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医嘱
电子医嘱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676755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科技广场、中国社区医师、护理与康复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4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等;电子医嘱的相关文献由240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晶、支焕清、李飞等。
电子医嘱—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76755篇
占比:99.99%
总计:676856篇
电子医嘱
-研究学者
- 孙晶
- 支焕清
- 李飞
- 沈燕
- 王莹
- 郑西川
- 伍姗姗
- 冯梅
- 吴玮斌
- 吴颖
- 康思源
- 曲丽娟
- 李晓华
- 李莉
- 杨旭丽
- 汤红
- 程云霞
- 章春玲
- 米春香
- 罗金
- 范贞
- 谭申生
- 陆海蓉
- 陶红燕
- 黄祖凤
- 丁爱民
- 严小莉
- 于建昌
- 于晋
- 于秋霞
- 付淑红
- 代艳
- 何丽
- 何周康
- 何天琼
- 何洁
- 何莉梅
- 何跃华
- 何钟强
- 何静
- 余力锐
- 余江平
- 俞汝龙
- 关路辉
- 刘冬
- 刘宝芬
- 刘惠娟
- 刘桂英
- 刘艳
- 刘钰
-
-
林小兰;
李春华;
林毓瑜;
郑燕燕
-
-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电子医嘱执行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5月,由10名圈员组成QCC,设定主题为"提高电子医嘱执行正确率",按QCC活动步骤拟定活动计划,包括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与实施等,比较活动前后电子医嘱执行的正确率.结果 开展QCC活动后,电子医嘱执行正确率由实施品管圈改善前的87.5%提升至改善后的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组圈成员的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力、团结凝聚力、和谐度、品管手法等各方面均较活动前有所提高.结论 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提高电子医嘱执行正确率,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疗安全.品管圈活动开展后,优化了电子医嘱执行流程和规范电子医嘱培训制度,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
-
庞丽丽
-
-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儿科电子医嘱缺陷率中的作用.方法 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发挥圈员的能力和智慧,通过头脑风暴法对发生医嘱缺陷的原因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流程,结果通过本次活动儿科电子医嘱缺陷的发生率从品管圈活动之前的58.8%下降至活动后的13.07%.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减少医嘱缺陷率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
张萍;
马汶娟;
李爱
-
-
摘要:
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促进了医疗机构,运用了电子医嘱,提升了工作效率,由于临床护士在处理电子医嘱时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对患者有序治疗及治疗效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临床护士处理电子医嘱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善,在有效提升电子医嘱处理质量的同时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
-
赵俊辉;
洪怀江;
黄旭芳;
潘红英
-
-
摘要:
目的:解决电子医嘱中附加费用的错收、漏收问题,提高医护人员临床工作效率.方法:采用C/S架构,以ORACLE为数据库,使用PowerBuilder开发工具,设计电子医嘱自动关联附加费用算法流程,将药品用法与物价收费项目逐条匹配,实现附加费用的自动收费.结果:完成电子医嘱改造升级,医嘱执行系统自动完成附加费用收费,有效解决之前附加费用错收和漏收等问题.结论:电子医嘱附加费用自动计费系统有效提高收费准确率,解决附加费用漏收、错收等问题,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
-
张水梅
-
-
摘要:
目的 探究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电子医嘱与PDA联合护理的效果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病区收治的10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常规性护理、电子医嘱和PDA的联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联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药物发放所用时间、生命体征监测所用时间、交接班报告所用时间、输液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3.92%)、护理投诉率(0)明显少于对照组(25.49%,7.84%),护理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8.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电子医嘱联合PDA进行护理,能够规范化护理工作,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
李银凤
-
-
摘要:
电子医嘱的科学管理是降低医疗事故发生、提升医院工作效率以及医疗质量的关键举措之一,可有效保障患者权益,本文从医嘱的定义以及分类入手,探究医院电子医嘱管理现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HIS系统下的医院电子医嘱科学管理举措,以期为医院有效电子医嘱管理提供资料参考.
-
-
-
陈建萍;
施欢欢;
许肖萍;
卢丽丽
-
-
摘要:
总结急诊监护室使用医嘱执行单在降低护理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自行设计急诊监护室医嘱执行单,内容包括医嘱内容、执行时间、方法等,主班护士处理医嘱后及时打印,各班护士执行后及时签名,特殊交班有备注.医嘱执行单使用后护士医嘱执行缺陷率从0.188%下降到0.035%,医嘱处理时间从40.0 min下降到4.3 min.
-
-
王兴磊
-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电子医嘱录入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阻止差错发生.方式:收集2012年-2017年的六年间临床所出现的电子病历应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电子病历在录入时所发生的应用问题大幅减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疗风险产生的几率.结论信息化系统的电子病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相应的医疗工作,还需要对电子病历的使用进行规范,才能真正体现电子病历的价值,提高医疗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危华玲;
罗安福;
李虎;
韦水林
-
-
摘要:
目的 干预电子医嘱用量录入错误,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方法 在医院信息系统(HIS)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系统应用软件,在现有的HIS系统里嵌入用量限制模块,对超量使用的药品医嘱在调配前进行自动拦截.结果 用量限制模块的应用对超量使用的医嘱进行拦截,起到很好的干预效果.结论 用量限制模块的应用避免了用药错误,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
-
李飞;
范贞;
孙晶;
罗金
- 《2015全国糖尿病足综合治疗、北京手足修复与重建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电子医嘱与PDA联合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的效果.方法:电子医嘱和PDA联合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满足护理人员快速准确执行医嘱,减少医嘱漏执行、错执行的发生率.同时,总结运行期间暂时存在的优点和弊端,并持续改进.结果:电子医嘱与PDA联合应用,大大减少了相关的护理工作时间,减少差错.结论:电子医嘱与PDA的联合应用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
李飞;
孙晶
- 《2014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电子医嘱与PDA联合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的效果.方法:电子医嘱和PDA联合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满足护理人员快速准确执行医嘱,减少医嘱漏执行的发生率.同时,总结运行期间暂时存在的优点和弊端,并持续改进.结果:电子医嘱与PDA联合应用,大大减少了相关的护理工作时间,减少差错,签名更具有法律效应.结论:电子医嘱与PDA的联合应用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
曲丽娟
- 《2014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
| 2014年
-
摘要:
通过对本院电子医嘱推广的经验,浅析护士在进行医嘱复核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总结,修改完善现有的电子医嘱系统,确保电子医嘱系统建设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合 法性.从而减少医嘱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促进医患和谐,保障病人的根本利益,提高护理质量.
-
-
王生;
齐向红;
郭忠华;
李金英;
汤学莲;
曲丽娟
- 《2014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
| 2014年
-
摘要:
总结电子医嘱及移动护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电子医嘱是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护理系统是以HIS为支撑平台,以手持设备(PDA)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实现了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也真正实现了对医嘱实际执行的全程过程跟踪,减少工作差错率,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
-
王莹;
沈燕
-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013年
-
摘要:
本院南院血液科是从2013年开始正式实施电子医嘱的,目前仍然存在很多的缺陷和隐患.笔者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了解医护人员实施电子医嘱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包括医嘱执行有误;收费存在问题;护士法律意识缺乏:计算机故障引起的问题。建议加强医护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加强医护合作;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与信息中心人员沟通,与财务科人员沟通。应根据工作量科学合理配备人力,做到新老搭配。关爱患者,听取患者意见,提高患者满意度,系统升级,医嘱系统闲置15分钟后自动退出,建立非惩罚性报告制度,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