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极化
线极化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408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物理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5554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做人与处世、西部广播电视、中国传媒科技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0年全国场强激光物理会议、2017 年全国天线年会、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等;线极化的相关文献由97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身云、刘伟、季文涛等。
线极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554篇
占比:99.49%
总计:15634篇
线极化
-研究学者
- 王身云
- 刘伟
- 季文涛
- 桂万如
- 阮云国
- 陈士兵
- 韩国栋
- 刘晓
- 孙玲玲
- 杨国栋
- 杨虎
- 王鹏飞
- 罗国清
- 赵乾宏
- 邓庆勇
- 刘颜回
- 姜海玲
- 李昕桉
- 杜彪
- 牛传峰
- 王亚涛
- 耿京朝
- 邹火儿
- 余贤
- 冉立新
- 刘埇
- 刘庆想
- 叶德信
- 叶龙芳
- 周锦标
- 姜南
- 姜欣
- 宋长宏
- 张永顺
- 徐开达
- 朱江
- 杨军
- 杨国敏
- 林习良
- 武伟
- 洪伟
- 王振占
- 王新建
- 王欣
- 蒋博
- 郑楷
- 韦聪
- 万顺生
- 何晓川
- 冯贞国
-
-
-
袁一杰;
孙学宏
-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的极化可重构天线设计,由上层结构的圆弧切角矩形单元和下层结构的微带缝隙天线组成。通过采用机械方式旋转圆弧切角矩形单元结构,分析了超表面天线的极化可重构功能。设计的超表面天线能够在3.20~3.64 GHz内实现左旋圆极化、右旋圆极化和线极化三种极化方式,且可以相互转换。超表面天线在左旋和右旋圆极化状态的阻抗带宽为2.98~4.10 GHz,相对带宽达31.6%,轴比相对带宽达12.8%,辐射增益均大于6.8 dB;在线极化状态的相对带宽达17%以上,辐射增益均大于5.4 dB;圆极化和线极化的辐射效率均大于82%。通过对提出的超表面天线进行实物加工和测试,并对比仿真和实测结果,证明所提出的超表面天线具有较好的极化可重构功能。
-
-
汪竹;
罗燕;
寇家琪;
阮巍;
郝宏刚
-
-
摘要:
面向大带宽、高效率及小型化的极化转换器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款高效宽频带反射型超表面线极化转换器.基于极化转换机理分析,在"H"型和开口环结构基础上,完成了一款"H"型开口环与椭圆金属片叠加的超表面极化转换器设计.在开口环结构对角线方向将开口环连接起来,使其在对角连接线上产生强烈电磁谐振,并利用圆弧渐变结构,进一步提高极化转换效率,扩展带宽.研究结果表明,极化单元在9.7~22.3 GHz频段内可实现95%的高效宽带x-y线极化转换效率.同时,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等特点,可满足信息通信、测量以及成像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
-
-
-
摘要:
用纸做成的音箱虽然T-Book获奖无数,但也存在缺点,比如它只能在有限格式的单张纸中实现,制造过程复杂而费时。为此,他们做了针对性技术改进,首次实现了压电聚合物层的在线极化,且能对印刷功能层进行完整的在线过程监控,简化了生产工艺.因此,在此技术改进基础上,他们又发明了T-Paper,即在约4米长的纸上面内置有56个单独的扬声器,90%的成分为普通纸张,重量极轻仅150g.
-
-
张永亮;
方琴;
巫钊;
魏永峰
-
-
摘要:
提出了一种低剖面极化可重构超表面天线.天线由三部分组成:3×4金属矩形贴片阵列组成的超表面覆层、缝隙耦合天线和直流偏置控制电路.电路包括8个PIN二极管开关组成的四对开关(PIN1,PIN2,PIN3和PIN4)和直流偏置线,通过控制上述四对PIN开关的工作状态,天线可以在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三种极化状态之间转换.对天线样机进行了加工并给出了实测反射系数、实际增益、轴比和归一化辐射方向图,结果表明:天线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共享工作频带为4~5.4 GHz,-10 dB阻抗带宽为29.8%;3dB轴比带宽为8.3%,从4.6~5 GHz;各状态下的实测增益相差不大,其平均增益都大于5 dBi.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
-
-
-
-
-
田超;
田一涵
-
-
摘要:
均匀平面电磁波是无线通信、遥控遥测等无线信息工程中的传输媒介,是多种工程技术的核心环节.不同形式极化的电磁波场强矢量的时空关系,决定着平面电磁波的性质,在电磁波发射、接收、不同介质交界面处波的性质分析中,有着重要作用.对电磁波运动时,各种极化场量的时空机理这一根本关系,建立正确的概念,是充分发挥宏观电磁场(波)在工程技术中功能的前提.电磁波场矢量有其特定运动方式,线极化波场矢量并非随着时间上下起伏地运动,圆极化电磁波也不是随着时间滚动着前进.波动方程Emsin(ωt-βz)能够揭示电磁波运动的真实情况.通过对方程的数学分析,阐明了电磁波运动中极化场量的动、静分布,以及它们的时、空相互关系,为运动中极化场量的时空结构,在严格的数学基础上,展示了一个清晰的图像.
-
-
Na Kou;
寇娜;
Long Li;
李龙
- 《2013年全国天线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三种极化方式(分别是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可重构的新型圆环缝隙天线.通过在圆环缝隙外再蚀刻出四个矩形缝隙来获得极化可重构.在环形缝隙和矩形缝隙相交处加载两组(四个)PIN二极管,通过控制两组PIN二极管的通断,天线可以分别实现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
-
-
张声涛;
陈激
- 《2000年全国场强激光物理会议》
| 2000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各种条件下双色激光场的电子-原子氢的辅助弹性碰撞,我们考虑了圆极化和线极化两种激光场,以及激光场的极化方向与入射电子动量平行和垂直两种位型.计算结果光场的极化与位型,散射角以及频率比等对于双色激光场的相位相干有着相当的影响.
-
-
-
阮望;
王勇;
丁耀根;
阮存军
- 《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本文基于HFSS软件,对Ka波段模式变换链进行了三维仿真设计,获得了该模式变换链的几何结构参数,并对其模式变换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的Ka波段模式变换链,工作频率35GHz,带宽2 GHz,驻波比(VSWR)在1.06-1.08之间,变换效率达到44%左右,满足设计要求。
-
-
阮望;
王勇;
丁耀根;
阮存军
- 《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本文基于HFSS软件,对Ka波段模式变换链进行了三维仿真设计,获得了该模式变换链的几何结构参数,并对其模式变换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的Ka波段模式变换链,工作频率35GHz,带宽2 GHz,驻波比(VSWR)在1.06-1.08之间,变换效率达到44%左右,满足设计要求。
-
-
阮望;
王勇;
丁耀根;
阮存军
- 《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本文基于HFSS软件,对Ka波段模式变换链进行了三维仿真设计,获得了该模式变换链的几何结构参数,并对其模式变换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的Ka波段模式变换链,工作频率35GHz,带宽2 GHz,驻波比(VSWR)在1.06-1.08之间,变换效率达到44%左右,满足设计要求。
-
-
阮望;
王勇;
丁耀根;
阮存军
- 《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本文基于HFSS软件,对Ka波段模式变换链进行了三维仿真设计,获得了该模式变换链的几何结构参数,并对其模式变换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的Ka波段模式变换链,工作频率35GHz,带宽2 GHz,驻波比(VSWR)在1.06-1.08之间,变换效率达到44%左右,满足设计要求。
-
-
阮望;
王勇;
丁耀根;
阮存军
- 《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本文基于HFSS软件,对Ka波段模式变换链进行了三维仿真设计,获得了该模式变换链的几何结构参数,并对其模式变换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的Ka波段模式变换链,工作频率35GHz,带宽2 GHz,驻波比(VSWR)在1.06-1.08之间,变换效率达到44%左右,满足设计要求。
-
-
阮望;
王勇;
丁耀根;
阮存军
- 《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本文基于HFSS软件,对Ka波段模式变换链进行了三维仿真设计,获得了该模式变换链的几何结构参数,并对其模式变换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的Ka波段模式变换链,工作频率35GHz,带宽2 GHz,驻波比(VSWR)在1.06-1.08之间,变换效率达到44%左右,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