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部感染
脐部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儿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4782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母婴世界、基层医学论坛、护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5届世界养生大会、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等;脐部感染的相关文献由361位作者贡献,包括楼华英、沈萍、冯京敏等。
脐部感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4782篇
占比:99.74%
总计:85004篇
脐部感染
-研究学者
- 楼华英
- 沈萍
- 冯京敏
- 刘霞
- 吴爱华
- 周秀燕
- 宋红
- 张双德
- 张清宇
- 张璟
- 明文娟
- 朱园香
- 朱晨霞
- 李伟芳
- 李文丽
- 梅吉英
- 楼青苗
- 熊烨
- 王燕霞
- 田儒群
- 罗丽华
- 苏伟
- 薛菊兰
- 赵彩霞
- 赵琴
- 陈燕
- 一知
- 丁瑞国
- 万俊
- 丘婉兰1
- 严培芝
- 于叶
- 仇君
- 付冬梅
- 仲伟丽
- 仲孝琴
- 任胜巧
- 何丽娟
- 何建平
- 何红燕
- 何群
- 佘珊珊
- 侯坤
- 侯婧
- 全银姬
- 冯战立
- 冯海云
- 冯琳
- 冼肖媚
- 刁琴凤1
-
-
杨芳菲
-
-
摘要:
目的:探索新生儿脐部感染危险因素及二次断脐预防脐部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10名未进行二次断脐处理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汇总可能影响影响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结合分析结果探析针对性护理对策。另外随机选取58名二次断脐新生儿为观察组,42名未二次断脐新生儿为对照组,对照组依据调查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二次断脐处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脐带脱落时间和脐部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二次断脐预防脐部感染的应用效果。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结果显示:结扎高度、脐带残端长度、脐带直径、脐带贴卫生及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是影响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脐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相关危险因素影响,并可通过二次断脐方式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率。
-
-
李绮雯
-
-
摘要:
目的 研究电子宣教平台对早期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效果及对家属认知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接收的57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n=286)和对照组(n=286),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电子宣教平台护理干预,对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家属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 观察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家属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对早期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采用电子宣教平台效果显著,可以避免脐部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家属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
曹晓宽;
毛雪;
邹远霞;
李润;
叶晓秀;
李贵平;
姚诗晗;
刘正希;
王欢;
周慧;
周波
-
-
摘要:
目的:分析并比较对早产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时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置管深度的效果及对其脐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进行脐静脉置管的6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对两组早产儿均进行脐静脉置管.在对观察组早产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时采用体尺法计算其置管的深度,在对对照组早产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时采用体重法计算其置管的深度,然后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的比率和置管深度的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早产儿,置管后其脐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时,与采用体重法计算其置管的深度相比,采用体尺法计算其置管深度的效果更佳,能提高其一次性置管成功的比率和置管深度的符合率,降低置管后其脐部感染的发生率.
-
-
朱园香;
周秀燕;
明文娟
-
-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出生的120例新生儿病历资料,随机分组(每组样本容量数据共计6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的脐带包扎,实验组从新生儿出生第二天,以75%的酒精擦拭残端及脐周皮肤,对比两组脐部出血率、脐部感染率、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家属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脐部出血率(3.33%)、脐部感染率(0)均明显低于参照组(25.00%、16.67%),实验组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实验组家属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8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新生儿出生第二天,以75%的酒精擦拭残端及脐周皮肤,可有效预防脐部出血、感染,缩短脐部愈合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借鉴.
-
-
朱园香;
周秀燕;
明文娟
-
-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出生的120例新生儿病历资料,随机分组(每组样本容量数据共计6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的脐带包扎,实验组从新生儿出生第二天,以75%的酒精擦拭残端及脐周皮肤,对比两组脐部出血率、脐部感染率、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脐部出血率(3.33%)、脐部感染率(0)均明显低于参照组(25.00%、16.67%),实验组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实验组家属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8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新生儿出生第二天,以75%的酒精擦拭残端及脐周皮肤,可有效预防脐部出血、感染,缩短脐部愈合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借鉴.
-
-
臧婷婷
-
-
摘要:
目的 对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预防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 在本院收治的新生儿中选取研究对象,入组新生儿例数为62例,将其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例数均为31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与脐周皮损发生率、脐部脱落时间、家属满意度展开统计对比.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脐周皮损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展开比较,研究组新生儿脐部脱落时间更短、家属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新生儿护理干预相比,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的脐部感染、脐周皮损预防效果更为显著,同时也能够缩短脐部脱落时间,家属满意度更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