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培管理
肥培管理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1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32824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浙江柑橘、广东蚕业、广西蚕业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蚕学会暨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现代栽桑养蚕学术研讨会、2009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茶业国际高峰论坛等;肥培管理的相关文献由20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泽林、宋友全、罗勇等。
肥培管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2824篇
占比:99.96%
总计:332966篇
肥培管理
-研究学者
- 王泽林
- 宋友全
- 罗勇
- 陈爱美
- 陈继久
- 刘家隆
- 叶正梅
- 唐元华
- 夏德梅
- 尹遵伟
- 李强
- 杨代富
- 熊志强
- 蒙庆裕
- 许恩远
- 陆恩惠
- 万成功
- 于兆红
- 任杰群
- 何光普
- 何卫中
- 何海灿
- 何长修
- 余书平
- 关燕如
- 农朝志
- 冯跃平
- 凌光汉
- 刘丽华
- 刘在汉
- 刘新国
- 刘西瑜
- 刘金芳
- 叶乃兴
- 叶楚华
- 叶良金
- 吕富荣
- 吕志周
- 吕沛华
- 吕金莲
- 启军
- 吴开明
- 吴洪丽
- 吴礼友
- 周义奎
- 周志良
- 周爕惠
- 周理飞
- 周竹定
- 周美琴
-
-
-
-
摘要:
养过黑松的人都知道,切芽的大前提是肥培管理。一系列的切芽操作,给树体带来很大的负担,如果不适时添加足够营养的话,就会严重影响树体健康。黑松的肥培管理要点是:放置在日照和通风良好的地方,水肥充足,根部要保持其健康。而要维持根部的健康,关键是进行翻盆换土。换句话说,翻盆换土和肥培管理,是提升切芽效果不可缺少的操作。
-
-
曲都;
杜鸿;
刘西瑜;
徐升东;
宋荣华;
李刚
-
-
摘要:
过去桑树主要是采叶养蚕,结茧抽丝,近些年来,桑果作为原料亦可酿酒和制药,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桑叶和桑果分属于桑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器官,生理基础不同,营养需求亦不同,所以在桑树品种选择、栽植形式、肥培管理上亦存在较大差异.
-
-
-
-
邓力强
-
-
摘要:
前言随着农村空心化程度加剧,农村剩余有效劳动力逐年减少,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和积极性严重不足,县域农业经济增长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口。茶叶种植是一个低风险、低投入、低劳动强度、高收益、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的种植项目,它很好地契合了当前农业经济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符合马边当前农村基本情况。茶叶作为一个国家性的大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有大波动和衰
-
-
宋友全
-
-
摘要:
本文概述了肥培管理与桑叶产、质量的关系,同时介绍了种茧育春伐桑园省力化施肥技术,在尽可能保证N:P205:K2O为10:5:5的基础上,提出重施春肥,施足冬肥,追施夏、秋肥的肥培管理技术措施,用以提高春伐桑树的桑叶产、质量.
-
-
-
-
-
-
-
李强
- 《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茶业国际高峰论坛》
| 2009年
-
摘要:
本文通过手采茶成本、机采茶成本、消费者认可价格随时间变化的三条曲线,对名茶、优质茶、出口茶未来采摘问题的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认为对机采的实现不应理解为由于高效率、低价格的某一机型采茶机最终研制成功,更可能的情况是手采成本的快速上升而造成的倒逼机制;从手采到机采不仅仅是采茶方式的改变,应看作包括肥培管理的茶叶耕作方式的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