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于连

于连

于连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3年内共计13832篇,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8篇、专利文献13434篇;相关期刊286种,包括法国研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图书评论等; 于连的相关文献由26752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王鹏、周洋等。

于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8 占比:2.88%

专利文献>

论文:13434 占比:97.12%

总计:13832篇

于连—发文趋势图

于连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鹏
  • 周洋
  • 喻松
  • 张一辰
  • 刘洋
  • 张勇
  • 王伟
  • 周兆弟
  • 王翔宇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亚方
    • 摘要: 《红与黑》中的于连是文学长廊中魅力四射的人物。本文主要探讨于连为何主动接受法院宣判的死刑。于连主动受刑是因其犯下蓄意谋杀之罪,同时也是他对黑暗封建社会的反抗和控诉;此外,出于维护个人尊严的考虑,以及一些"死亡"事件使之形成沉稳智慧的哲人心态,这一切促使于连坦然走向刑场。事实上,于连放弃逃狱却主动接受死刑判决正是源于其澎湃的生命激情和对生命的热爱,这是司汤达人文主义的深刻表达。
    • 张巍卓
    • 摘要: 从尼采的本能革命到萨特的生存革命,《红与黑》中于连的征服故事一直充当了原型的角色.对尼采和萨特等世纪末的哲人来说,司汤达既是欧洲19世纪精神革命的肇始人和同时人,更是超越了时代的先行者.随着欧洲文明的日益僵化,司汤达笔下的征服故事时刻鼓舞着后世思想家打破铁笼,不断重构现代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对待社会、历史和文明的态度,使《红与黑》具有了社会理论乃至文明研究的参考价值.有鉴于此,本文试图考察于连的征服史或自我教育的历史,讨论他如何在19世纪的历史背景下一步步征服爱情、扫荡时代、肃清历史,甚至重塑信仰,最终理解司汤达留给我们的更新自己生活的可能性.
    • 管新福
    • 摘要: 在近现代翻译史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领域,学界一般认为斯丹达尔被介绍入中国大约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根据近年来对民国文献的辑录整理发现,斯丹达尔在中国的最早译介应该是在"五四运动"之前,始于根据周作人1918年在北大授课讲义整理出版的《欧洲近代文学史》.之后的民国时期报刊和文学史著述,因为对外国作家作品的认识还欠全面,所以内容比较粗浅.这一时期的文学史著述将《红与黑》及其主人公于连形象置于启蒙、现实话语的整体框架中进行解读,其中于连"野心家"形象的表述最为普遍.这一表述亦成为汉语"外国文学史"对于连形象的经典解读.
    • 戴孝军
    • 摘要: 司汤达在其代表作《红与黑》中先后描写了于连与德•瑞纳市长夫人和玛娣尔特侯爵小姐之间的两次爱情纠葛,并认为前者是一种“心灵之爱”,是真爱,而后者是一种“头脑之爱”,充满了功利的考量。实际上,于连的两次爱情都是“激情之爱”,即在爱情中不仅情感高于一切,在任何时候都不受理性、宗教、社会、国家的约束,而且为实现自己的感情而不顾自身、家族利益受损等一切后果。在三人的情感纠葛中,于连始终把控着与瑞纳夫人之间的情感节奏,而玛娣尔特则掌控着于连的情感变化,这样就造成玛娣尔特对于连的精神折磨远甚于瑞纳夫人,也显得更加激动人心。
    • 邱茜
    • 摘要: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通过对于连这一充满悲剧色彩人物的刻画向人们生动细腻地描述了波旁王朝复辟末期的社会现实,以细腻生动的语言塑造了独特的人物形象、构建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描述了一幅广阔绮丽且入木三分的现实图景.作为集真诚、热情、虚伪、自卑等多种性格为一体的主人公,于连是一个复杂且真实的人物形象,有必要对其个人形象进行细致深入地探讨,鉴于此,本文将在简单介绍《红与黑》这部作品的基础上,从于连复杂且充满矛盾的性格入手探讨其形象,由此挖掘这部经典作品的深刻内涵.
    • 李晓花
    • 摘要: 司汤达是法国知名作家,其作品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形象莫过于《红与黑》中的于连这一角色.学术界以及文学界均对"于连"这个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研究,有的学者将他看作伪君子,也有少部分学者认为于连是当时法国小市民阶级的代表人物,是出类拔萃的野心家.本文通过分析《红与黑》的故事脉络并结合相应的写作手法对书中于连的人物形象以及个性特征进行深入解读.
    • 戴孝军
    • 摘要: 司汤达在其代表作《红与黑》中先后描写了于连与德·瑞纳市长夫人和玛娣尔特侯爵小姐之间的两次爱情纠葛,并认为前者是一种"心灵之爱",是真爱,而后者是一种"头脑之爱",充满了功利的考量.实际上,于连的两次爱情都是"激情之爱",即在爱情中不仅情感高于一切,在任何时候都不受理性、宗教、社会、国家的约束,而且为实现自己的感情而不顾自身、家族利益受损等一切后果.在三人的情感纠葛中,于连始终把控着与瑞纳夫人之间的情感节奏,而玛娣尔特则掌控着于连的情感变化,这样就造成玛娣尔特对于连的精神折磨远甚于瑞纳夫人,也显得更加激动人心.
    • 李文博
    • 摘要: “逃逸线”理论是吉尔·德勒兹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坚硬线、柔韧线和逃逸线在作品的生成与阐发过程中发挥着解域化的重要功能。写作就是划出逃逸线,写作就是生成。通过对于连和默尔索不同命运、相同结局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获得救赎的原因在于面对命运都划出了逃逸线。
    • 管新福
    • 摘要: 在近现代翻译史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领域,学界一般认为斯丹达尔被介绍入中国大约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根据近年来对民国文献的辑录整理发现,斯丹达尔在中国的最早译介应该是在“五四运动”之前,始于根据周作人1918年在北大授课讲义整理出版的《欧洲近代文学史》。之后的民国时期报刊和文学史著述,因为对外国作家作品的认识还欠全面,所以内容比较粗浅。这一时期的文学史著述将《红与黑》及其主人公于连形象置于启蒙、现实话语的整体框架中进行解读,其中于连“野心家”形象的表述最为普遍。这一表述亦成为汉语“外国文学史”对于连形象的经典解读。
    • 蔡文
    • 摘要: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是一部举世闻名的著作,它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对它的研究被认为是西方的“红学”。本文从历史事件和人物性格两个方面来探讨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