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88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地理、旅游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872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唯实、中国民政、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世界遗产保护·杭州论坛暨2008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亚太地区会议、水利的历史与未来水利史学术研讨会等;中国大运河的相关文献由10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元、谢爱弟、田德新等。

中国大运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2.8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2872 占比:97.03%

总计:2960篇

中国大运河—发文趋势图

中国大运河

-研究学者

  • 王元
  • 谢爱弟
  • 田德新
  • 谢青桐
  • 姜师立
  • 孟瑶
  • 宋桂杰
  • 朱云瑛
  • 杨蕊
  • 潘天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戴珩
    • 摘要: 2021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论坛的主题是“非遗经济赋能美好生活”。讨论这个主题,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非遗真的能赋能美好生活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非遗和美好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非遗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非遗是美好的。非遗项目中,有美好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有美妙动听的传统音乐,有优美的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有精美、精绝的传统工艺、传统美术,有给人带来健康、快乐、吉祥、幸福的游艺、民俗。非遗中蕴含着美好的观念、美好的情感、美好的生活方式,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启迪、提升和愉悦。这个世界上,只有美好才能引领美好、启迪美好、激发美好、赋能美好。非遗的美好,无疑可以赋能美好生活。而这些年,非遗受到社会的重视和热捧,也证明了非遗能够赋能美好生活。
    • 匡清清
    • 摘要: 桥梁建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运河之上的一座座桥梁为运河沿线的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为其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其本身蕴含的桥梁文化又与运河水运文化、漕粮文化等相互融合,一起组成了丰富多元的中国大运河文化。桥梁是静止的,但在历史中它与码头、仓廪一起便利漕运,与名人、神灵一起留下故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传承运河文脉。随着时间的推移,运河逐渐衍生出“桥文化”。通过梳理桥与码头、桥与仓、桥与人、桥与神、桥与城、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展现中国大运河中的桥梁文化。
    • 叶彬松(图文/报道)
    • 摘要: 钱塘江南岸的西兴古镇,历史上曾是两浙门户,交通发达,地势险要,自古为“浙东首地,宁、绍、台之襟喉”,是全长250多公里的浙东古运河的起源之地。西兴过塘行及码头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之“浙东运河”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西兴立足于老街文化,全力推进古镇旅游,形成文旅结合的发展模式,让古镇焕发新的生机。如今的西兴,俨然成为了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留住了古镇的昔日繁华,更留住了千年的时代记忆。
    • 姜师立
    • 摘要: 中国的政治中心一般在北方,而魏晋南北朝后,南方逐步发展成为经济中心。大一统的帝国政府迫切需要开通一条水上通道将南方的粮食物资运送到京城及边关地区,以养活庞大的官僚阶层和军队。中国自然的江河水系基本都是从西往东流,因此,难以直接利用自然河流来沟通南北。这就决定了中国大运河必须是南北走向,而且必然与五大自然水系相交汇。中国大运河在与自然河流交汇处一般都建有不同形式的运口工程,这些维系船只在不同高程水平面通过的技术和工程,使大运河实现了与五大自然水系的顺利交汇,解决了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修建长距离运河面临的地形高差、水源供给、水深控制、会淮穿黄等一系列难题,保证了1400多年来大运河的持续使用,也证实了中国大运河是世界运河工程史上的创造性杰作。
    • 朱玲玲
    • 摘要: 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来分析国家形象的空间生产特征及生产机制,是将国家形象视为一个由多重力量彼此影响、交互作用构成的系统的有效路径。文化遗产驱动下国家形象空间生产的特征表现为多主体共同实践与多重话语建构。文章以中国大运河为例,以“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再现空间”三元空间体系对国家形象空间生产机制进行解构,由此得出大运河具有为国家形象感知空间生产提供承载力、为国家形象构想空间生产提供保障力、为国家形象生活空间生产提供驱动力的动力机制。
    • 刘恋
    • 摘要: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里程数最长、变迁最复杂、沿用最久远的人工河流,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之一。古往今来,横跨两千年、纵贯六千里的大运河,在岁月无声中积淀了前人的智慧,赓续了通史的文化,承载了家国的记忆,传递了世代的乡愁。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发轫之地和大运河遗产保护的牵头城市,扬州在发掘、保护、传承、弘扬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与价值方面义不容辞、大有可为。2007年9月,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成立,包括扬州在内的运河沿线8省市35座城市于2014年6月正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 方向阳; 陶莉
    • 摘要: 流淌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大运河全长3200千米,跨越六省二市35座城,是一条文化之河。时至今日,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仅为877千米,大运河的原始运输功能已经退化,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功能日益凸显。因此,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文化产业理应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大运河文化带沿线35座城市在重视文化保护传承的同时,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取得系列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运河沿线城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实施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的重要工作任务。
    • 张秉正
    • 摘要: 2013年秋,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冲刺阶段,为保护文化遗产、助力运河申遗,我在淮北市策划和发起了一场“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活动。考察组由文化学者、民俗专家、新闻记者组成,历时3年,跨越5省两直辖市.
    • 秦宗财; 杨郑一
    • 摘要: 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流转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并能够为当下提供必然性和合法性说明.在当代中国和世界语境中建构和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必须从形象与意义两个核心维度出发,推动大运河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双重循环.从文化形象维度来讲,可以通过"符号—空间—记忆"的表征循环,把握其在形式、内容、意义间的结构关系,实现唤醒文化基因、建构文化空间、理解文化意义的目的.从文化意义的维度来讲,可以通过"概念—表征—规制"的意义再循环,实现确立概念图式、搭建消费场域、规制文化文本的目标,让中国大运河文化能够实现引导规制文化观念和文化意识的作用.同时还应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通过更新文化叙事方式、凝聚关系结构和空间规制原则,推动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活态延续和创新发展.
    • 摘要: 6月16日上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扬帆起航。该馆总面积约7.9万平方米,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团队设计,新唐风的建筑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之美,分为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五个部分,是国内首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