: 随着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逐步完善,各种配电终端、故障指示器、智能断路器等自动化设备大量接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配电线路故障研判提供了海量数据支撑。我国中压配电网以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为主,故障主要分为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据统计,国网浙江舟山海岛地区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概率高达85%,且故障信号微弱,定位困难。因此,研究一种高效、准确的海岛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研判方法,快速定位、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已成为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热点之一。
    • 张晓烨
    • 摘要: 科学建设智能电网不仅对我国经济全面复苏有着促进作用,也能优化与改进电力系统,继而推动电力技术进一步发展。配电自动化作为智能配电网至关重要的部分,在整个智能配电网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人员应加强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研究力度,为智能电网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围绕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结构与作用,对 IDS 系统发展作出了详细介绍,并在论文最后重点分析了未来配电自动化主要发展方向,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电力服务。
    • 黄华
    • 摘要: 为提升双碳目标下的配电侧能观能控水平,提出了协调二次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置的高弹性智能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法。首先,分析了“二遥”及“三遥”等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构成逻辑,以及改善系统可靠性水平的作用机理。然后,通过将配电自动化设备对于降低故障恢复时间的可靠性提升效果纳入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中,并考虑拓扑条件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约束,形成了协调系统可靠性水平与建设经济性的协同规划方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不考虑二次系统配置的网络扩展规划方法相比,该协同决策能以较低的经济成本显著改善网络的可靠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未来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用电可靠性需求。
    • 宋晓阳; 孙冉冉; 江灏; 张琦华
    •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工控安全相关事件的频繁发生,如何保障可靠稳定的电力供给成为电力系统面临的主要难题。为保障供电可靠性、实现经济优质供电、提高电力系统的应急能力,配电自动化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配电自动化的核心,对其加强安全防护,已成为电力行业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展开风险分析,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为管理员部署安全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隆烨
    • 摘要: 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介绍了当前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问题的优化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具体应用,以期通过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到当前配电网运维工作中,进一步提升电能供应的稳定性。
    • 陈笑梅
    • 摘要: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智能配电网的基石,是实现配电网实时监测、数据采集、负荷转供、故障自愈等功能的技术保障。然而,由于配置不正确、维护不完善、通信规约不匹配等原因,终端无法上线、频繁投退、批量掉线等现象经常出现。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笔者现介绍运用镜像抓包技术,通过实时监听主站与终端的交互报文,挖掘出终端TCP连接异常、终端规约配置错误、终端MAC地址冲突、主站安全网关配置错误等缺陷,针对每类缺陷提出解决方案,并结合典型案例介绍改进措施和方法,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