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轴压试验

轴压试验

轴压试验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9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7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623099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青岛理工大学学报、混凝土、结构工程师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第三届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学术论坛、第五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第八届全国基坑工程研讨会等;轴压试验的相关文献由965位作者贡献,包括邢海军、吉伯海、王元清等。

轴压试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23099 占比:99.96%

总计:623367篇

轴压试验—发文趋势图

轴压试验

-研究学者

  • 邢海军
  • 吉伯海
  • 王元清
  • 刘界鹏
  • 陈梦成
  • 黄宏
  • 姜文东
  • 张素梅
  • 曹万林
  • 查晓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严加宝; 骆艳丽; 林旭川; 罗云标; 张令心; 刘青峰
    • 摘要: 寒区土木工程设施建设为组合结构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空间.本文为研究方高强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低温轴压性能,开展了寒区低温下10个采用Q690、Q960方高强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压试验,揭示了该组合柱低温轴压下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极限抗压承载力以及延性等力学性能,分析了低温、钢管壁厚、及钢管强度等参数对该组合柱轴压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方高强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破坏形态为钢管局部屈曲、混凝土压碎及钢管角部焊缝开裂.低温下方高强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荷载-位移曲线与其常温曲线相似,包括线性、非线性和衰退阶段.在构件达到峰值承载力时发生混凝土压碎;在荷载-位移曲线衰退阶段,高强钢管发生局部屈曲以及角部焊缝开裂.低温水平对高强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极限抗压承载力及刚度均有改善,但削弱其延性.增加高强钢管壁厚及提高钢管材料强度可改善方高强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低温轴压性能.该研究构建了考虑低温影响的方高强钢管-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有限元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高强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低温轴压性能.最后,该研究基于国内外规范计算公式对比分析了高强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抗压承载力,发现中国规范(GB 50936—2014)对承载力的评估偏于保守,而美国规范(AISC 360-10)的计算结果准确性更高.
    • 黄鑫; 姜景山; 孙天洋; 蒋威
    • 摘要: 开展了3根圆台形钢管混凝土短柱和1根圆柱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保持核心混凝土中部截面直径不变,以钢管混凝土短柱核心混凝土上表面与下表面直径比α为试验主要研究参数,对短柱的破坏特征和轴压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圆台形钢管混凝土短柱最终破坏形态为上端部钢管鼓屈,钢管与核心混凝土发生分离,试验过程中核心混凝土产生裂缝最终被压碎,α越大,核心混凝土加载后形态保留越完整;圆台形钢管混凝土短柱和圆柱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向荷载-应变曲线基本相同,圆台形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较大的延性;短柱的极限承载力随着α的增大而增大。基于钢管屈服准则利用极限平衡静力法推导了考虑α和钢管内壁与地面夹角θ的圆台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
    • 高鹏; 曾学波; 吴宜龙; 彭飞
    • 摘要: 为了研究碳纤维布(CFRP)约束型钢混凝土矩形柱的轴压性能,对29个构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考虑配筋率、预载水平、截面圆角半径和高宽比、纤维布加固率和加固方式共6个参数.结果表明:所有约束柱均以核心区混凝土压碎和纤维布断裂为破坏标志;随着预载水平提高,布的有效拉应变不断减小,柱承载力降低;随着圆角半径增大和高宽比减小,纤维布环向应变更高且分布趋于均匀;随着加固率增加,柱破坏模式由弱约束转成强约束,纤维布加固效率降低;在同等用量布的加固下,当条带宽度和间距减小时,构件承载力增幅增加.基于各因素对约束应力的影响,确定了区分大尺寸柱强弱约束模式的界限值;采用叠加法建立了多参数的约束型钢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式.
    • 李雪鹏; 胡忠君; 金丽娜; 曾会淋
    • 摘要: 依据《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JGJ/T 443—2018),按照再生粗骨料(RCA)掺入量0%、50%和100%制作18个试件并进行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RCA取代率对圆钢管约束再生混凝土(RACCST)试件承载力和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RACCST试件轴压极限荷载随RCA取代率增加而略有下降,基于Mander模型和试验数据,给出建议的RACCST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
    • 杨倩; 贾恒瑞; 陈宗平
    •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工程建设中几种C25~C40强度等级混凝土经历火灾高温后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提出了相对精确的剩余强度计算方法和受压本构方程,以经历温度、混凝土强度等级、恒温时间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完成了120个棱柱体试件的轴压试验,分析了各变化参数对其峰值应力、轴压刚度及耗能能力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相应的剩余强度计算公式和轴压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的参数取值。结果表明:各试件的峰值应力、轴压刚度及耗能能力均随经历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升呈现先小幅降低而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增加恒温时间对试件的轴压力学性能不利,但影响程度不大。
    • 支新航; 王元清; 李贝贝; 张颖; 范圣刚; 欧阳元文
    • 摘要: 为研究结构工程中高强铝合金轴心受力构件的局部稳定性能,对7个7075-T6铝合金H型截面短柱开展了轴心受压试验,测量了7075-T6铝合金的材料力学性能和试件的局部几何初始缺陷,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局部屈曲承载力、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7075-T6铝合金材料平均名义屈服强度达到536 MPa;试件翼缘与腹板的平均局部几何初始缺陷幅值分别为0.29%和0.04%,属于《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T 5237.1—2017)中的高精级构件.采用基于板件应变的“应变反转法”与基于板件位移的“N-w^(2)法”确定了构件的局部屈曲荷载,板件宽厚比越大,构件局部屈曲应力与极限应力越小,同时局部屈曲应力与极限应力的比值也越小,说明对于宽厚比大的板件,其局部屈曲后强度提升明显,设计中应予以利用.将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的试验结果与各国规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现行《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和欧洲规范(EN 1999-1-1:2007 Eurocode 9)均采用“有效厚度法”对铝合金板件屈曲后强度进行设计,美国规范(The Aluminum Design Manual 2015)基于全截面计算,通过材料强度折减,以考虑局部屈曲引起的截面承载力的降低.3个规范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平均比值分别为0.840、0.824和0.923,表明现行国家规范和欧洲规范均对7075-T6高强铝合金轴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偏于保守,美国规范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 吴辉琴; 陈俊先; 李伟钊; 胡强; 刘显晖; 田岳松; 顾南荣
    • 摘要: 目前桥梁橡胶支座的健康监控通常采用定时手工和目测检测方法。针对手工和目测方法存在操作不便、危险性较高、无法完全确定支座可靠性等问题,设计一种安全可靠且经济的智能盆式支座。智能盆式支座的设计方法:在普通盆式支座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并在内部布设传感器,连接应力-应变采集系统,组成可视化监测网络,实现支座整体受压变形和内部应力-应变数据实时采集及其可视化监控,从而保障桥梁结构安全。采用支座实体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计算方法对同一盆式橡胶支座的受力进行对比分析和相互验证。结果表明,智能盆式支座的力学性能与普通盆式橡胶支座原型的力学性能基本相似,由此验证了橡胶支座智能化设计的可靠性,为该类支座产业化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 王先铁; 李博凡; 侯新宇; 韩军科; 朱彬荣
    • 摘要: 以是否配置纵向加劲肋和格构式钢骨为主要变化参数,对4组共8个不同内部构造形式的钢管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对比分析了格构式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和普通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轴压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钢管混凝土试件相比,内配纵向加劲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了4.65%,内配格构式钢骨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0.53%,同时配置纵向加劲肋和格构式钢骨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了21.12%.各组轴压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一致,以整体失稳变形为主,伴随外钢管不同程度的鼓曲变形.格构式钢骨和内填混凝土在构件中形成小的“核心柱”,“核心柱”可延缓或抑制核心混凝土的裂缝发展,明显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格构式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进行了轴心受压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明确了各部件的应力发展过程.提出了格构式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总体偏于安全.
    • 石岩; 张纪刚; 王涛; 刘康利; 刘菲菲
    • 摘要: 为研究铝合金、不锈钢新型金属管及其混凝土短柱的力学性能,对4种材料不同的短柱试件进行轴压试验,总结并分析了新型金属管及其混凝土短柱的破坏过程和受力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金属管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良好的延性,而且不锈钢管混凝土短柱有较高的承载力以及较好的塑性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新型金属管混凝土短柱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有限元模拟分析与试验得到的试件承载力、延性曲线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模拟分析的准确性。
    • 王威; 甄国凯; 权超超; 李昱; 陈乐乐; 蔡恒立
    • 摘要: 为了克服平腹钢板面外刚度较低,容易屈曲且与混凝土黏结较弱的特点,将梯形波纹钢板引入PEC柱中,形成梯形波纹腹板PEC柱截面形式。为研究其轴压承载性能,设计并完成5根不同长细比和不同横向系杆间距的竖向梯形波纹腹板PEC柱轴压试验,得到PEC柱试件在轴压作用下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关系曲线、荷载–应变关系曲线等。结果表明:所有柱的破坏失效模式具有相似性,都表现为翼缘鼓曲和混凝土压碎失效;由横向系杆、翼缘、波纹腹板组成的约束形式能够较好地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强构件延性,提高变形能力;随着长细比增加,试件的初始刚度、峰值承载力均有所降低,但峰值后变形能力增强,延性较好;随着横向系杆间距的减小,试件的初始刚度、峰值荷载和延性系数均增大,试件具有更优越的轴心抗压性能。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规范,结合试验结果和有限元拓展分析结果,利用叠加原理拟合得到竖向梯形波纹腹板PEC柱在轴心受压状态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可靠度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可为实际施工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