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产业
资源型产业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80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001168篇;相关期刊260种,包括北方经济、经济师、经济研究参考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高层论坛、全国第一届资源产业与管理学术会议等;资源型产业的相关文献由473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慧、王锋正、张伟等。
资源型产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01168篇
占比:99.96%
总计:1001548篇
资源型产业
-研究学者
- 孙慧
- 王锋正
- 张伟
- 刘彬斌
- 郭晓川
- 吴文元
- 赵方忠
- 刘媛媛
- 区桂恒
- 张鑫
- 朱启贵
- 罗香妹
- 丁玲
- 仇韪
- 任志军
- 刘小平
- 刘怫翔
- 刘晓明
- 刘晓燕
- 刘梦兰
- 单永旭
- 吴文洁
- 姜国刚
- 张晓华
- 张永军
- 施洪旭
- 李懿
- 李晓东
- 李胜连
- 李金叶
- 李青
- 杨文忠
- 江喜林
- 汪生金
- 王慧
- 王昭
- 王磊
- 王筱
- 田素霞
- 秦志宏
- 秦文钊
- 穆瑞田
- 聂亚珍
- 肖远飞
- 董雯
- 蔡绍洪
- 赵旭强
- 遇华仁
- 郑逢波
- 钱怡帆
-
-
宋娜;
刘宪超;
杜文成
-
-
摘要:
资源型产业作为铜仁市工业经济的有力支撑,为铜仁市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尤其是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对铜仁市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阐述铜仁市矿产资源概况、从产业布局、生产模式、资源消耗、产业规划等方面简要分析了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
刘运;
王琛;
曹建;
杨博;
柴捷;
徐玉才;
吴泉峰;
张志权;
王平;
任伟;
王崇东
-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之一。实现乡村振兴,关键靠乡村产业发展。我国乡村地区广泛存在着天然纤维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经济资源,其产业发展的传统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虽近年产业结构出现较大调整,但仍不失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安徽省天然纤维资源种类丰富,总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对安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日益突出;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发展提升天然纤维可再生资源型产业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愈发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
-
江胜名
-
-
摘要: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的常见现象,这对提升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2005—2020年黄河流域10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文章分别从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的效应比较、作用路径以及城市类型差异三个方面,详细探究了黄河流域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1)不同模式资源型产业集聚对黄河流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多样化集聚有利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专业化集聚却抑制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2)进一步研究发现,多样化集聚通过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路径正向促进黄河流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专业化集聚则是通过效率变动正向影响该流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3)分城市类型探究,多样化集聚能够同时促进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专业化集聚既不利于资源型城市,也不利于非资源型城市生产率的增长。因此,文章建议黄河流域的企业应多元化发展,积极学习其他企业完备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促进资源有效结合,同时鼓励企业向关联行业延伸,拓宽产业链,支持市场良性竞争,加大科技研发规模,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发挥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动的正向作用。
-
-
杨伊;
谭宁;
胡俊男
-
-
摘要:
基于全球价值链与产业技术创新的相关作用机制理论,文章以2008—2018年中国资源型产业为样本,实证研究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对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的直接作用及交互影响。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技术创新对推动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因而技术创新与适度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促进意义。
-
-
许礼刚;
袁梦洁;
詹庆武
-
-
摘要:
资源型产业发展为推进国家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深入了解资源型产业的研究情况,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搜集2000—2020年关于资源型产业的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利用CiteSpace软件从发文作者与研究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网络和时区图谱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资源型产业领域的研究成果愈加丰富,但研究群体间联系合作较少,且现有的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所处地域资源富集和具有学科优势的研究机构及学者;资源型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可概括为产业发展、资源型城市、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等方面;针对资源型产业领域未来可从资源型产业相关理论研究、创新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深入展开。
-
-
刘彬斌
-
-
摘要:
通过建立资源型产业生态化转型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资源型产业生态化转型展开静态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明显;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五项指标对江苏省资源型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
侯博文
-
-
摘要: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作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支柱的传统矿产资源型产业,却由于长期以来受资金、 人才和技术等因素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相对缓慢,形成了"富饶的落后".转变粗放卖矿产资源和破坏性开采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加强产业集群和延伸产业链,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
-
-
-
-
-
韩斌;
HAN Bin
-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13年
-
摘要:
当前云南资源型产业比重大、能源消耗高、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突出.而从实际经济发展模式看,云南作为落后地区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还须依靠传统资源型产业,但根据全国“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要求,结合云南的自身特点,又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讨论了云南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转型,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
-
胡晓登
- 《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高层论坛》
| 2012年
-
摘要:
鉴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不平衡,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西部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后发赶超的迫切需要,后发赶超也成为了西部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工作主基调.但是,在实施后发赶超战略中,广大西部欠发达地区必须高度重视"好"与"快"的关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实施后发赶超.其中,西部地区的重大资源开发及其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核心问题.上述资源型产业产生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关于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方针,其核心是使单纯经济发展向注重"好"或者以"好"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转变:笔者坚持认为在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实施后发赶超,应当探讨确立以下主要对策:明确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对资源型产业结构调整实行硬约束、强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进入资源产业、着力矫正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负外部性。总之,必须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实现以速度与效益真正统一为实质性内容的后发赶超。
-
-
刘尚荣
- 《全国第一届资源产业与管理学术会议》
| 2011年
-
摘要:
青海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资源型产业为青海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总体来看,目前青海省的资源开发利用仍处于初级粗放型阶段,主要表现为"四低":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综合产出水平低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资源型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即由"资源型"向"循环型"转型,通过矿产的循环开发,延长产业链,提升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资源型产业的转型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及技术,而在这些因素之中,资金是最为重要的.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资源型产业转型的金融需求.
-
-
万艳华;
曹西强;
滕苗
- 《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0年
-
摘要:
资源型产业的空间转型从根本上讲是资源型产业的布局转型,是对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布局调整和用地支撑.因此,研究资源型产业的空间转型就要从研究其空间布局入手,总结其布局的普遍性规律和演变模式,然后分析其布局的特殊性,归纳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资源型产业空间转型的基本原则和模式,进而指导城市资源型产业的空间转型.论文对晋城市资源型产业的空间转型进行研究,以期为同类型城市之资源型产业的空间转型提供借鉴.
-
-
-
-
Wenwei ZHU;
朱文蔚
- 《2011年信息技术、服务科学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
| 2011年
-
摘要:
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必须要有一种新兴产业替代原来的资源型主导产业.流通产业自身具有的属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其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要发挥重要作用.湖南耒阳市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为了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通过积极营造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大环境、合理规划流通产业布局和重视流通业态创新等多种措施,使流通产业逐渐成为耒阳市经济转型的主力军,其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借鉴与参考。
-
-
Wenwei ZHU;
朱文蔚
- 《2011年信息技术、服务科学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
| 2011年
-
摘要:
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必须要有一种新兴产业替代原来的资源型主导产业.流通产业自身具有的属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其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要发挥重要作用.湖南耒阳市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为了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通过积极营造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大环境、合理规划流通产业布局和重视流通业态创新等多种措施,使流通产业逐渐成为耒阳市经济转型的主力军,其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借鉴与参考。
-
-
Wenwei ZHU;
朱文蔚
- 《2011年信息技术、服务科学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
| 2011年
-
摘要:
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必须要有一种新兴产业替代原来的资源型主导产业.流通产业自身具有的属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其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要发挥重要作用.湖南耒阳市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为了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通过积极营造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大环境、合理规划流通产业布局和重视流通业态创新等多种措施,使流通产业逐渐成为耒阳市经济转型的主力军,其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