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管
稳压管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227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5836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丽水学院学报、物理教学、煤炭科学技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6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等;稳压管的相关文献由29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禄彬、王水成、张玉颖等。
稳压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836篇
占比:99.14%
总计:15974篇
稳压管
-研究学者
- 张禄彬
- 王水成
- 张玉颖
- 袁建儿
- 不公告发明人
- 于文斌
- 何青连
- 余俊芳
- 刘君威
- 刘堃
- 周长荣
- 安永泉
- 崔丹丹
- 张宝怀
- 张瑞之
- 曾雪屏
- 朱占平
- 李永安
- 李洪艳
- 杨利君
- 杨涛
- 梁小斌
- 梁裕方
- 欧新华
- 洪灵
- 游佩武
- 焦国帅
- 王剑峰
- 王毅
- 王申南
- 王跃林
- 禹健
- 罗泳平
- 胡蜀秋
- 莫恩
- 裘立强
- 郑玉科
- 陈学良
- 须国忠
- 高飞
- 齐正林
- alfa
- Л.卡米尼尔
- 丁建国
- 丁永波
- 于国庆
- 任学锋
- 何书琴
- 余叶婧
- 俞喆
-
-
-
邬路杰
-
-
摘要:
例1:一台先锋逐控电扇,上电后指示灯不亮,不开机。分析检修:拆机测量,发现电脑供电电路中的5V稳压管两端只有约2V的电压。该机(实物如图1所示)采用阻容降压电路,如图2所示,AC220V电压经电容C1降压,D1、D2整流,ZD稳压,在C2两端得到约5.1V电压,供给电脑板。经查C1的容量已大幅减小。
-
-
李艳芳
-
-
摘要:
本文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可以控制测试仪的电流进行线性调节,同时控制AD转换器对稳压管的电流和电压进行采样,然后进行模数转换。转换结果通过LCD显示。电路还具有过流保护和蜂鸣报警功能,同时也有良好的人机界面等。采用LCD液晶屏显示电流和电压值,可测试0~50V稳压参数值,控制电流在0~50mA之间线性变化,并且具有功率保护设置。
-
-
-
聂明
-
-
摘要:
伏安特性曲线反映了元件在电路中的基本工作特性.利用示波器实时快速显示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示波器最好的实用例证之一.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利用示波器显示稳压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电路-双支路测量电路.这种双支路测量电路,是在原有测量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支路,使得电路中存在两个测量支路.分别在两个支路提取与待测元件的电压、电流相关的信号接入示波器,即可显示元件特性曲线.实验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解决由于信号源及示波器的接地结构带来的相关问题.这种思路也可以为示波器应用于磁滞回线、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等的显示提供借鉴.
-
-
-
-
于文斌;
何青连;
刘堃;
焦国帅
-
-
摘要:
The principle of the power supply based on AC current source was given.Based on the circuit principle of current transformer(CT) power supply module,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CT power supply start technology,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voltage regul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voltage stability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The correctness of the design was verified by experiment.%给出了基于交流电流源取能电源的原理,结合一种电流互感器(CT)取能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详细介绍了CT取能电源起动技术的工作原理,限压技术和稳压技术的工作原理等关键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
-
-
于文斌;
何青连;
刘堃;
焦国帅
-
-
摘要:
给出了基于交流电流源取能电源的原理,结合一种电流互感器(CT)取能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详细介绍了 CT取能电源起动技术的工作原理,限压技术和稳压技术的工作原理等关键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
-
陈艳华;
董晓勇
- 《2006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以分析和实验为基础,分析设计了一种适合小家电产品的电源电路,当使用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受体积及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时,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采用阻容降压式电源.它是一种取得非隔离小电流的电源,输出电压取决于使用的稳压管,所能提供的电流大小正比于限流电容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