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茎
主茎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0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专利文献26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致富天地、科技致富向导、花卉等;
主茎的相关文献由36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金坡、刘唐兴、周汉良等。
主茎
-研究学者
- 张金坡
- 刘唐兴
- 周汉良
- 官春云
- 党建友
- 张定一
- 张彦
- 张晶
- 李斌
- 沈晓晨
- 王姝言
- 王姣爱
- 王玉珍
- 石屹
- 程洪花
- 许娜
- 丘立杭
- 于磊
- 任妮
- 余宏章
- 刘军
- 刘斌
- 刘超
- 卢星高
- 吴建明
- 周慧文
- 周玲莉
- 孙国君
- 孙长青
- 宋健
- 岳延滨
- 张兵园
- 张存岭
- 张文举
- 张春凤
- 张立洲
- 张荣华
- 张贺
- 彭志良
- 易中懿
- 李宏宇
- 李聪
- 李莉婕
- 李裕荣
- 李阳
- 杜沙沙
- 林凤书
- 毛光辉
- 汪琳
- 沙红
-
-
李艳燕;
赵彩桐;
齐阳阳;
刘明;
张书瑞;
刘志华;
李文滨;
姜振峰
-
-
摘要:
为明确大豆节间木质素积累规律,深入理解木质素积累与大豆植株抗倒伏间的关系,进而为调控大豆植株表型和抗倒伏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有限生长习性品种Charleston,按照20,35株/m^(2)的2种密度种植桶栽大豆,在2种不同密度下测定主茎的木质素含量,分析Charleston主茎第3节间的细胞伸长区(EZ)和次生细胞壁成熟区(MZ)木质素含量、在木质素合成过程中的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苯丙氨酸转氨酶(PAL)、肉桂酸脱氢酶(CAD)等关键酶活性以及对应基因的表达量。手工切片及分光光度计测定的结果表明,大豆主茎木质素含量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逐渐增加。低密度处理主茎中的木质素含量高于高密度。无论是高密度还是低密度处理,单一节间(茎3)木质素含量均为MZ>EZ;低密度处理茎中4CL、PAL、CAD的活性高于高密度处理。2个密度处理下茎中4CL、PAL、CAD活性变化规律较为一致,与基因表达结果相符合。大豆植株主茎中木质素含量受到木质素合成途径中的多种酶调控。木质素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多以基因家族形式存在,同一基因家族中的酶基因在同一物种植株的相同部位表达存在差异,同一基因在同一物种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也不尽相同。
-
-
-
王晓萌;
刘继坤;
石屹;
周蕾;
马兴华;
张彦;
孙延国;
吴元华;
许娜
-
-
摘要:
为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烟草主茎形态结构及茎中化学成分运输、贮存的影响,以烤烟品种NC55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不同种植密度,对单株生物量、主茎形态结构、大量元素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处理降低了烟株各器官尤其是叶片的生物量,烟株茎围为4.28~7.55 cm,节距为1.41~6.13 cm,低密度处理的茎围为4.83~10.00 cm,节距为1.26~4.95 cm.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自顶部向下主茎中氮磷钾含量呈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低密度处理显著增加了主茎皮层和髓中全氮、全磷的含量,降低了下部髓中全钾的含量.低密度处理增加了皮层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而降低其在髓中含量.低密度处理增加了主茎中全氮、全磷的运输贮存,增加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减少其贮存.种植密度通过改变主茎形态结构与器官占比等改变了主茎中大量元素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与贮存能力,是调整烟草源-流-库关系的重要手段.
-
-
赵文超;
杜明伟;
黎芳;
田晓莉;
李召虎
-
-
摘要:
缩节安(1,1-dimethyl piperidinium chloride,DPC)是棉花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其调控棉花茎枝生长的定位定量效应尚缺乏系统的量化研究.本研究2013—2014年在田间条件下分别于棉花现蕾期、盛蕾期后、盛花期前、盛花期后和打顶后单次应用不同剂量的DPC,测量了DPC作用有效期内的棉花株高和主茎生长速率,探究了所有主茎节间及所有果节对DPC的响应.结果表明,DPC处理对棉花主茎节间的影响范围为N节(应用DPC时的主茎节)以下1~4个和N节以上0~6个(打顶条件下),对果枝的影响范围为N节以下1~11个和N节以上0~5个,其中N节以下果枝受影响的果节多于N节以上果枝.将盛蕾期后和盛花期前2次应用DPC的效应叠加,其影响范围几乎可以覆盖全部主茎节间(果枝始节以上)和全部果节.DPC应用剂量与其作用强度并不总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DPC的定位定量效应除了与应用时间和剂量有关,还受到温度、降水等环境条件和棉株生物量、源库关系的影响.
-
-
王田利1
-
-
摘要:
秦艽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苗期叶片长卵圆形,对生,随生长逐渐变长成披针形,生长期株高30~40cm,无明显主茎,有根生叶和茎生叶两种。根生叶较大,长达30cm,宽3~4cm,叶片平滑无毛,主叶脉5条,叶色绿;茎生叶较小,3~4对,对生。
-
-
-
中国农业新闻网
-
-
摘要:
小麦播种后出现旺苗,容易遭受冻害,对越冬不利,因此要及早预防。1.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幼苗叶片细长,分蘖不足,主茎和部分大蘖冬前就进入二棱期。这类麦苗往往前旺后弱,应抑制其主茎和大蘖生长,控制徒长.
-
-
余宏章
-
-
摘要:
每年的6-7月,正当夏播玉米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时,常有大风暴雨突然来袭,不少大田的玉米遭致倒伏。其中倒伏有以下几种类别:一是有的玉米主茎呈不同角度的倾斜,有全倒的,有半倒的,当局部玉米遇到旋转风时,还会出现多角度交叉倾斜,这类倾斜称为主茎倒伏;二是有的玉米在大田中.
-
-
-
逄淑英
-
-
摘要:
从不同熟期春小麦品种主茎干物质积累特点入手,根据东北春小麦的生态布局和小麦产业发展的客观现实需求,大兴安岭沿麓春小麦主产区特殊生态环境需求,强筋小麦品种熟期结构要以早、中、晚熟期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原则,这个格局不但可以减少小麦主产区收获时躲过雨水过大的压力,提高产量和保证品质,同时还可以减少本地区收获期穗发芽对小麦经济价格的压力,以保证麦农的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