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蝇类

蝇类

蝇类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84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基础医学、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96363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口岸卫生控制、上海预防医学、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中国国境卫生检疫学术大会、第28届全国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华中三省(湖南、湖北、河南)昆虫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等;蝇类的相关文献由114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忠、张瑞玲、刘婧等。

蝇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8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6363 占比:99.62%

总计:96728篇

蝇类—发文趋势图

蝇类

-研究学者

  • 张忠
  • 张瑞玲
  • 刘婧
  • 陈丹
  • 郭亚东
  • 张一搏
  • 徐保海
  • 任立品
  • 尚艳杰
  • 庄桂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利峰; 吴东升; 赵龙龙
    • 摘要: 双翅目(Diptera)昆虫是梨园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梨园双翅目昆虫对色板的趋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梨树萌芽、落叶、休眠期黏虫板对双翅目昆虫的诱集数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双翅目昆虫主要趋向于蓝色和黄色黏虫板,对黑色黏虫板趋性最低;不同颜色黏虫板在相同太阳辐射下温度有明显差异,但与其诱集量无显著性关联;不同方位上黏虫板诱集数量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对开发新型黏虫版和防治双翅目害虫等具有借鉴意义.
    • 张建庆; 黄恩炯; 高博; 蔡怡珊; 杨立
    • 摘要: 蝇类能够携带多种致病性病原体,可传播多种人畜传染病,蝇类监测是防控相关传染病的基础性工作.传统蝇类监测方法存在费时费力且数据收集不规范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利用窄带物联网、传感器、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等技术,建立了蝇类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蝇类监测的网络化、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监测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蝇类智能监测系统的建立,对蝇类防制和相关传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价值.
    • 姚璇; 周良才; 李晓燕; 程璟侠; 周晓梅; 褚宏亮; 童叶青; 熊进峰; 黄晓波
    • 摘要: 为对我国现行《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GB/T 27772-2011)标准的实施状况进行评价,为修订标准、更好地应用标准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湖北、山西、江苏和云南4省的爱卫组织、疾控中心和PCO共3类机构以及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的情况,分析成效,归纳修订建议.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机构和重点行业知晓该标准的比例分别达到100%、86.50%,接受过该标准培训的分别占93.56%、63.83%.比较3类机构掌握程度,不同级别爱卫办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重点行业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级别疾控中心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省、地市级/省直管市级的要高于县区级;不同资质PCO公司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服务能力资质等级评定的企业要高于无资质的.在标准知识方面,爱卫组织掌握定性指标的正确率总体低于其他机构和重点行业,各类机构和重点行业的组内没有差异.爱卫组织和疾控机构100%使用了标准,应用方式前3位分别是卫生城市(区、县)创建(93.96%)、开展本地蝇类防治达标考核(74.16%)、举办相关技术培训(69.80%);PCO有94.4%使用了标准,应用方式前3位分别是用于与政府或单位签订购买服务的合同条款(85.56%)、作为服务考核的依据(占82.22%)、举办相关技术培训(71.11%);重点行业中有86.5%了解到《标准》对工作场所有要求,其中有96.4%使用了《标准》.应用标准后,83.76%机构认为对业务能力的提升作用很大,86.02%机构和用户认为可促进环境好转,97.16%机构认为该标准能满足蝇类防治工作需求.至于对标准修定的需求,90.21%被调查机构认为可以不修订标准,但不同级别疾控中心存在组间差异,省级、地市级(含省直管市)疾控中心人员认为需要修订的较区县级多,有统计学意义.针对标准执行、修订和使用方面的开放性调查,共归纳出10条建议.总体调查认为本标准发挥了专业规范作用,各项评价指标大体合适;标准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更好地应用标准,建议修改时标准语言更通俗化,增加5万以下人口的抽样量,分类制定评价操作指南、不同场所防蝇设施要求等.
    • 张建庆; 黄恩炯; 高博; 蔡怡珊; 杨立
    • 摘要: 蝇类能够携带多种致病性病原体,可传播多种人畜传染病,蝇类监测是防控相关传染病的基础性工作。传统蝇类监测方法存在费时费力且数据收集不规范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利用窄带物联网、传感器、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等技术,建立了蝇类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蝇类监测的网络化、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监测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蝇类智能监测系统的建立,对蝇类防制和相关传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价值。
    • 倪庆翔; 陈帅; 赵炎煜; 凌颖
    • 摘要: 目的 了解2017-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蝇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笼诱法,于2017-2020年每年的4-11月在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4种生境进行监测.结果 2017-2020年温州市共监测到蝇类4科8属13种7197只,主要蝇种为家蝇、麻蝇、市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和铜绿蝇;季节消长以6-9月为密度高峰月.2017年蝇密度最高,为2.99只/笼;2018年蝇密度最低,为1.93只/笼.在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4种生境中,蝇种最多的是绿化带为13种,但蝇密度最高的是农贸市场为3.06只/笼.结论 温州市蝇类种群和数量丰富;家蝇、麻蝇、市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和铜绿蝇等优势种群需要重点控制;农贸市场是关键控制场所,6-9月是蝇类及蝇传疾病防控的重要节点.
    • 李秋红; 周小洁; 刘美德; 刘婷; 张勇; 佟颖
    •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与居民生活相关的中小餐饮企业环境类型中蝇类密度及侵害情况,为制定合理的蝇类防制方案、科学防制蝇类、改善防蝇设施和提高人居环境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9年北京市城区用目测法监测到的中小餐饮企业环境类型中的蝇类数据,利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北京市中小餐饮企业室内成蝇阳性率为7.56%,密度为1.95只/间;防蝇设施合格率为91.70%.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未见成蝇,室内蝇类孳生地阳性率为0.00%.监测2000家中小餐饮,以《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GB/T 27772-2011作为评价依据,各项评价指标全部达到C级水平的为834家,占41.70%.结论 北京市中小餐饮企业对生产销售直接入口场所成蝇及室内蝇类孳生地的控制效果较好,少数存在防蝇设施不合格、受到室内成蝇侵害的情况.建议相关单位及时整改,有效降低蝇密度.
    • 李俊杰; 赵俊先; 杨刚; 史丽芳; 麻军
    • 摘要: 目的 了解献县城区蝇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为蝇类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结果 献县城区蝇类有4科12种,棕尾别麻蝇为优势种群,占捕获总数的31.94%,平均密度28.73只/笼,蝇密度在5~7月和10月呈现两个高峰期,绿化带蝇密度最高.结论 应加强对蝇类密度消长和抗药性监测,减缓抗性产生.防制工作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措施,公园绿化带是蝇类防制重点.
    • 冷培恩; 刘洪霞; 徐劲秋
    • 摘要: 对GB/T 31718—2015《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化学防治蝇类》的范围、基本要求、技术要求及附录等章节逐条进行分析解读.讨论了标准制定的依据,对疾控系统、爱卫部门、杀虫剂生产企业和有害生物防制机构及从业人员正确使用该标准提出了技术性建议.
    • 沈梅华(文/图);
    • 摘要: 胃蝇是一类非常重口味的寄生昆虫。其幼虫一般寄生在动物的胃部或皮下,以宿主的血肉组织为食。犀牛胃蝇(Gyrostigma rhinocerontis),顾名思义,是以犀牛为宿主的胃蝇。它们长得有点像黄蜂,体型巨大,是非洲最大的蝇类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