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发酵床
生物发酵床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26932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猪业科学、家畜生态学报、现代畜牧兽医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四届京津冀一体化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瑞环杯”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论坛、2010年全国家畜环境与生态学术研讨会、“中国地方猪种保种与利用协作组”第六次年会暨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2009学术年会等;生物发酵床的相关文献由46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兆龙、黄勤楼、刘波等。
生物发酵床—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26932篇
占比:99.99%
总计:527006篇
生物发酵床
-研究学者
- 李兆龙
- 黄勤楼
- 刘波
- 史怀
- 蓝江林
- 余文权
- 唐建阳
- 李玲
- 李永发
- 王群
- 章琳琍
- 邓昌彦
- 光鸿
- 凌明湖
- 张辉
- 王定发
- 田定国
- 程蕾
- 肖唫春
- 肖秦
- 范前进
- 葛岚岚
- 赵世华
- 钟诚
- 不公告发明人
- 严洪珍
- 乔木
- 何金成
- 冯政
- 刘佳宇
- 刘冬
- 刘晓华
- 刘欢
- 吕晓平
- 吴庆儒
- 姜蒙
- 孙国波
- 左伟勇
- 张映雪
- 张玲
- 张钊鑫
- 张锦玥
- 彭先文
- 徐兴莉
- 曾东
- 朱双红
- 朱育菁
- 李名远
- 杨海
- 杨虎
-
-
陈利;
李光和;
李朝波;
李志惠;
王相金
-
-
摘要:
生物发酵床已成为现代养殖场处理养殖粪污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在养猪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但在山羊养殖中应用较少,需要进一步探索。该文以一种“网上”+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发酵床养羊的基本原理、垫料原料及菌种的选择、发酵垫料的制作、发酵床铺设厚度和日常的养护管理以及发酵床养羊的优势,意在探析“网上”+生物发酵床养羊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山羊养殖的粪污处理和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
-
李春英;
谢华艳;
黄明;
覃明强;
黄晓玲;
胡礼建;
张鹤曦;
张华智
-
-
摘要:
为了使新型肉牛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以解决传统肉牛养殖模式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介绍了肉牛生物发酵垫床养殖技术的作用原理;简述了该养殖技术的优点:改善牛场环境、减少污染,提高机体免疫力、饲料转化率,减少养殖投入、提高效益;从垫料和菌种的选择、垫床制作、翻抛频率、温度测定、水分条件、C/N控制、酸碱度等方面介绍了该养殖技术的操作要点;指出了该养殖技术存在的问题:受气候影响大,前期建设成本高,蹄腐病等条件性疾病感染率升高,产生的有机肥收益不高等;提出了控制养殖密度,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等措施。生物发酵垫床养殖技术虽然前期建设成本稍高,但是长期经营成本较低,总体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良好。
-
-
潘耿;
梁溢舒
-
-
摘要:
为了探究生态猪养殖模式及技术要点,本文简述了生态猪的概念、养殖模式及优势;以广西为例,总结了生态猪常见的养殖方法:发酵床养殖模式、“猪+X”模式、“猪+沼+X”模式、粪便无害化处理模式,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病原体入侵,保障生猪免疫安全,在降低疫病发生几率的同时,使粪污得到了资源化利用,提高了生态猪养殖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
吕燕丹
-
-
摘要:
传统生猪养殖模式容易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符合生态养殖理念。而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则将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学等原理综合利用起来,能完全转化、降解生猪粪尿等废弃物,达到无污染、零排放的生态养殖目标。近年,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但在养殖中也有诸多问题出现,需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切实发挥生物发酵床养猪的优势。
-
-
汤漫;
高云航;
张霞霞;
郝薇;
任方杰;
刘继军;
赵建峰
-
-
摘要:
为探究宁夏地区夏季肉牛舍生物发酵床的应用效果及牛只饲养密度,本试验选取分别使用1年和4个月的牛舍发酵床,检测舍内外温热环境指标、有害气体含量,并分析垫料休息区、采食区温度以及10 cm、30 cm和50 cm深垫料样品的化学成分含量.结果显示:08:00与14:00牛舍内外温湿指数(THI)无显著性差异,舍内发酵床氨气浓度均在20 mg/m3以下,符合卫生学标准;使用1年的发酵床采食区温度均值为28.1°C,显著低于休息区均值34.6°C,使用4个月的发酵床采食区温度均值为30.8°C,显著高于休息区均值27.6°C;不同深度垫料氮、磷含量差异性较大但有机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地区夏季在肉牛舍使用发酵床不会导致舍内外温度有较大的差异,但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粪污分布不均甚至板结现象.为合理使用发酵床且防止环境污染,根据垫料组成成分、使用年限、体积等参数以及堆肥所需最佳碳氮比计算,推荐宁夏地区使用寿命3年的牛舍发酵床饲养密度为:6~8月龄育成牛占地面积8~9 m2/头;成母牛占地面积17~18 m2/头.
-
-
何香;
张玉练
-
-
摘要:
生猪产业是麻江县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发展的同时猪粪污处理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全县规模猪场通过生物发酵床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猪的粪污处理问题,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解决了生猪养殖的环保问题.
-
-
周晓忠
-
-
摘要:
生物发酵床是基于现代生态养殖需求而研发的养殖技术,使用生物发酵床饲养生猪,可显著降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和污染物排放问题,提高环境效益,同时充分利用生物资源,改善饲养者经济效益.本文说明了生物发酵床的概念与特点,并重点分析了使用生物发酵床进行自然养猪的实施技术要点.
-
-
-
-
-
-
-
-
李家连;
李名远;
帅起义;
王家圣;
齐德生;
邓昌彦
- 《“中国地方猪种保种与利用协作组”第六次年会暨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2009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本文对生物发酵床养猪和传统地面养猪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发酵床表面温度,受到环境空气温度和垫料温度的双重影响;生物活力素Ⅰ中有益微生物功能强劲,垫料升温快,温度高;生物发酵床饲养猪只试验期总耗料量为1191kg,平均日增重为724.14g,料肉比为2.595∶1;传统水泥地面饲养猪只总耗料量为984kg,平均日增重为542.32g,料肉比为2.843∶1,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三项指标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分别改善21.04%、33.53%和8.72%;生物发酵床猪舍湿度稍大于水泥地面猪舍,空气中氨含量显著高于水泥地面猪舍,而硫化氢的含量相当,生物发酵床猪舍的环境卫生条件符合猪生长要求;生物发酵床猪舍猪群健康状况良好.应用生物发酵床养猪,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