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混凝土
二期混凝土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建筑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专利文献639030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红水河、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等;
二期混凝土的相关文献由20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稳科、丁冉、丁宁等。
二期混凝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39030篇
占比:99.99%
总计:639114篇
二期混凝土
-研究学者
- 陈稳科
- 丁冉
- 丁宁
- 严均蔚
- 何帅磊
- 何建强
- 倪华军
- 倪磊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唐毓才
- 喻春宁
- 姚丽俊
- 姜港
- 姬脉兴
- 宋富安
- 宋金波
- 崔佰奎
- 张丹萍
- 张在鹏
- 张琼琼
- 张肃
- 曾强
- 朱朝晓
- 李洪伟
- 李鑫斌
- 李阳春
- 杨勇
- 杨帆
- 杨时臻
- 杨春桥
- 樊宇
- 殷琪琛
- 江海
- 汪健雄
- 温发科
- 王娣
- 王宗敏
- 王方亮
- 王江
- 王涛
- 王贤
- 王贤光
- 王进波
- 王邦波
- 秦孟楠
- 肖志宏
- 胡芸川
- 范戎
- 董格
- 蒋良权
-
-
张曾;
高原;
赵学勇
-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水电资源已进入后开发时代,逐步向高山峡谷地区发展,水工建筑物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进水塔高度逐步增加,施工条件愈发复杂、施工难度增加,如何快速、安全、低成本完成进水塔施工是水电工程建设需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长河坝水电站放空洞进口百米级门槽二期混凝土施工,采用滑模施工技术解决了百米级门槽二期混凝土浇筑困难、安全风险高、工期紧等诸多问题,实现了百米级门槽二期混凝土安全、快速施工,在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等方面均取得了极大成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
刘成林
-
-
摘要:
管型座是灯泡贯流式机组的主要部件,作为水轮机、发电机的基础,承受了机组大部分的重量、水压力、正反向水推力及发电机扭矩等.本文以老挝南欧江一级水电站灯泡贯流式机组管型座二期混凝土施工为例,介绍了管型座二期混凝土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因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机组的运行安全,本文的施工质量控制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
-
任志民
-
-
摘要: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地面厂房,共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180 MW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厂房蜗壳及发电机层二期混凝土高程为377~398.5 m,总浇筑层高21.5 m,单台机蜗壳为36节,二期混凝土浇筑量为6500 m3,钢筋650 t.介绍了施工中对分层高度、入仓方式、监测方法进行的创新优化,实现了安全、优质、快速施工,为机组提前安装创造了条件,为工程按期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
-
-
李景山
-
-
摘要:
蜀河水电站厂房为引水式发电厂房,根据结构的大小、型式和混凝土浇筑强度将中间段二期混凝土从蜗壳层至发电机层共分为6层进行施工,采用了溜管、溜槽、塔吊辅助相结合的浇筑方式.因蜗壳体型较小,通过控制浇筑顺序和浇筑强度使蜗壳阴角浇筑密实,浇筑质量和施工进度达到了预期目标.
-
-
范林文
-
-
摘要:
管型座为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的主要部件,其二期混凝土施工场地狭窄,预埋件、支撑件多,分层多,钢筋密集,浇筑过程中的变形控制要求高,腹部不易振捣密实,管型座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后的层间结合部位和一、二期混凝土以及二期混凝土与管型座接触部位易渗水.因此,浇筑全过程都需监视管型座变形和位移情况.若有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老挝南欧江一级水电站管型座二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经复测,其变形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捷特JTG300全断面出浆、可重复式接触灌浆管进行接触和接缝灌浆.机组发电后,未出现任何渗水,且机组振动小.其经验总结对以后类似的二期混凝土浇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
王守明;
田静
-
-
摘要:
通过移动式防洪墙工程详细介绍了新型预埋件安装的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通过预留槽孔法、直接安装法分别进行了施工,有效降低了预埋件安装定位不准确、偏移的风险,并提出了完善的预防处理方案.工程现场安装情况表明,采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预埋件的安装,满足了设计和现场施工的要求,有效解决了新技术安装方法和效率的难题.
-
-
-
李路虎1;
纪良1
-
-
摘要:
新型装配式靠船墩分为钢管桩基础、墩身分节段预制安装和内置钢架(内置钢管),二期混凝土及现浇压顶等两种结构形式。对以上两种装配式靠船墩施工工艺进行总结,指出其施工要点,并在相关规范推荐的结构装配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和改进,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
-
孙军哲;
李腾龙;
杨健
-
-
摘要:
介绍斯里兰卡坝枢纽厂房蜗壳二期混凝土施工.蜗壳层二期混凝土施工工序多,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交叉作业多,工序间相互干扰多等特点[1].通过对座环和蜗壳的监测数据,以G3机组座环百分表实际监测的数据为例,X径向变形最大值为0.13mm,Y径向变形最大值为0.13mm,Z方向抬动变形最大值为0.03mm.座环和蜗壳径向变形和抬动变形均在可控范围内.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对类似的小型机组蜗壳二期混凝土施工起到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