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菌种

菌种

菌种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10205篇,主要集中在园艺、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95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7790篇;相关期刊955种,包括北方园艺、食用菌、中国食用菌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中国中药杂志》第十届编委会暨中药新产品创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高端论坛、2007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化学工程与技术分论坛等;菌种的相关文献由16742位作者贡献,包括尚晓冬、谭琦、宋春艳等。

菌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95 占比:23.47%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7790 占比:76.34%

总计:10205篇

菌种—发文趋势图

菌种

-研究学者

  • 尚晓冬
  • 谭琦
  • 宋春艳
  • 杨超庆
  • 鲍大鹏
  • 不公告发明人
  • 章炉军
  • 李军峰
  • 王琳
  • 罗连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兰清秀; 柯斌榕; 卢政辉; 马璐; 黄晨阳; 廖剑华
    • 摘要: 优质菌种是秀珍菇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菌种保藏是保障优质菌种的关键环节。为明确培养基对秀珍菇菌种保藏效果的影响,以秀珍菇菌株Y710-14为材料,在冰箱4°C条件下,设计了PDA、PDSA、PDYA、PDSYA共4种半合成培养基和以木屑、棉籽壳、麦粒为主料的5种天然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采用半合成培养基保藏母种3个月、9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观察原种菌丝的萌发时间、萌发率并测定菌丝生长速度;采用天然培养基保藏母种12个月和18个月,测定原种菌丝生长速度、培养基的含水量和pH;所有配方保藏菌种12个月,测定栽培种菌丝的生长速度,以及子实体的现蕾时间、出菇率和第一潮鲜菇产量。结果表明,在冰箱4°C条件下,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半合成培养基上原种的萌发时间逐渐延长,但PDA和PDSA的原种菌丝生长速度未减弱,且菌丝粗壮浓白。天然培养基的F1、F2、F3配方保藏菌种12个月和18个月后,原种的菌丝生长速度无显著性差异,天然培养基含水量和pH处于正常范围,种性保持较稳定。出菇试验结果表明,除以麦粒替代棉籽壳为主料的F5配方出菇率为83.3%,其余处理出菇率均为100%。综合保藏时间、菌种稳定性和出菇表现,建议冰箱4°C保藏秀珍菇菌种时,中、短期选用PDA、PDSA培养基或以木屑和棉籽壳为主料的天然培养基进行保藏。
    • 摘要: 蘑菇菌种投入实际生产后,有时不能恢复生长,或是不“吃料”,主要有以下原因:(1)培养料偏干,菇房保湿性能又较差,使菌种不能恢复生长;(2)培养料中游离氨太多,菌丝被氨气杀伤;(3)培养料理化性质差,发黏并有酸臭味,料中带有许多杂菌等,影响菌种的恢复和定植。
    • 王旭; 胡志强; 亢学平; 杜忠伟; 李健; 王鑫
    • 摘要: 以黑木耳品种“延农科1号”为试验材料,马铃薯、黄豆粉、麦麸、木屑、废弃黑木耳菌袋等浸出液为原料,研究对黑木耳菌种培养的影响,筛选黑木耳菌种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黑木耳菌种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配方3和配方5。
    • 罗燕娜; 王静静; 李旭东; 张爱萍; 赵亮
    • 摘要: 为筛选出双孢蘑菇菌种菌丝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颜色较白、污染率低的培养基配方,以高粱粒为主要原料,再加上少量麦粒和辅料为培养基,对双孢蘑菇菌种的原种和栽培种进行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效果较好的原种培养基配方为配方A(麦粒32.5%,高粱粒65.0%,石膏1.0%,轻质碳酸钙1.5%,灭菌土封面)和配方C(麦粒19.5%,高粱粒78.0%,石膏1.0%,轻质碳酸钙1.5%,灭菌土封面);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配方Z2(麦粒19.5%,高粱粒78.0%,石膏1.0%,轻质碳酸钙1.5%)。
    • 李理; 余腾斐; 周晴晴; 柯雪琴; 朱珺; 林国栋; 李言郡; 陈苏
    • 摘要: 从130份西藏地区牧民自制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得到392株乳酸菌,并筛选得到一株能够大量且快速消耗乳糖乳杆菌,经16S rDNA测序后,鉴定为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命名为WHH3887。该菌株在乳中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37°C发酵12 h可产生乳酸12.689±0.05 g/L,并形成良好的发酵乳组织状态和风味,同时可将乳糖含量显著降低至1.41±0.02 g/100g。对该菌株的高密度培养工艺进行单因素优化,确定了最适碳源为乳糖30.0 g/L,最适氮源为牛骨蛋白胨30.0 g/L、牛肉浸粉10.0 g/L、胰蛋白胨15.0 g/L,生长因子为番茄汁1.5 g/L和精氨酸0.1 g/L,最适pH值为5.5,最适温度为40°C。此条件下,发酵液活菌数最高可达到1.89×109 CFU/mL,冷冻干燥后菌粉活菌数最高可达到1.93×1011 CFU/g。以冻干菌粉为直投式发酵剂自制的发酵乳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发酵10 h,乳糖含量为1.83 g/100g,发酵24 h,乳糖含量为0.44 g/100g,分别达到了《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对低乳糖和零乳糖含量的宣称。菌株WHH3887兼具良好的发酵性能和大量消耗乳糖的能力,是生产低乳糖发酵乳制品的理想菌种
    • 乔婷; 李峻志; 戴璐; 贺晓龙; 赵瑞华; 高小朋
    • 摘要: 目前羊肚菌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野生菌种的人工驯化、子实体形成机理以及栽培技术的探索等方面。为了实现羊肚菌周年化栽培,通过对羊肚菌的分类鉴定方法和人工栽培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菌种、外源营养以及栽培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羊肚菌新品种的驯化和周年化栽培技术的突破提供新思路。
    • 赵莹; 王君锐; 刘佳佳; 虞洁
    • 摘要: 益生菌发酵饲料因其具有提升饲料应用价值,丰富饲料资源,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优势,备受市场的关注。本文对益生菌发酵饲料的概念、菌种种类、菌种筛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益生菌发酵饲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 姚博伟; 张兴军; 邢雅琴; 章伟; 吕晓东
    • 摘要: 规范化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管理,要求菌种的购买、验收、复苏、确认、传代、保存、使用、销毁有文件化的程序管理和详实的记录,目前大部分机构如医院、检验检测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的菌种管理仍停留在手工登记和纸质记录,工作烦琐、溯源不可靠、依赖于制度与人员自觉意识,存在生物安全隐患。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实验室设备、耗材、试剂的管理,极大程度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安全性。文章主要结合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国内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管理的进行归纳探讨,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 胡青平; 展阳; 周学永
    • 摘要: 微生物源农药在生物源农药产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主要对我国微生物源农药的菌种类型、农药制剂种类以及实际应用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概述。微生物源农药共涉及细菌、真菌、病毒等11种菌种类型,分属5大类12种农药剂型,尤其重点描述新型纳米剂型的研究现状,并总结目前微生物源农药应用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旨在为微生物源农药产品的开发和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借鉴。
    • 王淑梅; 张爽; 张莉丽; 张功圣
    • 摘要: 对乳酸菌调节机体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为进一步认识和利用乳酸菌发酵制剂,开发新的乳酸菌发酵食品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