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油墨
胶印油墨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604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1388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中国包装、印刷工业、广东印刷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1年中马油脂化工研讨会、2010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暨包装动力学专委会成立20周年大会等;胶印油墨的相关文献由715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国蓬、徐明克、永沼孝介等。
胶印油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388篇
占比:99.40%
总计:31578篇
胶印油墨
-研究学者
- 吴国蓬
- 徐明克
- 永沼孝介
- 徐晓花
- 裴大伟
- 元绍波
- 吕伟
- 朱燕兴
- 李建昆
- 沈希军
- 陈可亮
- 不公告发明人
- 徐天平
- 王银磊
- 卫国
- 沙济洪
- 潮建平
- 陈可夏
- 陈斌
- 黄时舫
- 周金泉
- 沈斌
- 焦鑫
- 肖学俊
- 谭慈源
- 陈宁
- 马立胜
- 丁艳丽
- 伍雪芬
- 刘东
- 包勇
- 吴成英
- 唐雪平
- 姚成
- 姜德皇
- 姜海红
- 孟庆飞
- 张和庆
- 张顺帆
- 拉马塞米·克里希南
- 李伟
- 李善保
- 李青
- 杜欣
- 杨小艳
- 沈届秋
- 王小妹
- 王景泉
- 谢锡藩
- 邵小保
-
-
陈宁;
张钟;
杨卫平
-
-
摘要:
近年来,烟包印刷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等离散型精益制造的形态。在产品印刷过程中,由于工艺、设备及材料的限制,印刷工序增多,物料状态复杂,尤其是油墨材料批次更为复杂,使印刷企业胶印车间现场管理的难度远高于一般制造企业。
-
-
王秋菊;
郭群;
周腾飞;
汤伟冲;
高健
-
-
摘要:
紫外荧光防伪油墨是在油墨中加入可见荧光化合物而制成,其应用紫外光(200~400nm)照射可激发出可见光(400~800nm)。作为防伪印刷行业常用的一种油墨,其具有易辩识、防伪效果美观等优点。市面上较为常见的紫外荧光防伪油墨应用有人民币、纪念券、发票以及防伪标签等票据、标签上的防伪图案。与普通胶印油墨相比,紫外荧光防伪油墨因成分特殊,在胶印生产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
华经
-
-
摘要:
一、油墨产业概述1.分类状况油墨是一种由连结料、色料和助剂等组成的用于印刷的黏性胶状流体,按照应用场景的不同,油墨材料可分为印刷行业油墨和电子行业油墨。其中,按照印刷方式,印刷油墨分为凹印油墨、胶印油墨、柔印油墨、网印油墨和特种油墨,主要应用于各类别印刷物和塑料陶瓷等;电子油墨分为PCB油墨和特种功能性油墨,主要应用于PCB板、金属材料和塑胶材料精密加工、LED背光等。
-
-
-
-
王璐瑶;
冉锐敏;
何宾宾;
何淑蹇;
陈赛艳;
王彩霞;
冀俊杰
-
-
摘要:
本实验研究了大豆油基油墨配方对油墨性能的影响.在大豆油基树脂中添加不同质量的大豆油基溶剂和颜料分别配制油墨,测试油墨的黏度、流动度、光泽度、细度及颜色,以考察溶剂含量、颜料含量对油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大豆油基树脂的质量为30 g,大豆油基溶剂的质量为5.29 g,颜料为4.0 g,即溶剂质量分数为13.46%,颜料质量分数为10.18%时,制得的油墨黏度为963.6 mPa·s,流动度为28 mm,光泽度为10.6%,油墨细度为40 μm,油墨与标准黑色油墨的色差为7.47,符合胶印油墨的国家标准.该油墨中大豆油基树脂质量分数高达76.36%,超过了环保型大豆油墨对大豆油质量分数(50%)的要求.
-
-
梁嘉烜
-
-
摘要:
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吗?无须收拾行囊.打开中国护照,让你足不出户即可尽览秀美江山。中国电子普通护照在设计上采用“辉煌中国”为主题的图案元素,展现了我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景点。常光下,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蔚为壮观的兵马俑和风景如画的日月潭等通过胶印油墨跃然纸上;紫外光下,庄严的天安门、繁华的外滩和迷人的维多利亚港等通过荧光油墨熠熠生辉。
-
-
-
-
-
摘要:
2021年9月5日,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印工协”)牵头组织制定的《胶印油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清洗剂》团体标准送审稿审查会在北京召开,来自行业评审专家、起草组专家、起草单位代表等相关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印工协理事长助理吴文增主持。在介绍与会专家和代表后,他对审查会议提出要求:希望评审专家、会议代表及标准编写人员本着“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认真对标准送审稿进行评议、审查,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共同圆满完成会议任务。
-
-
-
-
蒋文燕;
王志宏
- 《2010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本文在标准印刷条件下,对胶印油墨的最佳印刷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建立了相对反差与实地密度的关系曲线,求出了最佳的实地密度和相对反差值。然后对在最佳密度下获得的初始TVI曲线进行了网点增大补偿,获得了理想的阶调复制效果。结果表明,这种确定油墨最佳印刷参数的方法是可行的。本研究对印刷企业有一定的生产指导意义,可用于研究油墨与纸张的印刷性能,优化印刷参数,提高印刷质量,并为企业实施规范化的过程管理提供基本的思路。
-
-
王娜;
魏先福;
贾晓雪;
倪平秀;
顾灵雅
- 《2010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胶印油墨的流变性与其印刷适性有着密切联系,撤黏剂、调墨油是调整油墨黏性和黏度的常用材料。为了研究胶印油墨黏性及黏度的变化对油墨流变性的影响,本文分别用撤黏剂和调墨油调整油墨的黏性和黏度,探讨了撤黏剂和调墨油用量对黏性值和黏度的影响,并考察了黏性、黏度的变化对油墨流变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撤黏剂用量的增加,油墨黏性下降的同时,黏度也出现下降趋势;随着调墨油用量的增加,油墨黏度下降的同时,黏性值也会下降。说明撤黏剂和调墨油均会同时改变油墨的黏性和黏度,但改变的程度有所不同,撤黏剂和调墨油的用量对油墨的触变性、动态黏弹性等流变学参数也有一定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