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施
研究设施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原子能技术、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专利文献35407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百科知识、国外核新闻等;
研究设施的相关文献由103位作者贡献,包括伍浩松、孙国凤、周有芒(编译)等。
研究设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5407篇
占比:99.62%
总计:35541篇
研究设施
-研究学者
- 伍浩松
- 孙国凤
- 周有芒(编译)
- 周有芒
- 付仰强
- 吴杰
- 山田(译)
- 崔攀
- 康义荣
- 张同亿
- 斯日古楞
- 本刊编辑部
- 朱振国
- 杨晓和
- 秦亚丽
- 赵宏
- 郝猷猷
- Blum A.
- Carlos R. J. Soares3
- Elizabeth B. F. Lainetti1
- Hofmann-Wellenhof R.
- Luedtke H. et al.
- Luiz Augusto C. Passos2
- Nanci do Nascimento3
- 伍浩松1
- 伍浩松(校)
- 侯介仁
- 俞俭
- 冯嘉春
- 刘
- 刘纯
- 卜灵
- 叶国安
- 叶文
- 向真
- 吕原
- 吴慧雯(译)
- 周有芒(编译)
- 唐宁
- 圳果
- 多米尼克·格鲁
- 孙发明
- 孙文德
- 季建平
- 安娜·玛丽·索罗维奇
- 尹雪慧1
- 张炎(校)
- 张炎(译)
- 张焰
- 张焰1
-
-
陈晓怡
-
-
摘要:
新冠疫情暴发初期,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在第一时间开发出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并在法国首位患者确诊5天内完成病毒全基因组测序,通过全国疫情监测、病毒检测、疫苗研发等行动快速响应国家公共卫生应急需求,体现了其在法国公共卫生健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巴斯德研究所以传染病研究与疫苗研发闻名于世,作为公益性私人研究机构,主要依靠募捐等自筹经费保障研究的独立性,但同时承担国家部分公共使命,是法国国家生命与健康科学联盟中唯一的私人机构成员,在法国以国立科研机构占主导的科技创新体系中独树一帜。本文重点介绍巴斯德研究所的使命定位、发展历程、研究布局、设施条件、技术储备,分析其布局特点与科研优势。
-
-
-
-
-
摘要:
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负责承建的猪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简称“猪设施”)在河北省涿州市举行开工启动仪式,该项目总投资7.5914亿元,预计到明年12月底工程竣工,2023年实现对外开放共享。据悉,“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简称大设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中明确“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内容,由中国农业大学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共同承建,分别负责“猪设施”和灵长类设施的建设。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将建立我国在国际上以猪和猴为模式动物的表型和遗传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相关领域前沿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人类疾病治疗、医药研发、异种器官移植、动物育种等领域提供重大平台支撑。依托设施将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在未来农业、生物科技、食物与健康等领域产生颠覆性、原创性和带动性的技术和成果,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产品的产生中心。
-
-
-
伍浩松1;
张焰1
-
-
摘要:
【美国森图斯能源公司网站2018年10月2日报道】2018年10月2日,美国森图斯能源公司(Centrus Energy)宣布从美国能源部(DOE)获得总价值为1500万美元的工作授权,准备对能源部位于田纳西州橡树岭(Oak Ridge)的K-1600设施进行去污和退役。森图斯自2002年以来一直从能源部租借K-1600,开展先进铀浓缩离心机的试验和示范工作。
-
-
尹雪慧1
-
-
摘要:
20世纪以来,科学研究从“学院科学”走向“后学院科学”,由小科学迈向大科学,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加快,研究规模前所未有,发展速度与日俱增,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不断深化,科学探索能力的提升对研究设施和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实验装置和大科学工程逐渐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引领国家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是否拥有高水平的大科学工程设施和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
-
-
-
王树;
伍浩松
-
-
摘要:
【美国能源部网站2017年6月14日报道】2017年6月14日,美国能源部(DOE)宣布将为涉及核能研究、跨学科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总计85个项目投资近6700万美元。这些项目对美国很重要,因为它们将为发展更加安全、高效和清洁的基荷能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