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具
网具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826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农业经济、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13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淡水渔业、海洋渔业、齐鲁渔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2003海上航行安全专题研讨会等;网具的相关文献由1207位作者贡献,包括尹克华、石建高、陈雪忠等。
网具
-研究学者
- 尹克华
- 石建高
- 陈雪忠
- 吴孝顺
- 杨君德
- 王磊
- 王鲁民
- 张衡
- 徐东坡
- 李明智
- 朱清澄
- 李灵智
- 刘凯
- 刘永利
- 刘绍平
- 张勋
- 张敏莹
- 张洪亮
- 张衍栋
- 戴阳
- 段辛斌
- 汪登强
- 王学昉
- 花传祥
- 韩红宾
- 黄洪亮
- 宋伟华
- 张媛
- 徐国强
- 王明德
- 王荣泉
- 石桂华
- 袁红楼
- 陈大庆
- 马家志
- 万荣
- 乐国义
- 付晓
- 余欣繁
- 俞兆康
- 傅成仁
- 刘一霆
- 刘健
- 刘学会
- 刘宇翔
- 刘莉莉
- 刘鹰
- 化成君
- 吴常文
- 吴祖立
-
-
郭卓然;
冷天泽;
陆斗定;
戴鑫烽
-
-
摘要:
浮游植物拖网是海洋浮游植物调查的重要工具,不同网具可以导致不同的调查结果。为研究两种孔径网具对大洋浮游植物调查的影响,于2015年4~5月在西南印度洋分别用筛绢孔径为20和77μm的两种浮游生物网在多个站位进行浮游植物采样。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浮游植物鉴定,分析比较了两者浮游植物的物种数、细胞丰度、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种。结果表明,在相同采样站位,筛绢孔径为20μm网采样品鉴定得到的平均物种数、平均细胞丰度和平均物种丰富度分别是筛绢孔径为77μm网采样品的2.7、17和2倍,呈显著差异。但两种网采样品的平均多样性指数和平均均匀度指数都无显著差异。此外,筛绢孔径为20μm网采样品中有9种优势种,而筛绢孔径为77μm网采样品中有11种优势种,其中共同的优势种有6种。以上结果说明在寡.营养海域使用20μm孔径的网具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浮游植物信息。
-
-
左明;
刘志国;
张士华;
刘艳芬
-
-
摘要:
为了解莱州湾西岸近海捕捞渔船渔获物结构及经济指标的季节差异,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春季(3月和4月)和秋季(9月和10月)对莱州湾西岸近海捕捞渔船及渔获物结构进行了统计,并对产值、成本和经济效益等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的生产网具不同,分别为流刺网和拖网.在渔获物构成方面,口虾蛄均为各季节各渔获物种类中最高的种类.渔获物产量秋季高于春季,9月最高.春季各月份的渔获物产值高于秋季,口虾蛄性腺条件指数的季节差异价造成了价格的季节变动.在成本方面,人工工资、网具和油耗均占有一定比例,春季总成本高于秋季,其差别主要为网具差异造成,流刺网不能回收利用造成了春季总成本高.两个季节的经济效益无显著差异,9月份经济效益为各月份最高.针对渔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包括:加强渔船信息核准,及时更新和校正渔船关键信息;允许拖网限时捕捞;依托渔港建立健全渔获物统计报告体系,同时加强科学调查研究,健全渔业资源评估制度;开展最重要的经济种口虾蛄的人工繁育、增殖放流研究及推广应用等.
-
-
-
应锐;
蒋力;
尹芳敏;
黄建荣;
黎祖福;
王英永;
冯建祥
-
-
摘要:
为准确了解考洲洋的渔业资源状况,文章基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4个季节对考洲洋的刺网、地笼调查数据,对目前考洲洋的游泳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调查中共捕获经济物种93种,其中鱼类11目33科61种,占总物种数的64.52%;甲壳类2目6科33种,占总物种数的35.48%.鱼类以鲈形目(45.16%)和鲱形目(7.52%)居多,且绝大部分(96.7%)为暖水种.各季节渔获量变化明显,夏季最高,其次是春、秋、冬季,但四季的大部分个体体质量都在0~8 g和8~64 g 2个区间内.考洲洋的多样性指数值波动较大,物种丰富度(D)为0.81~3.63,Shannon-Wiener指数(H′)为0.81~2.03,均匀度指数(J′)为0.55~1.69.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站点间的D、H′、J′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考洲洋总体资源量较低,多样性水平季节变化较大,湾内资源空间分布较为均匀.
-
-
张玉荣
-
-
摘要:
2018年6月28日,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镇林岗村农民刘连超的"稻虾共作"基地,工人们正在将一网网小龙虾从水中打捞上来,鲜活的小龙虾不停地用钳子拉扯着网具,场面甚是喜人。刘连超介绍说:"老河口小龙虾十分畅销,我们基地的小龙虾3月份就上市了,每天都有周边地市和外省的经销商前来订购,40g左右的小龙虾60元/kg,50g以上100元/kg。
-
-
-
-
-
摘要:
11月20日讯,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周群兰副研究员、刘波研究员等发明的“一种池塘养殖虾类捕捞网具”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721438958.4。该发明针对在虾养殖过程中,捕捞虾进行观测检查易造成虾应激导致摄食减少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池塘养殖虾类捕捞网具。
-
-
辛建峰1;
张臣2
-
-
摘要:
为了解不同网具对长江不同江段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的选择性,本研究对1997年至2007年间长江干流宜宾、合江、木洞3个江段长鳍吻鮈的渔获物数据进行了整合与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保护长江干流长鳍吻鮈渔业资源。研究结果显示,三层流刺网在上述3个江段中的使用效果相对较好,渔获物以150 mm以上的较大成熟个体为主,占总量的70%以上;其它网具主要以较小资源补充群体为捕捞对象,这对长鳍吻鮈渔业资源的破坏较大。建议加强对长江干流的渔业管理,尽量避免使用围网、流刺网等对补充群体危害较大的网具,适当采取限捕和禁捕措施,以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
林楠;
程家骅;
姜亚洲;
袁兴伟;
陈渊戈;
李圣法;
胡芬
-
-
摘要:
为获得更为准确的数据,提高对长江口鱼类早期资源评估的准确度,本研究同时采用方形网(网口为1.0 m×2.0 m,网目1.0 mm,网衣长5.5 m)和标准网(网口为直径0.8 m圆形,网目0.5 mm,网衣长3.5 m)于2014年4-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采集仔稚鱼样本,分析比较这2种网具所采集仔稚鱼种类和数量差异,从而选择更适宜采集长江口水域仔稚鱼的采样网具.结果表明:①方形网采集到51种仔稚鱼,多于标准网的37种,两种网具的共有种类有34种,主要优势种组成没有明显差异;②4月,前弯曲期仔鱼较多,它们个体小,容易从网眼滤出,导致网目较小的标准网的样品平均密度高于方形网;③5-7月,方形网的样本平均密度高于标准网,但样本中仔稚鱼个体发育阶段组成有明显不同.标准网样本中前弯曲期仔鱼占多数,体形为细长形的日本鳀和缎虎鱼的前弯曲期仔鱼平均密度高于方形网;方形网样品中后弯曲期仔鱼占优势,小黄鱼、日本鳀和锻虎鱼等优势种的后弯曲期仔鱼平均密度均高于标准网.总体而言,方形网所采集仔稚鱼种类和数量的效果优于标准网;对于细长体形种类(如日本鳀),需结合不同网具以便采集到全部发育阶段个体,而体形较宽种类(如小黄鱼)可仅以方形网采集.
-
-
潘季康;
石桂华;
宋伟华;
陈志海;
马家志;
卢文
-
-
摘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渔业网具材料的发展历史和我国现代渔业网具材料应用的现状,并介绍了国内外高新网具材料的研究情况,指出高新合成材料在现代生态渔业中的必要性,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大力研究、推广高新网具材料并逐步实现其在现代渔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