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3158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知识产权、国际商务研究、中国流通经济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二届台湾研究博士生论坛、2014广州论坛、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5)暨第六届西南论坛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相关文献由14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屹、杜宇霞、王冠等。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3158篇
占比:99.76%
总计:43263篇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研究学者
- 张屹
- 杜宇霞
- 王冠
- 王铁铮
- 石静霞
- 聂俊豪
- 郑玲丽
- Cheng Liwei
- Guo Yuanyuan
- Jeffrey Schott1
- John Whalley
- John Whalley234
- LIU Zhixiong
- Zhang Meng
- 丁如
- 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CPTPP课题组
- 任海龙
- 伊斯米拉·卢蒂娅·蒂斯纳迪布拉塔
- 伍穗龙
- 何菁
- 全小莲
- 冯光
- 冯晓鹏
- 冷学坤
- 刘乐璇
- 刘志雄
- 刘晨阳
- 刘梦楠
- 刘欣
- 刘欣悦
- 刘欣悦1
- 刘海潮
- 刘畅
- 刘雪凤
- 刘鹏
- 周佰成
- 周帅
- 唐国强
- 唐彦林
- 夏玮
- 姜浩峰
- 孔庆峰
- 孙智
- 孟秋
- 尚妍
- 尤宏兵
- 尤宏兵2
- 席芙蓉
- 应品广
- 张倩
-
-
李佳
-
-
摘要:
2022年1月1日,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正式生效。RCEP由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国家正式签署,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达到2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量的1/3。在对美国出口受挫的情况下,中国一方面积极推进对美国贸易进入第二阶段,另一方面正在加大与其他区域的贸易合作。此外,中国还在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CPTPP),继续扩大区域合作范围至拉美市场。
-
-
郝兴
-
-
摘要: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全球贸易体系重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影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于2021年11月正式签订,RCEP与《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部分国家重合,涵盖范围、生效时间、国际地位、开放程度、合作难度和融合发展等不同,中国跨国公司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应对RCEP策略选择上,中国应未雨绸缪、积极争取主动,包括争取RCEP尽快签署生效,坚定维护东盟主导地位,继续发挥大国稳定器作用,有序推进RCEP优化升级,推动RCEP与CPTPP互动发展,我国跨国公司应努力抓住这一时代机遇,扩大直接对外投资。文章围绕我国直接对外投资现状,从RCEP协定的建立对我国阔过公司的利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
-
周帅;
郑林晖
-
-
摘要:
自2008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东盟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就略显尴尬。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削弱了东盟在亚太多边主义的领导地位,由于TPP包含着东盟成员国,美国此举加剧了东盟分化的危险,因此东盟提出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以作应对。
-
-
赵然
-
-
摘要:
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此外,中国已申请加入全面进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这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企业只有进一步提升、把握国际规则能力,强化合规经营管理,在合法合规中提高竞争力,才能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实现更好发展。”近日,中国贸促会党组成员、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柯良栋在2022赣企国际经贸合作高峰论坛暨中国(江西)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论坛上致辞时指出。
-
-
杨有韦
-
-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国际经贸领域延伸,数字贸易应运而生,对贸易方式、贸易对象、贸易规则、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2021年,中国宣布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展现了我国加强全球数字经贸合作、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真诚意愿。
-
-
王慧慧
-
-
摘要:
英国政府日前宣布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并表示期待今年春天开始“入群”谈判。舆论认为,加入CPTPP对英国短期影响或不明显,但长远来看非常有利。2018年12月30日,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和秘鲁11个国家签署的CPTPP正式生效。协定覆盖4.98亿人口,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占全球经济总量约13%。
-
-
白宗
-
-
摘要:
云南昆明读者艾根友来信询问:前不久,商务部称正积极研究加入"CPTPP"事项,请问,何谓"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CPTPP),是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该协定的新名字。2017年11月11日,由启动"TPP"谈判的11个亚太国家共同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宣布"已经就新的协议达成了基础性的重要共识",并决定协定改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展协定"(TPP)。
-
-
孟秋
-
-
摘要:
经历了两年的中美贸易战,以及一年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后,全球贸易局面正在显示出新的格局。2020年的11月和12月,中国与东盟十国以及日韩澳新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完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谈判,为中国在过去两年里不利的国际贸易局势打开了局面。RCEP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CAI则是世界上第一(欧盟经济总量高于美国)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的投资协定。在这两个协定的推动下,中国领导人对外宣布"中国对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持积极态度"。
-
-
-
任海龙;
席芙蓉;
钱鹏
-
-
摘要:
越南经济发展潜力很大,对外资吸引力较强。越南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目前已与180个国家建交,并同20个国际组织及480多个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越南已签署或正在推进17项自贸协定,特别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越南-欧盟自贸协定》、《越南-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协定》等生效后,越南事实上已打通通向欧美、欧亚等重要经济体的自由贸易通道,这给越南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给中越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新契机。2019年联合国贸发组织评价越南为东盟最具外资吸引力的国家。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多年来中越双边贸易总额持续稳步增长,越南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且中越经贸合作持续稳步发展。
-
-
郑永年
-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5)暨第六届西南论坛》
| 2015年
-
摘要:
近日,中国官方改变了其以往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的消极态度,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姿态,表示要对TPP作综合评估,对参加TPP的谈判持开放态度.同时,美国方面也似乎改变了以往不明确的态度,表示在一定的前提下欢迎中国加入TPP谈判.如果中国开始TPP谈判,中美两国之间在此问题上达成共识,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可以说,中美两国目前这种态度的转变,无论对双方关系还是对整个世界经济局势而言,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
-
-
Zhang Meng;
张萌
- 《第二届台湾研究博士生论坛》
| 2015年
-
摘要: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是美国主导的、第一个连结亚太区域贸易的协定,旨在促进亚太经济整合以及经济自由化.台湾当局不断表示要积极推动加入TPP,以刺激岛内经济,拓展国际空间.但是TPP的高标准和谈判进程的延缓,台湾内部准备的不足,以及两岸、国际因素的影响,都使台湾的加入困难重重,短时间内很难实现.针对台湾加入TPP的趋势,大陆必须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才能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
-
王可达
- 《2014广州论坛》
| 2014年
-
摘要: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TP)将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尽管TPP本身的前途未卜、中国是否加入TPP尚未确定,但是,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参与则强、回避则弱,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根据TPP的机遇和挑战,实施金融产业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立市战略和区域合作发展战略,对广州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
-
Cheng Liwei;
成力为;
Guo Yuanyuan;
郭园园
- 《第十六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以TPP谈判中国企改革与知识产权保护两个议题为背景,基于企业研发投资结构视角,分析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和提升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通过同一时期和工业化相同发展阶段企业研发投资结构的国际比较发现,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资占比偏低,这是导致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过度财政化下的研发资金错配;另一方面,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角度客观分析TPP中国企改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议题,这两个议题是对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示,通过改善中国存在的这两个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
-
Cheng Liwei;
成力为;
Guo Yuanyuan;
郭园园
- 《第十六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以TPP谈判中国企改革与知识产权保护两个议题为背景,基于企业研发投资结构视角,分析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和提升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通过同一时期和工业化相同发展阶段企业研发投资结构的国际比较发现,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资占比偏低,这是导致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过度财政化下的研发资金错配;另一方面,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角度客观分析TPP中国企改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议题,这两个议题是对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示,通过改善中国存在的这两个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
-
Cheng Liwei;
成力为;
Guo Yuanyuan;
郭园园
- 《第十六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以TPP谈判中国企改革与知识产权保护两个议题为背景,基于企业研发投资结构视角,分析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和提升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通过同一时期和工业化相同发展阶段企业研发投资结构的国际比较发现,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资占比偏低,这是导致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过度财政化下的研发资金错配;另一方面,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角度客观分析TPP中国企改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议题,这两个议题是对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示,通过改善中国存在的这两个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
-
Cheng Liwei;
成力为;
Guo Yuanyuan;
郭园园
- 《第十六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以TPP谈判中国企改革与知识产权保护两个议题为背景,基于企业研发投资结构视角,分析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和提升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通过同一时期和工业化相同发展阶段企业研发投资结构的国际比较发现,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资占比偏低,这是导致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过度财政化下的研发资金错配;另一方面,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角度客观分析TPP中国企改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议题,这两个议题是对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示,通过改善中国存在的这两个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
-
Cheng Liwei;
成力为;
Guo Yuanyuan;
郭园园
- 《第十六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以TPP谈判中国企改革与知识产权保护两个议题为背景,基于企业研发投资结构视角,分析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和提升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通过同一时期和工业化相同发展阶段企业研发投资结构的国际比较发现,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资占比偏低,这是导致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过度财政化下的研发资金错配;另一方面,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角度客观分析TPP中国企改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议题,这两个议题是对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示,通过改善中国存在的这两个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
-
LIU Zhixiong;
刘志雄
- 《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摘要:
TPP是由美国主导的地区贸易自由化机制,并被视为重返东亚的重要战略举措,而中国对此也表示持开放的态度.农业作为各国敏感产业,是TPP谈判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中国和美国为研究对象,试图用相似度指数、分散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中美两国农产品在TPP成员国市场上的竞争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TPP成员国市场上,中美农产品互补性大于竞争性.本文对中国将来可能参加TPP谈判具有重要意义.
-
-
LIU Zhixiong;
刘志雄
- 《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摘要:
TPP是由美国主导的地区贸易自由化机制,并被视为重返东亚的重要战略举措,而中国对此也表示持开放的态度.农业作为各国敏感产业,是TPP谈判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中国和美国为研究对象,试图用相似度指数、分散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中美两国农产品在TPP成员国市场上的竞争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TPP成员国市场上,中美农产品互补性大于竞争性.本文对中国将来可能参加TPP谈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