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成
计成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1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0272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艺术科技、风景园林、今日电子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首届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计成的相关文献由17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冰、卢燕、唐向阳等。
计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0272篇
占比:99.78%
总计:70429篇
计成
-研究学者
- 刘冰
- 卢燕
- 唐向阳
- 张传伟
- 张武刚
- 张清帆
- 张纯
- 杜京明
- 杨武成
- 洪莹
- 秦东
- 范嘉苑
- 衣学慧
- 谭晓燕
- 郭卫
- 金学智
- 鲍禹
- 黄方悦
- Articie
- Christina
- Christina Nickolas
- David Marsh
- JUNKOKOSHINO
- LIN Yuan
- Nickolas
- WU Xinze
- YUE Yanmin
- austin)
- hayden)
- 丁辑
- 严红妹
- 何彬
- 傅志前1
- 元年春
- 关文龙
- 刘大海
- 刘峰
- 刘开文
- 刘纯青
- 初蒙
- 包广龙
- 吕叔东
- 吴清
- 吴翘楚
- 吴肇钊
- 吴迪
- 周伶雅函
- 周封
- 国翀
- 垂水义彦
-
-
谢璐瑶
-
-
摘要:
计成的《园冶》介绍了中国古代著名造园家因地制宜的艺术.该书将地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分类深入讨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设计方式,阐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本文联系中国古代时空哲理与中国画艺术,探讨计成设计的精妙之处.
-
-
谭文玥;
罗曼
-
-
摘要:
为学习《园冶》中的古典园林美学特色,继承其设计文化内涵,文章从明清社会文化、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古代山水写意诗画等方面对计成的园林设计美学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设计发展趋势,分析《园冶》中的设计美学观念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关于现代设计的启示。
-
-
-
方盛汉
-
-
摘要:
明清戏曲理论家颇好构筑园林,而园林构造理论和戏曲结构之间关联极大.曲论家构园重布局,忌繁琐,重曲折有致,这和戏曲理论之“立局为上”“减头绪”“脱窠臼”遥相呼应,园林重借景,戏曲重虚构.种种暗合也反映出两者同作为空间艺术在结构理论发展上的共同诉求,这也促进园林艺术和戏曲艺术交融共生.
-
-
-
YUE Yanmin;
WU Xinze;
LIN Yuan
-
-
摘要:
影园始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位于扬州城西南护城河中长屿上(今荷花池公园内).园面积不过数亩,因以山影、水影、柳影之景为胜,故名影园.园未有而名先有.郑元勋和好友计成协力完成了此园的设计与兴造,此时恰值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造园学专书《园冶》完成.本文据郑氏《影园自记》《园冶》及其他文献,研究影园之格局、空间与景物组成,知影园建筑疏朗,因水势营地势、立亭榭、植花木,是晚明时期颇具代表性之山水园.
-
-
黄方悦
-
-
摘要:
《园冶》付梓于崇祯七年,直到民国才被重新发现.计成在书中表达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得闲即诣,随性携游”也成为对中国文人士大夫造园精神的最好总结.贝聿铭作为最著名的华人建筑师,其一生设计了无数现代建筑,但落座于他故乡的这座苏州博物馆,真正体现了他将《园冶》的造园思想与苏派建筑、现代建筑结合.苏州博物馆也被这位现代设计大师称为建筑的“小女儿”.
-
-
聂兮
-
-
摘要:
计成是我国明代著名的造园家,文学和艺术兼修,并有《园冶》一书流传下来.他对造园有着独特的见解,其设计思想和原理对设计美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设计美学是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与现状,本文主要通过剖析计成的造园理念,学习并获得现代设计美学的价值与方向.
-
-
黄方悦
-
-
摘要:
《园冶》付梓于崇祯七年,直到民国才被重新发现.计成在书中表达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得闲即诣,随性携游”也成为对中国文人士大夫造园精神的最好总结.贝聿铭作为最著名的华人建筑师,其一生设计了无数现代主义建筑,但落座于他故乡的苏州博物馆,真正体现了他将《园冶》的造园思想与苏派建筑、现代建筑相结合.苏州博物馆也被这位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称为建筑的“小女儿”.
-
-
金学智
-
-
摘要:
自20世纪至今,《园冶》研究主要围绕着文本而展开,很少向哲学层面提升,原因之一是第一手资料匮乏.其实,计成的名、字、号等就隐藏着哲理秘密,它是开启计成《园冶》与《周易》哲学关系之门的一把钥匙,由此可通过一斑来窥探计成的家庭、身世、处世态度特别是其思想体系及其《周易》哲学基础,而这又明显地表现在《园冶》中有关造园的美学、生态学、创新意识、隐逸文化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