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区
覆盖区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370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地质学、航天(宇宙航行)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0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61481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地质通报、矿床地质、物探与化探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石油学会2007年成都物探技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勘察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等;覆盖区的相关文献由968位作者贡献,包括汪青松、古川浩、张必敏等。
覆盖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1481篇
占比:99.66%
总计:61691篇
覆盖区
-研究学者
- 汪青松
- 古川浩
- 张必敏
- 李涛
- 江幡光市
- 产思维
- 张顺林
- 杨帆
- 伊丕源
- 刘波
- 吴胜华
- 姚佛军
- 张家嘉
- 张金会
- 杨建民
- 王学求
- 王森
- 童鹏
- 耿新霞
- 范立民
- 赵英俊
- 钱坤
- 陈伟
- 高颖
- 黄贤芳
- 亨里克·奥鲁佛松
- 刘天雄
- 周奇明
- 唐菊兴
- 夏岩
- 崔先文
- 张凯
- 张文峰
- 张景
- 张洪波
- 彭书明
- 彼得路莱格
- 朱义坤
- 李航
- 潘宇倩
- 王健
- 班·P·罗
- 聂欣
- 董方成
- 谢军
- 赵小鲂
- 郭娜
- 鲁胜梅
- A.A.胡德
- A·哈桑
-
-
陈虹;
杨晓;
田世攀;
胡健民;
邱士东;
王东明
-
-
摘要: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填图工作主要分布于基岩裸露地区,很少涉及覆盖区。为了满足和适应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未来中国地质填图工作必须向覆盖区推进。所以,利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按照地质填图的要求对海量多源异构地质数据融合与综合分析,是实现覆盖区智能化地质填图的关键环节。以浅覆盖森林沼泽区为例,充分利用航空磁测、土壤地球化学等结构化数据和遥感影像、地表地质等非结构化数据,开展聚类分析与人机交互深度学习2种算法模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数据的聚类分析无法进行有效的地质单元划分,而利用多源数据进行人机交互深度学习和训练所获得的预测模型结果图件经检验与实际地质单元基本一致。本次试验,充分利用了机器学习功能和特殊算法,实现了计算机代替地质人员进行地质填图的探索,为森林沼泽区地质填图工作中设计地质图、工作部署和成果总结提供了示范案例,为覆盖区智能地质填图提供了借鉴。
-
-
杨劲松;
姜高磊;
赵华;
王成敏;
赵红梅;
吉云平;
张润;
韩书华
-
-
摘要:
第四纪地质调查和填图对解决当前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填什么,如何填”等相关问题尚处于探索示范阶段。基于在内蒙古大青山山前地区开展的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工作,查明了大青山山前冲洪积扇的分布特征、期次及影响因素,总结了以冲洪积扇为代表的第四系覆盖区的调查与填图方法。首先,应针对地质地貌的特殊性,初步梳理区域内主要的第四纪地质与环境问题,选取针对性的沉积相模式进行沉积相划分;其次,综合前人资料成果和遥感解译结果编制设计地质图,依靠露头剖面、槽型钻揭露开展野外调查和验证,划分基本填图单元;然后,利用光释光、^(14)C等测年技术,确定填图单元时代,查明区内冲洪积扇发育的时间和期次;最后,选取“时代+成因+沉积相”结合不同岩性花纹的组合表达方式,增强工作区内典型剖面和钻孔的显示度,丰富图面内容和形式。
-
-
郭佳
-
-
摘要: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矿产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快,仅依靠出露区和浅表区提供的矿产资源已无法满足需求,必须加快覆盖区和深部的找矿工作。覆盖区矿产资源勘探、评价和预测历来是地质工作的难点,利用高精度物探方法技术,提高对覆盖区地质勘查的效率、质量和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
-
王雷;
许洪泰;
王志才;
杨传成;
张建民;
王冬雷;
夏暖;
蔡明刚;
鲁人齐;
任治坤
-
-
摘要:
安丘-莒县断裂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发震断裂,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震。为厘清该断裂安丘-昌邑段驸马营覆盖区的断裂特征,开展了地质地貌调查、浅层人工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和探槽开挖工作。文中获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地质地貌调查和浅震勘探结果表明,安丘-莒县断裂眉村-双官段可分为2支,分别为断裂西支F_(5-1)和东支F_(5-2),西支断裂F_(5-1)在丘陵东坡出露,东支断裂F_(5-2)隐伏于第四系中。2)驸马营覆盖区的钻孔探测结果表明,断裂东支F_(5-2)在钻孔Z_(4)和Z_(5)之间通过,上断点可推测延伸至层w_(2)全新统黑土湖组内部,埋深为4.2~6.9m,在黑土湖组底部取^(14)C贝壳样品^(14)C-1,其结果为(9.79±0.03)kaBP,表明东支断裂曾于全新世活动。3)在2支断裂之间沿东支断裂形成了长条形的第四纪盆地,东支F_(5-2)断裂西侧第四系发育较完整,岩心见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东侧仅沉积了上更新统和全新统,表明驸马营盆地在第四纪早期和中期一直接受沉积,具有断陷盆地的特点。4)安丘-莒县断裂的东支和西支在不同时期的活动强度存在差异,断裂东支F_(5-2)的驸马营隐伏段在第四纪早-中期活动强烈,晚第四纪以来仍有活动。经地质地貌调查发现,断裂西支F_(5-1)错断地质剖面晚更新世黄色粉土,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
-
-
王厚方;
华克强;
李建
-
-
摘要:
针对覆盖区找饰面石材矿尚存有不明确的地方,了解各类勘查手段的地质目的可有效解决勘查中所遇到的疑惑,勘查手段的有效组合和运用对覆盖区找饰面石材矿至关重要.本文立意更好的为野外实践服务,对目前勘查中存在的几个关键地质问题进行探讨,以能更好的为野外地质工作者服务.
-
-
黄春彭;
罗志鸿;
温必锋
-
-
摘要:
河源地处山区,是我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区域,大部分地区分布在花岗岩风化土层覆盖区,在暴雨、连续强降雨作用下极易形成地质灾害,具有突发、多发、同发等特点,时空分布特征明显。2019年6月,我市连续遭受“6•10”“6•12”两次暴雨洪水袭击,全市强降雨过程平均雨量为229.9毫米,给我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损失,特别是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发生全国罕见严重的地质灾害,整个依山而居的村庄,四周山体猾坡、崩塌、泥石流,仅贝岭镇倒损房屋150间,其中贝岭镇米贝村因灾"全倒户"21户,因地质灾害需搬迁避让户36户。
-
-
-
-
摘要: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西洲牧业小镇位于西湖管理区西洲乡,是国家产业强镇、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和省级农业特色小镇。小镇由湖南德人牧业集团、天心种业集团主导,构建“种—养—加—销—游—创”全生态循环产业链,产业覆盖区逐步实现“三农”互动、“三生”协调、“三产”融合、“三治”共进。截至2020年年底,小镇核心区面积达15000余亩,总产值超过5.5亿元。
-
-
刘尧;
孟贵祥;
吕庆田;
张贵宾;
邓震;
祁光;
薛融晖
-
-
摘要:
本文利用准噶尔北缘覆盖区的高精度地面重磁数据开展三维约束反演,揭示出准噶尔盆地北缘浅覆盖区内三维密度结构具有横向非均匀性,纵向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深部广泛分布石炭纪、泥盆纪火山岩地层等高磁性体,零散分布热液蚀变导致的热退磁的火山岩;北西向分布的低密度低磁性物质,对应无磁性的断裂破碎带.结合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推断得到研究区隐伏断裂体系以及火山岩地层的空间展布.对贯穿研究区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进行人机交互联合反演,结果显示控制扎河坝蛇绿岩带分布的南北界深大断裂在深部构成开口向下的对称扇形构造样式,说明此蛇绿岩带所代表的古洋盆具有双向俯冲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认为剖面穿过的3个酸性岩体均为形成于晚石炭世后造山拉张构造环境的A型花岗岩,可能是准噶尔东北缘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最后结合大量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对准噶尔东北缘区域构造演化进行了讨论,认为扎河坝—阿尔曼太古洋盆于中奥陶世开始汇聚,古洋盆向南北两侧双向俯冲,在晚志留纪-早泥盆纪洋盆闭合.
-
-
-
-
摘要: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西洲牧业小镇位于西湖管理区西洲乡,是国家产业强镇、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和省级农业特色小镇。小镇由湖南德人牧业集团、天心种业集团主导,构建"种—养—加—销—游—创"全生态循环产业链,产业覆盖区逐步实现"三农"互动、"三生"协调、"三产"融合、"三治"共进。截至2020年年底,小镇核心区面积达15000余亩,总产值超过5.5亿元。
-
-
赵勇
-
-
摘要:
首都地区规划建设工作主要分布于平原松散地层之上,第四纪地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依托近几年来在北京地区开展的平原覆盖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活动断裂专项调查项目成果,系统总结了平原区第四纪区域地质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工作手段和技术方法,及其在解决第四纪基础地质问题及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平原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可查明第四纪精细地质结构、含水层分布特征,精确厘定活动断裂位置及其活动时限,探讨自然环境演化序列与人类活动关系等,为城市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和应急水源地水资源合理开采提供基础地学数据.研究成果对首都城市减灾防灾、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具有重要地学支撑作用.
-
-
Liu rui;
刘锐;
Chen iianguo;
陈建国;
Wang chengbin;
王成彬
- 《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近年来,面对浅覆盖区和地壳深部所隐藏的巨大的成矿潜力,各个国家相应开展了针对覆盖区以及深部找矿的成矿勘查理论与找矿方法的研究工作.其中,地球化学方法及矿物学找矿方法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例如,美国地质调查局在阿拉斯加州Pebble大型斑岩铜矿及周边的冰碛物覆盖区开展了勘查地球化学和矿物指示标志的研究工作,希望能够在研究金属迁移基础上利用地表的样品数据来寻找隐伏矿床;加拿大矿业研究组织(CAMIRO),Ontario地质调查局、加拿大地调局联合加拿大26个国际矿业公司启动了Deep-Penetrating Geochemistry项目,旨在通过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来查明深部隐伏矿体;从2010-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覆盖区综合预测计划项目",旨在非线性成矿预测理论指导下,推动浅覆盖区找矿勘查的发展;《Ore geology Reviews》期刊针对覆盖区情况出版了《Mineral exploration in regolith-dominated terrains:global considerations and challenges》专题,着重报道了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在覆盖区找矿技术方面的一些进展.由于矿物标型的形成机理与其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密切相关,并且具有定向性,因此,可以作为指示矿床存在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矿物标型的形成机制出发,并针对加拿大冻土层、美国阿拉斯加州Pebble铜-钼-金斑岩型矿床、British Columbia地区隐伏斑岩铜矿床等矿床实例阐述了标型矿物找矿方法的应用及可能的前景。
-
-
-
夏庆霖;
汪新庆;
温龙辉
- 《第十五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
-
摘要:
覆盖区找矿与基岩出露区相比具有更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因此,开展覆盖区找矿靶区优选与验证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了以'相似类比-关联求异-要素匹配'为核心的基于地质约束的综合信息靶区优选方法,划分了成矿地质条件趋势推断和综合信息解译两种地质前提假设,利用数学模型综合找矿信息进行集成和空间决策,优选出值得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的找矿有利地段,在东天山戈壁沙漠覆盖区、达来庙草原覆盖区和闽西南植被覆盖区进行的野外验证工作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
林品荣;
李建华;
王珺璐
-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摘要:
以不同比例尺填图为主要手段的地质调查,是制定国家和地区地质工作计划以及国土资源开发、整治、规划和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工作质量受地质景观区条件的制约.在基岩裸露区进行路线地质观测就可以获得丰富的地质填图信息,地质填图的质量和效率高,然而,在森林、沼泽、草原、荒漠等覆盖区,隐伏的岩体、地层、构造、矿产以及地表地质现象与深部地质构造变化的关系等信息无法直接观测研究,利用局部零散露头获取的信息量少,可信度较低,难以提高地质填图的质量,若通过槽探工程进行深部揭露,则大大增加工作费用、延长工作时间,也不利于自然景观的保护.充分利用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测技术方法的优势,提取有用的地质信息,是提高覆盖区地质调查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
-
宋亮;
纪宏伟;
朱万峰;
吴国东
- 《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常规方法在覆盖区景观中勘查隐伏铀矿往往难以奏效.通过在红山子火山岩型铀矿区内的已知剖面和覆盖区开展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工作,包括深度试验、微细粒级土壤样品采集对比和元素活动态提取试剂提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铀及伴生元素在矿体上方均有活动态异常出现,能够较好的指示深部隐伏矿体,是一种有效找隐伏铀矿的方法.通过试验提出取样深度和取样粒级分别以40~45cm胶结层和-200目粒级为宜.同时,在覆盖区应用元素活动态测量法预测了2处成矿有利地段,准确指示深部铀矿化,结果满足铀矿勘查预测需要.
-
-
Zhu Weicai;
祝伟才
- 《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天线辐射方向图与截获覆盖区的关系来评估飞机整机的射频隐身性能.首先介绍了机载天线覆盖区的空间角覆盖比例模型,接着引出了一种典型的相控阵天线和接收机地面覆盖模型,最后以此模型作为算例,分析了接收机数量、掠射角、天线孔径加权、截获门限等因素对截获概率的影响.
-
-
王建业
- 《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格尔木牛苦头东矿区地处东昆仑晚加里东造山带中的祁漫塔格—都兰造山亚带.元古宙古陆解体形成的凹拉槽或裂谷,由造山期以沉降作用为主导的奥陶纪的物质所充填,当区域上进人造山期由隆升作用为主导的志留纪时,本地槽先闭合成为褶皱带而后缺失志留纪沉积.沉积盖层主要为上泥盆统、石炭系以及第三系和第四系.区域内侵入岩发育,以华力西期和印支期花岗岩类岩体为主.区域矿产丰富,有尕林格铁(钴)矿、肯德可克铁钴铋金矿床,野马泉铁锌矿床、牛苦头多金属矿和牛苦头东铁矿等.rn 区域航磁异常由多个长条形或带状异常组成,展布方向为北西西向或东西向,与区域构造一致。航磁△T为一低值区。地磁异常特征与航磁异常基本一致,明显呈北西西向带状分布。不同的岩性出露区,异常的特征差异较大。铁矿床上的磁异常特征为强度大、梯度陡、走向明显、有规律且正负异常伴生。当矿体埋深较大时,异常幅度明显减小,但矿异常的其它特征十分明显。已发现的多金属矿床与磁异常关系十分密切,磁铁矿与多金属的共、伴生关系,磁铁矿化的角岩、硅质岩、矽卡岩等能引起相结弱小的磁异常,通过磁法测量间接找矿的效果明显。rn 该区有规模的矿床与奥陶纪滩间山群有关,矿床类型多为喷流沉积改造型,少数为矽卡岩型。从成矿规律看:本区铁矿成矿时间在早古生代,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滩间山群火山喷流(气)沉积成矿系统发育,喷流沉积改造型矿床占主导地位;本区华力西、印支-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在成矿作用上提供了物源和热能,并对前期形成的矿床进行叠加改造:成矿作用所特有的规律是:铁矿在前,铜矿次之,铅锌最后。
-
-
张必敏;
中国地质科学院
- 《第八届全国勘察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 2007年
-
摘要:
西部特殊景观区的化探方法研究一直是中国化探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在岩石出露、水系发育地区可以沿用传统的水系沉积物化探方法,但在覆盖景观区,常规化探方法效果并不理想.目前,谢学锦和王学求所提出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证明其能在覆盖区达到快速有效地圈定战略靶区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要做好西部特殊景观区的化探工作,化探科研人员必需采取新方法、新思路,继续系统地开展化探方法技术研究,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找到一套适合中国西部特殊景观区特别是覆盖区的行之有效的化探方法.
-
-
许艳萍;
肖立云;
孙长赞;
蒋芳芬;
刘忠岩
- 《中国石油学会2007年成都物探技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大杨树盆地构造运动剧烈,断裂活动控制了盆地的形成与发展,火山活动贯穿了盆地形成的全过程,主要沉积的是中生代的火山碎屑岩,地层破坏严重,深层断裂发育,部分地层出露。地形起伏较大,地震波场复杂,静校正问题突出;近地表及上覆火山岩的屏蔽作用导致深部地层反射能量较弱,地震成像质量差,为此,应用层析成像静校正和透射损失补偿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地震资料处理效果。
-
-
张寿庭;
万志民;
白音诺尔铅锌矿;
李永兵;
许良;
于国华
- 《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
| 2006年
-
摘要:
文章以哈尔楚鲁图银-多金属矿为例,阐述了甚低频电磁法在覆盖区控矿构造特征分析与隐伏矿体预测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矿区构造矿化带方向以NNW和NWW向为主;NNW和NWW两方向断裂构成菱形网格状控矿构造基本格局,构造复合控矿特征明显,两者交汇地段应是膨大矿体的找矿有利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