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32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8篇、专利文献58231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医学信息、中国实用医药等;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文献由609位作者贡献,包括冯云生、李强盛、凌芳等。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8 占比:0.56%

专利文献>

论文:58231 占比:99.44%

总计:58559篇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发文趋势图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研究学者

  • 冯云生
  • 李强盛
  • 凌芳
  • 刘丽丽
  • 刘艳
  • 卢早霞
  • 吴艳青
  • 唐敬
  • 宋延峰
  • 张雯雯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清
    • 摘要: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促红素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用组和单用组,各34例。联用组应用阿托伐他汀+促红素治疗,单用组应用促红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胆碱酯酶(CHE)、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上臂肌围(MAMC)、体质量指数(BMI)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用组FBG、CHE、ALT、Cr水平分别为(5.94±0.74)mmol/L、(6.05±0.82)U/L、(12.72±1.14)U/L、(679.22±7.57)μmol/L,低于单用组的(6.53±0.85)mmol/L、(8.78±1.16)U/L、(14.25±2.06)U/L、(781.54±8.32)μmol/L,HGB、ALB水平分别为(99.15±6.48)、(42.26±4.12)g/L,高于单用组的(80.37±6.11)、(37.64±3.6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用组MAMC(24.84±0.97)cm、BMI(23.27±0.75)kg/m^(2)大于单用组的(22.94±0.85)cm、(22.86±0.67)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低于单用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促红素治疗,其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且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及肝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杨小辉; 陈楚楚; 陈亮
    • 摘要: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腹膜透析(PD)治疗对其肾功能、血压及空腹血糖(FP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控制血压、血糖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HD)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PD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压、FPG、肾功能指标水平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尿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显著少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PD治疗效果更好,可更有效地稳定其血压、血糖水平,保护残余肾功能,且安全性高。
    • 吴文政; 杨枫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收治的患有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透析前、透析后生化指标、肾功能指标、尿素清除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透析后,观察组白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观察组患者肌酐、尿素氮以及尿素清除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化指标,同时促进肾脏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张丽; 朱月萍; 冯志红; 田娜; 米光丽
    • 摘要: 目的比较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2个不同部位采血快速血糖值的差异,为制定血液透析过程中准确便捷的血糖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接受规律维持性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且临床状况稳定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1例,在患者血液透析治疗2 h后分别于体外循环输出端采样口和传统指端末梢2个部位采血,利用快速血糖仪监测血糖,比较2种不同部位采血所得血糖监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61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2种方法行血糖监测各220例次,体外循环输出端采样口采血所测得血糖值(8.679±3.395)mmol/L,指端末梢部位采血所测得血糖值(8.844±4.419)mmol/L,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结果表明,2个部位采血监测血糖结果一致;2个部位采血监测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血糖的监测,选择体外循环输出端采样口采血,此方法无创、无痛,能够提高患者血糖监测的依从性,可替代传统指端末梢采血。
    • 杜海波; 陈亚晖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以降血糖,并予以药物降压、饮食控制及改善循环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评分、胰岛素抵抗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HAMD、PQSI评分、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淀粉样蛋白A(SA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改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身体状况、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吕灵海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治疗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ES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HD组和串联组,每组30例。HD组给予HD治疗,串联组给予HP串联HD治疗。以12周为治疗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微炎症、营养状况、BMI指数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微炎症指标、营养指标优于治疗前,且串联组优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串联组高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N患者行HP串联HD治疗,能够促进机体微炎症状况减退,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 凌龄
    • 摘要: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09年8月-2020年7月在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22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健康行为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饮食、运动、用药、检查等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高血压、心律失常、低血压、低血糖、高血钾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服务态度、干预方式、应急能力等护理满意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唐超; 覃薪如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ESDN患者80例,结合患者意愿分为腹膜透析(PD)组及血液透析(HD)组,比较两组干预1年后的肾功能、1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两组血肌酐、尿素氮比较,P>0.05,PD组的总蛋白、血白蛋白低于HD组,P0.05.PD组的出血、内瘘阻塞、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低于HD组,腹膜炎发生率高于HD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ESDN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与血液透析相比更少发生出血、内瘘阻塞、心功能不全,但增加了腹膜炎的发生率,应结合患者病情确定透析方案.
    • 周鹏宇; 蒋婷婷
    •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H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HD组(40例,HD治疗)和PD组(40例,PD治疗).比较两组的尿毒症毒素清除效果、微炎症情况、营养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HD组的BUN、Scr水平及24 h尿量均低于PD组(P<0.05).治疗后,PD组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HD组(P<0.05).治疗后,PD组的ALB、TP、Hb水平均高于HD组(P<0.05).PD组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低于HD组(P<0.05).结论 HD和PD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各有优势,HD可更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PD对微炎症情况及营养状态改善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佳,临床可按需选择.
    • 安蕊娥; 张茜
    • 摘要: 目的 观察细节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4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细节护理),各70例.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透析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KDTA、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透析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