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74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6篇、专利文献29360篇;相关期刊318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江汉论坛、社会科学等;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文献由65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诗白、巫继学、蒋学模等。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9360篇
占比:97.52%
总计:30106篇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研究学者
- 刘诗白
- 巫继学
- 蒋学模
- 刘正妙
- 张友仁
- 顾海良
- 冯大愚
- 刘晓东
- 卓炯
- 厉以宁
- 周新城
- 孙可庸
- 本刊编辑部
- 朱玲
- 杨永华
- 洪远朋
- 王志平
- 王毅武
- 程恩富
- 胡逢吉
- 荣兆梓
- 袁恩桢
- 于光远
- 任保平
- 冒天启
- 刘永佶
- 刘烈龙
- 吴振坤
- 周叔莲
- 张晖明
- 张维达
- 彭昕
- 曾启贤
- 李维森
- 李铁映
- 汪海波
- 管宓
- 胡习川
- 胡培兆
- 董辅礽
- 詹彪
- 韩保江
- 鲍敦全
- 黄文忠
- 黄方正
- 黎干
- 丘艳娟
- 乔葆和
- 余政
- 兰启发
-
-
马建堂
-
-
摘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伟大思想系统完整、博大精深、逻辑严密,涵盖方方面面,每一领域都有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考新战略。
-
-
荣兆梓
-
-
摘要: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建成一个从抽象到具体逐步展开的理论范畴的体系,通过对理论范畴全面的联系和关系的分析来展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践.凝练范畴体系的主体范畴是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凝练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资本"范畴相对应的、体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的主体范畴(核心范畴),然后围绕这一范畴逐层展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范畴体系的全部内容.就我们目前实践的进展和我们认识达到的水平而言,以平等劳动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体范畴,是唯一合意的选择.
-
-
-
丘艳娟
-
-
摘要:
数量分析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的重要分析方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其发展创新过程中,仍面临着西方经济学的冲击与挑战等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对西方经济学数量分析的批判和深化基础上,将数量分析上升到质与量的分析高度,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具有启示作用.对此,可从数量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数量分析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完成政治经济学数理与制度分析的有机融合等路径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
-
-
谢超
-
-
摘要:
剩余价值理论能否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乎后者实现学理化的重要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卓炯就系统性地探索了剩余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适用性问题.他认为,剩余价值范畴具有二重性,即一般性和特殊性,作为一般性的剩余价值范畴可以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卓炯的观点类似的还有蒋学模、程恩富等人.在批判继承了卓炯等人观点的基础上,孟捷进一步推进了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社会剩余价值生产规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这一规律解释了生产力进步与剩余价值增长互为前提的关系,具有理论参照系的意义.此外,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关于中国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率估算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代表了一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范式",该范式更完整、系统地将《资本论》的原理与规律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解释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国家的经济作用.
-
-
-
-
-
顾海良
-
-
摘要:
1958年11月,毛泽东《关于读书的建议》的信,在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上有着独特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价值。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间,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的谈话,是毛泽东当年“下决心要搞通这门学问”的历史记录,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的经典文本和重要文献。在毛泽东的谈话中,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为基础是其基本思想,正确判断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根本特征是其重要论题,对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发展问题的探索是其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究竟怎样写才好”是其集中思考的问题。这一谈话中呈现的理论意蕴、思想智慧和学理依循,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
任保平
-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应用和发展,多次强调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高治理经济的能力。2014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