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调整
追溯调整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专利文献120330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财会学习、电子财会、财务与会计等;
追溯调整的相关文献由119位作者贡献,包括余虹艳、华玉明、应唯等。
追溯调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0330篇
占比:99.90%
总计:120455篇
追溯调整
-研究学者
- 余虹艳
- 华玉明
- 应唯
- 张学琴
- 张霞
- 徐国民
- 李彦志
- 梁为弘
- 郭昌荣
- 一鸣
- 万才丁
- 万红波
- 伊彩红
- 佘菖泓
- 余钢
- 侯宝卿
- 全龙江
- 冷琳
- 刘其生
- 刘巧芹
- 刘平
- 刘绍军
- 吴江涛
- 周仁仪
- 周健
- 周光明
- 周德美
- 周欣欣
- 周洁德
- 周雪
- 唐秀球
- 夏宏伟
- 姚宏光
- 姜春华
- 娄权
- 孟繁荣
- 宋戈
- 宫敬辉
- 尹蘅
- 崔素英
- 廖思亮
- 廖永红
- 张国柱
- 张平
- 张志凤
- 张拥军
- 张政燕
- 张瑞荣
- 张苗
- 张莉
-
-
-
-
摘要:
2021年4月6日,新安股份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7亿~3亿元,追溯调整前,同比增加2920%~3 256%,追溯调整后,同比增加1 281%~1 434%,创下公司2015年以来第一季度业绩新高。据新安股份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快报称,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16亿元,同比增长14.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5亿元,同比增长54.7%。
-
-
-
廖永红
-
-
摘要:
某公司与供应商进行真实交易后,取得其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15.3万元,已认证抵扣,但对方税务机关发现供应商没有申报纳税,且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潜逃。主管税务机关对该公司进行追溯调整,要求转出其增值税进项税,涉及的成本不得税前扣除。
-
-
王琳璐
-
-
摘要:
为鼓励企业研发无形资产,财政部不断的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范围,放宽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本文研究企业追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优惠政策时,将以前作为加计扣除的费用化研发支出追溯调整为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会计调整处理,所得税纳税调整及追溯调整当期的相关财务报表相关金额.
-
-
-
-
张志凤;
祝松梅
-
-
摘要:
因出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控制权但仍有重大影响或形成合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应由成本法核算改为权益法核算,而实务中争论较多的问题是涉及内部交易时如何进行追溯调整.文章指出个别报表及合并报袁投资相关追溯调整应考虑内部交易的影响,同时合并报表追溯调整时应区分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对逆流交易,应扣除归属于母公司未实现损益部分;对顺流交易,应扣除顺流交易全部未实现损益.此外,论述了合并报表投资收益计算的原理,提出区分正商誉和负商誉的观点,即合并报表中计算投资收益时应考虑正商誉的影响,不考虑负商誉的影响.
-
-
-
骆剑华
-
-
摘要: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不但完善了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而且允许企业对过去3年内未及时享受加计扣除优惠的研发费用进行追溯加计扣除,这将进一步鼓励和推动企业无形资产研发活动的开展.企业享受追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优惠政策时,应进行相应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同时按照会计政策变更规定进行会计调整处理,并追溯调整当期财务报袁相关项目的年初金额.
-
-
-
-
摘要:
对于重大影响以下的权益性投资不再做有、无活跃市场的区分。伴随2014版《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2014版2号准则”)的发布与实施,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再次做出了调整。从技术层面而言,无论是对重大影响以下没有活跃市场的权益性投资,还是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实务界尚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或片面理解,笔者拟对成本法适用范围调整所带来的影响予以具体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