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由膨胀率

自由膨胀率

自由膨胀率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4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64148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工程地质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西部探矿工程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4年全国工程勘察学术大会、2012年亚洲国际燃煤副产物-粉煤灰及副产石膏处理与利用技术大会、第十二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等;自由膨胀率的相关文献由67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柏林、毛忠良、江涛等。

自由膨胀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1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4148 占比:99.88%

总计:164347篇

自由膨胀率—发文趋势图

自由膨胀率

-研究学者

  • 刘柏林
  • 毛忠良
  • 江涛
  • 邓文庆
  • 邢文宝
  • 郑林春
  • 陶玉洋
  • 何廷树
  • 张圣菊
  • 王永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亮亮; 王照腾; 杨默涵; 岳建朋; 赵雷雷; 赵大勇
    • 摘要: 以河南平顶山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土工试验,研究膨胀土颗粒粒径范围对自由膨胀率的影响;按照等质量原则将各粒径范围土混合后制取试样,研究了其在无上覆荷载、不同上覆荷载条件下的膨胀变形发展规律,以及试验后土体物性指标随上覆荷载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膨胀土粉碎过筛后颗粒粒径大小对自由膨胀率具有显著影响,最大相差可达2.3倍;无上覆荷载作用时,膨胀土膨胀率随浸水时间呈现明显的折线型增长规律,而在有上覆荷载作用时则转变为对数型曲线型增长模式。膨胀稳定后,土体含水率及其相对增量均呈现负对数型减小,而密实度则随上覆荷载的增加呈现正对数型逐渐增大。
    • 王亮亮; 王照腾; 丁志平; 林宇亮; 雷小芹; 柳志军
    • 摘要: 因现行土工试验标准对自由膨胀率试验方法的细节规定存在不足,导致相同土样的试验结果存在影响土体膨胀等级评定的波动性问题,为此,本文进行了系列土工试验,发现土样初始温度的变化对粒径小于0.075 mm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具有较明显的影响。自由膨胀率随着土颗粒粒径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大幅度逐级减小。原状膨胀土自由膨胀率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并最终逐渐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
    • 王振华
    • 摘要: 研究了掺加氧化镁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在不用养护条件下的强度、耐久性及自由膨胀率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养护时,合适的氧化镁膨胀剂掺量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影响不明显,但可以明显补偿混凝土的收缩;高温养护时,水泥和氧化镁的水化速率加快,但由于受到扩散速率的控制,水化产物分布不均匀,导致浆体空隙率增大,从而引起混凝土强度和膨胀量有明显的回落,且耐久性能劣化;采用温度匹配养护可以在加快水泥和氧化镁膨胀剂水化速率同时,减小扩散速率对水化产物形貌和分布的影响,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回落、耐久性劣化及膨胀量回落现象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 乔建刚; 王敏
    • 摘要: 为降低红黏土自由膨胀率,改善其力学性能,利用石灰和聚乙烯醇作为改良剂,分析其分别添加及混合添加时对红黏土自由膨胀率的影响,建立改良剂综合作用模型,并研究改良剂干湿循环次数对自由膨胀率的影响,对比了改良前后红黏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石灰∶聚乙烯醇=4%∶1.6%(质量分数)时红黏土自由膨胀率稳定至37%;化学改良剂干湿循环3次后,红黏土自由膨胀率稳定到最低值36.33%;经改良后红黏土塑性指数降低,抗剪强度增大,由改良前的弱膨胀土变为非膨胀土,改良效果较好。
    • 刘浩林; 李丹; 胡波; 程展林
    • 摘要: 为了探究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改良膨胀土膨胀特性的效果和作用机理,利用产脲酶菌CGMCC 1.3687,开展了MICP拌和法处理膨胀土的膨胀特性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液配比和Ca^(2+)浓度对MICP拌和法处理膨胀土自由膨胀率、无荷膨胀率、CaCO_(3)百分生成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揭示了MICP改良膨胀土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经MICP拌和法处理后,膨胀土的膨胀特性得到显著改善;当反应液配比为1∶1、Ca^(2+)浓度为2.0 mol/L时,膨胀土自由膨胀率最大降低了44.4%;当反应液配比为1∶3、Ca^(2+)浓度为2.0 mol/L时,体膨胀率减小了92.2%,膨胀含水率降低了24.9%。MICP技术通过胶结土颗粒、充填土体孔隙和离子置换作用,降低膨胀土颗粒的亲水性,减小土颗粒间的排斥作用,减弱膨胀土的膨胀势。研究成果验证了基于MICP技术拌和法改良膨胀土膨胀特性的可行性。
    • 冯红春; 杨通
    • 摘要: 为研究边坡泥岩的膨胀特性,文章对不同含水率的泥岩试样的膨胀力和自由膨胀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泥岩的膨胀力为8.8~33.8kPa;径向和轴向的自由膨胀率范围分别为0.78%~2.01%和0.14%~0.51%;当泥岩的膨胀力较小时,试样出现泥化现象并有新裂隙产生;当膨胀力较大时,试样有明显的崩解趋势;轴向膨胀率与膨胀力之间存在正线性关系;当试样含水率增加,泥岩的膨胀力不断减小。试验结果为膨胀性软岩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滑坡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 邱钦元
    • 摘要: 为研究干湿循环下石灰改良膨胀土特性,进行了击实试验、自由膨胀率试验、裂隙发育试验及固结快剪试验.结果表明:随石灰含量增加改良膨胀土自由膨胀率显著降低,干湿循环条件下,石灰掺量为3%时出现细微裂隙且表面脱落,5%时未出现可见裂隙,表面局部脱落,7%时未产生明显裂隙;内摩擦角和黏聚力随石灰含量增加而增大,干湿循环过程中内摩擦角基本保持不变,而黏聚力在第一次干湿循环后降低35%,后续基本保持不变,根据现场施工和经济性,建议石灰掺量宜选5%.
    • 周苏华; 周帅康; 张运强; 聂志红; 雷瑜
    • 摘要: 膨胀土的胀缩等级判定对膨胀土地区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模型的膨胀土胀缩等级预测方法.基于肯尼亚"蒙内铁路"沿线膨胀土的土工试验数据,以土体自由膨胀率作为预测目标,构建了包含两种不同预测指标体系的膨胀土胀缩等级预测模型.模型Ⅰ以液限、塑限、塑性指数、3种不同粒径的颗粒含量(<0.075、0.075~0.25、0.25~0.5)、土的类型为输入参数,模型II以液限、塑限、塑性指数、粒径<0.075的颗粒含量、土的类型为预测参数.两个模型在预测时采用Linear、Polynomial、RBF和Sigmoid核函数进行训练.结果表明:(1)当预测采样次数达到1000次时,训练模型均趋于稳定;(2)整体而言,模型Ⅰ的预测精度要优于模型Ⅱ,模型Ⅰ中采用RBF核函数建立的模型给出了最高准确率86.6%,其次为Linear核函数(准确率82.9%)和Sigmoid和函数(准确率75.1%).模型Ⅱ中采用RBF核函数建立的模型给出了最高准确率77.4%,其次为Linear核函数(准确率74.3%)和Sigmoid和函数(准确率72.9%);(3)采用Linear函数、Sigmoid函数和RBF函数作为核函数模型对44组未知胀缩等级的土样预测时,模型Ⅰ中三者预测结果相同的数量占比为73%,其余组土样的预测胀缩等级相同或相邻,不存在"越级"现象,模型Ⅱ中三者预测结果相同的数量占比为68%,不存在"越级"现象.最后,通过与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对比,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肯尼亚等类似地区工程建设中膨胀土的胀缩等级预测和处理提供依据.
    • 吴燕开; 苗盛瑶; 李鑫; 王浩; 曹玉鹏; 胡兴涛
    • 摘要: 膨胀土遇水膨胀失水收缩,是一种不良的工程地质土体.本文采用水泥、钢渣粉和NaOH改良膨胀土,对其经受不同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的冻融循环试验,并将冻融试验后的改良膨胀土及未改良膨胀土进行体积、自由膨胀率、无侧限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同时进行微观电镜扫描分析,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钢渣粉水泥改良膨胀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改良后的膨胀土与未改良膨胀土相比,体积变化率明显降低.随养护龄期的增长,改良后的膨胀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体积膨胀变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体积变化率趋于平稳,自由膨胀率降低.冻融循环作用下,钢渣粉水泥改良膨胀土(ES-SSP-C)试样的无荷膨胀率较低,改良后的膨胀土较未改良膨胀土具有较好的抗膨胀性能,掺NaOH活性激发剂的钢渣粉水泥改良膨胀土(ES-SSP-C-SH)抗膨胀性能效果最为明显.
    • 付静
    • 摘要: 通过超细粉煤灰水泥对膨胀土进行改良,研究了不同掺量超细粉煤灰水泥对膨胀土击实性能、自由膨胀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发剂NaOH 一定时,随着超细粉煤掺量的增加,膨胀土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优含水量逐渐降低;超细粉煤灰水泥的掺入可以有效改善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当超细粉煤灰水泥掺量为12%时,与素膨胀土相比,其自由膨胀率降低了 83.06%,而养护龄期对自由膨胀率几乎没有影响.当超细粉煤灰水泥掺量为12%时,其膨胀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掺量超过12%之后,其抗压强度有所降低.随着超细粉煤灰水泥掺量的增加,膨胀土的三轴抗剪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建议超细粉煤灰水泥合理掺量为12%.试验研究成果可为改良膨胀土工程性质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