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0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4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4990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实用中医药杂志、中国民间疗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4年度学术会议暨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等;腰背肌筋膜炎的相关文献由63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强、李小英、于世超等。

腰背肌筋膜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4 占比:5.19%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38%

专利文献>

论文:4990 占比:94.44%

总计:5284篇

腰背肌筋膜炎—发文趋势图

腰背肌筋膜炎

-研究学者

  • 刘强
  • 李小英
  • 于世超
  • 侯艳红
  • 刘尹丽
  • 刘维
  • 吴铅谈
  • 和玉英
  • 夏艺航
  • 庞贞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婉敏; 彭小文; 张琳; 罗丽芳; 何俊毅; 黄青锋
    • 摘要: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用温针治疗,治疗组用内热针治疗。结果:治疗7d和14d,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变区域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能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 胡博浩; 陈平波
    • 摘要: 腰背肌筋膜炎,又名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腰背肌纤维炎等,是指因患者长期处于阴冷潮湿的生活环境或因劳累,引发的腰背部肌肉组织、筋膜损伤及水肿,引起的腰背部弥漫性疼痛临床表现,本病多为临床多发常见疾病,但常常因不易引起重视而延误病情,导致疾病迁延不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进步,人们产生了诸多不良生活的习惯如久坐等,导致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该病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外治疗法为医生使用药物或器具藉由体外进行治疗疾病的方法。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关于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文献层出不穷,本文目的为通过分析近年来中西医外治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方面的文献做一综述。
    • 程连顺; 张静
    • 摘要: 目的观察齐刺配合烧针柄法对于腰背肌筋膜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发作期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分别予齐刺联合烧针柄法以及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定,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刺联合烧针柄法对于急性发作期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疼痛的症状及腰背部功能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疗效确切。
    • 王立华; 马惠昇; 穆静; 宋斐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后行推筋散结刮痧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5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诊治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后行推筋散结刮痧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疼痛(VA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下腰部功能评分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后行推筋散结刮痧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轻疼痛,降低功能障碍评分,促进下腰功能障碍恢复,不增加不良反应,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 徐桂华; 许建军; 刘学荣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何氏药物铺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LB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3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治未病科收治的108例LB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何氏药物铺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85.19%)(χ^(2)=3.967,P0.05)。结论:针刺联合何氏药物铺灸治疗LBM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机体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屠殿奇; 李家明; 刘春莲; 张艳婷
    • 摘要: 目的:探究在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中应用肌骨超声精准引导针刀疗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方式展开此次研究,选取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8月—2021年5月收治的66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刀治疗,观察组采用肌骨超声引导针刀疗法;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较低,生活质量、日常活动量以及舒适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精准引导针刀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 陈爱菊; 解洪刚
    • 摘要: 目的:腰背肌筋膜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劳损性疾病,西医治疗此病易反复,采用传统的针灸疗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临床常用的温针灸疗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施灸面积也比较局限,故泰安市中医医院推拿科针对此问题对传统温针灸进行改良,为中医外治法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更好的思路。方法:应用集热灸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结果:集热灸疗法相比于传统温针灸疗法热力更强、施灸范围更广、操作更方便安全。结论:采用集热灸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更加安全有效。
    • 田昀昊; 董宝强; 富昱; 林星星; 王成龙
    • 摘要: 腰背肌筋膜炎属于中医经筋病范畴,腰部结筋病灶点的病理嵌顿是腰部筋伤的病理表现。笔者基于经筋理论探讨腰背肌筋膜炎的病因病机,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探讨经筋理论指导下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施术部位及手法特点,以期为临床上应用经筋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提供有益指导。
    • 侯安齐; 王正
    • 摘要: 目的:明确棍点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膏药外敷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效果,为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5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外敷消痛贴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上加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收集并分析治疗前和治疗10天后患者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ODI功能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方案总有效率(88.0%)胜于对照组(72.0%)(P<0.05),2组患者的VAS评分、ODI功能指数评分均比未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各项评分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该方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曲新军; 茅丽丹; 刘彬彬
    • 摘要: 目的探讨循经远取动法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在轻中度腰背肌筋膜炎(LB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某特勤疗养中心骨关节康复科收治的轻中度LBM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循经远取动法,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1.34±0.3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7.63±2.16)分低于对照组(2.49±0.54)分、(16.52±4.14)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期间未出现断针、滞针现象。结论在LBM患者中采用循经远取动法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效果确切,利于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功能障碍,且安全性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