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办法
编制办法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24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铁路运输、交通运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583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科技信息、化学工业、城市规划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中国公路学会公路规划分会2006年年会、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编制办法的相关文献由206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记者、汪光焘、代中军等。
编制办法
-研究学者
- 本刊记者
- 汪光焘
- 代中军
- 刘建章
- 朱祥伟
- 张仰尧
- 方可
- 朱志兵
- 李治虎
- 汪智耀
- 王芳
- 谢正军
- 赵延卫
- 金洪生
- 高雪磊
- 龙德刚
- 丁加明
- 丁加明1
- 丁毅
- 任刚
- 任涛
- 余延熙
- 俞真
- 傅立德
- 关鸿滨
- 冯克诚
- 刘倩
- 刘唯清
- 刘广黎
- 刘庆华
- 刘应德
- 刘彦彦
- 刘晓东
- 刘晓丽
- 刘景儒
- 刘筑贵
- 华世忠
- 卢月琴
- 吕鸿
- 吴丹
- 吴克俭
- 吴刘忠球
- 吴大星
- 吴恒
- 吴良镛
- 周尚洁
- 周祖铭
- 周章海
- 夏羽
- 奚宽武
-
-
-
-
摘要: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中石化联产发[2017]383号发布了《石油和化学工业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的出版通知。该编制办法是在不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发布的,作为行业指导性文件,服务于行业后评价工作。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投资[2014]2129号文,发布了修订的《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
-
-
-
-
摘要: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中石化联产发[2017]383号发布了《石油和化学工业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的出版通知。该编制办法是在不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发布的,作为行业指导性文件,服务于行业后评价工作。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投资[2014]2129号文,发布了修订的《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
-
-
-
刘倩
-
-
摘要:
为加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公路建设项目投资,2018 版《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自 2019 年 5 月 1 日正式实施。为更好的完成投资估算的编制工作,对 2018 版公路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进行简要分析。
-
-
-
-
-
高雪磊
-
-
摘要:
自2019年5月1日起,新版《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开始生效,结合在造价编制工作的实践和体会,对新旧两个版本的编制办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对比,列举出新旧两个版本的区别和变化.
-
-
马东岳
-
-
摘要:
通过对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的概念和基本原则进行介绍,结合我国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的现状情况,阐述了相关规划编制办法目前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希望对城市规划领域的发展有所帮助.
-
-
-
马军
- 《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07年
-
摘要:
城市设计是编制好城市规划的重要方法,新、老以不同的方式强调了城市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在执行新时要领会编制办法的本质所在,不应只关注表面文字的叙述.条文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城市设计内容要求的取消,只是对城市设计的要求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做好城市规划离不开城市设计的方法,而做好城市设计就需要很好地把握城市空间形成的机制.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成机制的分析,指出城市空间的形成,不仅有自然地理环境、历史环境、人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还有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影响.结合案例探讨了在新指导下的城市规划编制运用城市设计方法的实践,并对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实践过程中应把握的内容提出了一些建议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规划师不能仅仅考虑可见的影响城市空间形成因素,还要分析不可见的影响城市空间形成的深层因素.
-
-
奚宽武
- 《中国公路学会公路规划分会2006年年会》
| 2006年
-
摘要:
在对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发展过程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本文从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的内容入手,分析其存在的不完善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对编制办法进行有效地补充和完善.
-
-
彭敏学
- 《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06年
-
摘要:
在宏观发展政策环境下,新出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突出了公共政策的导向。文章指出了规划编制中的普遍问题,并分析了编制办法的若干转变。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规划编制办法公共政策效应发挥的若干约束条件。文章认为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作为城市规划实践工作的重要制度依据,面临承接上层政策导向和指导具体规划实践过程的双重责任。面对现时的城市发展需求,城市规划的编制必须在遵循上层制度结构的同时满足城市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文章最后指出,规划编制办法在设定公共政策属性的同时必须强化政策地方化解读的程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