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AH Plus糊剂

AH Plus糊剂

AH Plus糊剂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41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口腔材料器械杂志、口腔医学、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首次青年航海医学工作者学术会议等;AH Plus糊剂的相关文献由165位作者贡献,包括傅丽丽、卢晓珊、晏昆等。

AH Plus糊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 占比:8.1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841 占比:91.71%

总计:917篇

AH Plus糊剂—发文趋势图

AH Plus糊剂

-研究学者

  • 傅丽丽
  • 卢晓珊
  • 晏昆
  • 杨国红
  • 欧海强
  • 王丽月
  • 胡苏
  • 许君武
  • 邱宁
  • 高兰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陈鑫
    • 摘要: 目的分析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AH-Plus糊剂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效果及对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9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用氧化锌糊剂和牙胶尖根充,在根治完毕后给予牙周治疗,将碘甘油注入牙周上;研究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用AH-Plus糊剂和牙胶尖根充,在根治完毕后给予牙周治疗,将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入牙周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牙周袋深度(PD)、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D、BI、PLI、G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PD、BI、PLI、GI分别为(2.35±0.27)mm、(0.78±0.19)、(0.61±0.27)、(0.69±0.13),均低于对照组的(3.09±0.38)mm、(1.07±0.23)、(1.09±0.43)、(1.04±0.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1.21±7.16)分高于对照组的(72.15±6.6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AH-Plus糊剂治疗,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标,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 徐兆莹; 张雪; 潘爽
    • 摘要: 目的探讨用多巴胺预处理根管内壁对提高AH-plus糊剂与根管牙本质壁的粘接性能的效果。方法收集新鲜无龋坏、牙根无折裂、根管弯曲度0.05);根管经2 mg/mL多巴胺处理后,与AH-plus糊剂粘接强度最高(P<0.05);分析不同解剖部位的糊剂粘接强度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AH-plus糊剂粘接强度在根中1/3高于根尖1/3。结论不同多巴胺浓度处理根管内壁对AH-plus糊剂粘接效果有影响,2 mg/mL多巴胺溶液处理24 h后,AH-plus糊剂与根管内牙本质壁粘接效果较好。
    • 汪柳静; 李开亮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糊剂在老年扁形根管封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慢性根尖炎接受扁形根管根尖封闭治疗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Root SP糊剂组与AH plus糊剂组各50例。通过对根管治疗结束后电话随访和定期回访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术后48 h疼痛情况,疼痛症状消失时间,术后6个月满意度和疗效情况。结果iRoot SP糊剂组术后48 h无痛明显多于AH plus糊剂组(P<0.05)。iRoot SP糊剂组疼痛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AH plus糊剂组(P<0.001)。iRoot SP糊剂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AH plus糊剂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H plus糊剂组(P<0.05)。结论iRoot SP糊剂在老年扁形根管封闭中效果优于AH plus糊剂,可明显缓解疼痛,且生物相容性好,远期疗效良好。
    • 杜敏; 王卫华; 卢明举
    • 摘要: 目的研究奥硝唑(ONZ)联合根管填充糊剂(AH plus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CAP)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商丘市梁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146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接受ONZ糊剂治疗,观察组接受ONZ联合AH plus糊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1周后疼痛发生率、治疗1周后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齿松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2%(69/73)]高于对照组[83.56%(61/73)],治疗1周后疼痛发生率[15.07%(11/73)]低于对照组[32.88%(24/73)],治疗1周后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齿松动指数、血清hs-CRP、IL-6、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NZ联合AH plus糊剂治疗CAP疗效确切,能降低疼痛发生率和牙周指数,减轻炎症反应。
    • 傅丽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术中应用不同填充糊剂对根尖周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苏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根尖周炎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根管治疗术,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AH-plus糊剂填充,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iRoot SP糊剂填充,两组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1年.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年临床疗效,术前与术后1年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术后1、3、5 d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以及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 术后1年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术后1 d比,术后3、5 d两组患者VAS评分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均P<0.05).结论 相比于AH-plus糊剂,根尖周炎患者行根管治疗术时采用iRoot SP糊剂可更有效抑制患者炎性反应,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 傅丽丽
    • 摘要: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中应用不同填充糊剂对根尖周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苏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根尖周炎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根管治疗术,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AH-plus糊剂填充,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iRoot SP糊剂填充,两组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1年。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年临床疗效,术前与术后1年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术后1、3、5 d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以及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术后1年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术后1 d比,术后3、5 d两组患者VAS评分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均P<0.05)。结论相比于AH-plus糊剂,根尖周炎患者行根管治疗术时采用iRoot SP糊剂可更有效抑制患者炎性反应,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 颜莉; 刘杨; 古丽尼尕·扎克尔; 张蕾
    • 摘要: 目的 探讨生物陶瓷材料在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充填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根管充填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70例,并根据填充物不同将患者分为生物陶瓷充填材料(i-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i-MTA)充填治疗组(i-MTA组)和AH-plus糊剂充填治疗组(AH-plus组),每组各35例.对比两组充填根管下1/3操作时间、根充后48h疼痛等级程度.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析两组根尖周病恢复情况,对比两治疗组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等指标变化及患牙松动度情况.治疗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估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i-MTA组平均操作时间及根充后48h疼痛程度均较AH-plus组降低(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i-MTA组各指标水平均较AH-plus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6个月,i-MTA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AH-plus组(7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生物陶瓷材料i-MTA应用于CAP根管治疗中可有效改善牙周病损情况,降低术后疼痛风险及患牙松动度,提高临床预后水平,其疗效优于AH-plus糊剂填充材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