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瓦斯异常涌出

瓦斯异常涌出

瓦斯异常涌出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8875篇;相关期刊38种,包括煤矿安全、煤炭科学技术、煤炭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七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年会、2004年度煤炭工业总工程师论坛等;瓦斯异常涌出的相关文献由157位作者贡献,包括汤友谊、李铁、李艳增等。

瓦斯异常涌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8875 占比:99.84%

总计:48954篇

瓦斯异常涌出—发文趋势图

瓦斯异常涌出

-研究学者

  • 汤友谊
  • 李铁
  • 李艳增
  • 薛伟超
  • 郑庆学
  • 乔磊
  • 吴斌
  • 张建华
  • 张瑞江
  • 张立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薛伟超
    • 摘要: 深部厚煤层工作面快速回采常诱发瓦斯异常涌出。根据唐口煤矿6305工作面工程条件,采用经验公式计算了6305工作面顶板导气裂缝带的高度区间,通过Fluent模拟分析了定向长钻孔的最佳设计层位,施工了3组4个定向长钻孔,观测定向钻孔抽采瓦斯情况,并与传统的高位钻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6305工作面顶板裂缝带的区间高度距离煤层底板17.4~45.5 m,定向长钻孔的最佳布置层位为距离煤层底板4倍采高(40.32 m)处;顶板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量为39~44 m^(3)/min,瓦斯抽采浓度可达15%,瓦斯抽采纯量为3~5 m^(3)/min;与高位钻场钻孔抽采相比,采用顶板定向钻孔抽采裂缝带瓦斯能够在保证不降低瓦斯治理效果的前提下,总钻孔工程量减少50%,施工时间缩短72%,每500 m回采巷道节约成本100万元。
    • 牛文强; 李春强
    • 摘要: 控制工作面瓦斯浓度不超限是保证工作面安全开采的重要前提,因此有必要分析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规律。本文以陕西陕煤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429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下行通风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找出影响采空区瓦斯异常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处于下行通风时,首先要加强预抽工作,其次在回采期间必须加强工作面前半部顶板瓦斯检查,出现异常时,通过合理对采煤工作面进行配风及通风系统调整,及时采取降低通风阻力、增加工作面配风量及上隅角埋管、高抽巷抽放等措施进行治理。本研究对下行通风采煤工作面通风及瓦斯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迟羽淳; 邹永洺
    • 摘要: 为探索掘进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规律,判断掘进工作面前方瓦斯涌出量大小,在瓦斯异常涌出区域预先采取防治措施,选取钻屑量、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K为敏感指标,确定敏感指标测定钻孔布孔方式,并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敏感指标初值。在某矿掘进工作面不同区域测定敏感指标数值,将测定的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得出钻屑量指标敏感性最高,确定采用钻屑量作为敏感指标预测瓦斯异常涌出区域,采用模糊统计法确定敏感指标临界值。结合掘进当期瓦斯涌出量数据,分析钻屑量与瓦斯涌出量之间的关系,拟合建立钻屑量-瓦斯涌出量函数,采用钻屑量对未掘区域掘进期间瓦斯涌出量大小的判断。结果表明,某矿瓦斯涌出量最大预测值为4.90 m~3/min,瓦斯涌出量与钻屑量呈正相关关系,由此预测当钻屑量超过4.40 kg/m,瓦斯涌出量为3 m~3/min。在瓦斯异常涌出区域预先开展瓦斯防治措施,可以确保掘进期间安全生产。
    • 张锋; 马智勇
    • 摘要: 针对冲击地压采面瓦斯异常涌出问题,在统计分析多个冲击地压采面瓦斯涌出异常诱发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冲击地压采面瓦斯异常涌出发生机制、瓦斯异常区划分方法及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冲击地压采面瓦斯异常涌出影响因素主要有煤(岩)固有冲击属性、瓦斯含量(压力)、开采深度、坚硬顶板、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等;冲击地压采面瓦斯异常涌出发生机制是煤(岩)层冲击或震动,造成应力集中区域突然卸压、裂隙扩展,大量卸压瓦斯解吸扩散并涌向采场,工作面后方采空区随着顶板断裂,瓦斯被突然压出,造成瓦斯涌出异常。在治理冲击地压采面瓦斯时,采前需预评价、预分区、预处理,开采过程中,可以实施钻孔卸压、顶板预裂爆破、煤层注水、深孔爆破、瓦斯抽采、强化支护等措施,以降低冲击地压及伴生瓦斯异常涌出危险。研究结果在宽沟煤矿I010202工作面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 张立志; 施式亮
    • 摘要: 为通过研究瓦斯异常涌出影响因素与风险识别预防瓦斯异常涌出的事故,系统回顾了瓦斯异常涌出的影响因素和风险识别理论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瓦斯异常涌出的影响因素及风险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瓦斯异常涌出主要受到地质因素、气象因素及采掘技术因素的影响,但对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各影响因素对瓦斯异常涌出的耦合作用的研究较少;研究成果中更多的风险识别模型仅适用于静态识别,未充分考虑模型的环境追踪及自我调节能力.最后,针对瓦斯异常涌出影响因素和风险识别研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展望.
    • 张锋; 马智勇
    • 摘要: 针对冲击地压采面瓦斯异常涌出问题,在统计分析多个冲击地压采面瓦斯涌出异常诱发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冲击地压采面瓦斯异常涌出发生机制、瓦斯异常区划分方法及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冲击地压采面瓦斯异常涌出影响因素主要有煤(岩)固有冲击属性、瓦斯含量(压力)、开采深度、坚硬顶板、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等;冲击地压采面瓦斯异常涌出发生机制是煤(岩)层冲击或震动,造成应力集中区域突然卸压、裂隙扩展,大量卸压瓦斯解吸扩散并涌向采场,工作面后方采空区随着顶板断裂,瓦斯被突然压出,造成瓦斯涌出异常.在治理冲击地压采面瓦斯时,采前需预评价、预分区、预处理,开采过程中,可以实施钻孔卸压、顶板预裂爆破、煤层注水、深孔爆破、瓦斯抽采、强化支护等措施,以降低冲击地压及伴生瓦斯异常涌出危险.研究结果在宽沟煤矿I010202工作面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 李鑫灵; 袁梅; 董洪; 陈国洪; 许石青; 隆能增
    • 摘要: 为实现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快速、准确预警,借助工作面瓦斯涌出特征与突出"三要素"之间变化关系建立了含地应力系数、瓦斯体积分数及瓦斯涌出系数等参数的实时预警指标体系;将SVM、PSO 2种算法结合构建了PSO-SVM突出预警模型,界定了突出预警等级标签的划分原则;在此基础上融合Spark大数据平台开发了掘进工作面突出预警系统,系统包括模型管理、风险识别及Spark配置等8个模块.以贵州某矿掘进工作面监测监控系统为数据源,筛选其中1059组预警指标及对应预警等级标签导入数据挖掘模型进行智能化学习及训练,并将系统应用于该掘进工作面突出风险预警.运行结果表明突出预警模型测试集的预测精度为92%,系统能在工作面突出动力现象发生前22 min准确预警.
    • 张磊
    • 摘要: 小回沟煤矿属高瓦斯矿井,井下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地质资料显示,井下大量存在破碎带、断层、褶曲、陷落柱等复杂地质构造,瓦斯异常涌出可能发生,容易造成局部瓦斯超限,构成施工安全的重大隐患,为实现安全生产,采用超前钻探、短抽短掘、迈步长抽、钻孔增透、控制煤层截割速度等措施进行研究与实践,降低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及掘进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消除煤与瓦斯涌出、瓦斯超限危险.
    • 张利军; 张东鹏; 张天明; 罗仁俊; 张超; 宋一帆; 杨胜强
    • 摘要: 通过分析漳村矿2601综放工作面初采期瓦斯骤然异常涌出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拟在2603综放工作面采用顶板预裂减少初次来压步距、切眼处打钻贯通后倾斜高抽巷提前抽采瓦斯,以及随瓦斯涌出量的增加而增加供风量等技术措施,消除初采期的骤然瓦斯异常涌出现象,彻底解决综放工作面初采期瓦斯超限的问题.结果表明:基于后倾斜高抽巷为主体的、由顶板预裂、切眼处打钻贯通后倾斜高抽巷及增加风量等所组成的初采期瓦斯治理技术体系,消除了初采期的骤然瓦斯涌出现象,解决了初采期的瓦斯超限问题.
    • 张立志; 施式亮
    •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防控水平,对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防控体系与免疫机理结合的可行性进行探索;在阐述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防控体系和生物免疫系统结构、功能和防御机制的基础上,从作用对象、作用机制、功能、对应关系等方面,研究了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防控体系与生物免疫系统的耦合性.结果表明:免疫系统抵御抗原的相关机理对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防控具有可借鉴性;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防控体系也具备"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瓦斯异常涌出诱发因素即是"抗原",瓦斯异常涌出的发生即是系统产生"疾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