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报告
环境报告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1年内共计30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环境保护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35031篇;相关期刊233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国际商务财会、工商行政管理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会计学会环境资源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环境会计与企业社会责任”、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等;环境报告的相关文献由25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杰、高长明、克里斯托弗·R·施密特等。
环境报告—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5031篇
占比:99.78%
总计:135332篇
环境报告
-研究学者
- 王杰
- 高长明
- 克里斯托弗·R·施密特
- 刘慧灵
- 刘明辉
- 刘曼曼
- 周政男
- 周星梅
- 夏光
- 奥村幸彦
- 孔令元
- 孙兴华
- 小川真资
- 张惠忠
- 张振华
- 张潮
- 晏平仲
- 本刊编辑部
- 李健
- 杨肃昌
- 林久人
- 林宏
- 樊子君
- 沈颖
- 潘雅红
- 秦东明
- 程婕
- 约翰·M·哈里斯
- 肖恩·S·凯利
- 钟朝宏
- 陆涛
- 饭塚洋介
- Jens Clausen
- Klaus Fichter
- LI Bing-qian
- Rene P. Orij
- SwartRJ
- TP(图)1
- ToshihikoGoto
- ZHANG Chang-jiang
- 一檀
- 丁鹏艳
- 上海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处1
- 严鹏程
- 乔万尼·坎齐奥1
- 乔世震
- 付露清
- 伍浩松
- 伍浩松(译)
- 何光伟
-
-
李健
-
-
摘要:
环境信息披露是评价和监督企业环境绩效的前置条件,需要纳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整体框架内.以温州20家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分析其社会责任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社会责任报告不是环境报告,在企业披露环境管理、绩效及环境信息沟通等方面的信息都不能满足完整性和可比性要求,不适宜作为环境信息披露的载体.鉴于此,应引导上市公司采用环境报告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完善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推进环境信息公开能力建设,提升环境披露的信用度.
-
-
付露清;
梁永艳
-
-
摘要:
环境会计在我国发展数十年来,却依然缺乏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因而需要了解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有色金属行业的特殊代表性,本文从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角度,分析其环境会计披露方式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应对策。
-
-
-
-
宋清辉123
-
-
摘要:
对于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我国各地区早已经形成共识,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文件,并制定出了具体措施。在此形势下,我国的营商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近期,世界银行发布了《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将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第78位提升至第46位,大幅提升了32位,使中国成功跻身十大改进国行列,成为这十个经济体中的先行者。营商环境究竟有多么重要?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它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主动找差距、补短板、精心维护以及长期付出的结果。
-
-
-
-
上海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处1
-
-
摘要:
一、2019年中国营商环境报告情况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自2017年6月2日至2018年5月1日,128个经济体实施了创纪录的314项改革措施(上一个记录为2017年报告时,137个经济体实施了290项改革措施),其中大约1/3的改革发生在开办企业和执行合同两个指标项。
-
-
-
-
摘要:
46位10月31日,世界银行发布《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把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一次性提升32位,从上期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进入全球排名前50。
-
-
李思明1
-
-
摘要:
一、分析基础概述2018年的世界形势充满不确定性,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我国对外工作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中国如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空间,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借助腾讯指数,就2018年外交领域互联网公开场景舆论展开大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境内外舆论场的传播渠道和传播热度为基础逻辑,收录全年158个外交事件作为研究样本,覆盖境内八个媒介渠道(新闻、报刊、杂志、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论坛、博客)和境外六个媒介渠道(境外外文媒体、外媒中文网、港澳台媒体、华语媒体、脸书、推特)的舆论数据,深入体察我国外交进程的受众感知,反映我国外交事务的国际传播情况,勾画舆论变化的新特征,并据此总结若干外交舆论风险。
-
-
ZHANG Chang-jiang;
张长江;
LI Bing-qian;
李冰倩
- 《中国会计学会环境资源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环保部2010年颁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于2011年实施《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以841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所搜集到27家公司披露的62份2010-2013年度环境报告为研究对象,针对"导则"中的指标体系,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现状,以检验"指南"颁布4年来的实施效果.结果发现:时序看,样本公司环境绩效信息的披露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但行业间、公司间差异显著,企业对77项环境绩效指标存在选择性披露,定量和定性环境绩效指标披露率为26.88%和19.85%,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报告中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
-
-
-
王杰
-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环境报告制度建设作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应当先行建设.国际社会企业对外报告的信息已从单一的财务报告发展到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各方面.日本环境报告制度建设起步早,措施得力,已经出现全面推广环境报告的良好势头.企业环境报告范围广泛、信息数据详实,格式规范,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环境报告制度建设发展不够平衡,香港、台湾相对进步,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而中国内地则刚刚起步,仍然处在研究开发过程中.运用DTT可持续发展报告记分卡对中日两国企业环境报告分析得知,中日企业环境报告水平差距明显,说明两国环境报告制度建设存在差距,进而得出几点启示.
-
-
王杰;
孙兴华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环境报告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保障之一.在国际社会中,发达国家环境报告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在理论上与实践中给我们以提示和借鉴.我国在理论与实践中还刚刚起步.我国环境报告制度体系由环境报告结构内容体系、环境报告过程监控体系和环境报告鉴证评价体系三大体系所组成.我国环境报告制度体系建设的途径、措施有制定环境报告标准规范和环境评价标准规范,加强宏观指导作用;制定我国环境核算指导手册,推行环境会计核算;发挥示范省市的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推行环境报告制度;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引导先行,率先垂范建立起环境报告制度;培植环境报告独立评价组织,开展环境报告审核鉴证评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