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收缩带
热收缩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8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513593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石油和化工设备、内蒙古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5年管道防腐蚀及失效分析与控制技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油气储运科技创新与信息化技术交流大会、2014北京国际腐蚀技术大会等;热收缩带的相关文献由33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其滨、刘金霞、赫连建峰等。
热收缩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3593篇
占比:99.98%
总计:513687篇
热收缩带
-研究学者
- 张其滨
- 刘金霞
- 赫连建峰
- 崔玉存
- 杨军伟
- 韦良
- 韩文礼
- 何林岭
- 王健伦
- 郑军
- 刘全利
- 刘长海
- 张志强
- 王世银
- 刘玲莉
- 徐昌学
- 於维伟
- 李爱贵
- 王长江
- 范小银
- 董彬
- 韩钟琴
- 顾骁鸣
- 俞跃
- 冯凯
- 周广言
- 张徐文
- 朱琳
- 王善春
- 解蓓蓓
- 赵君
- 邵怀启
- 郭敏利
- 何岚
- 侯宇
- 刘建伟
- 刘文军
- 刘毅
- 刘然
- 叶春艳
- 周号
- 崔超
- 张丽萍
- 张国权
- 张国栋
- 徐忠苹
- 徐翠竹
- 李兵
- 李建忠
- 杨建强
-
-
王长江;
张锋;
张华伟;
刘然;
徐淼
-
-
摘要:
为解决管道工程现场防腐补口单功能设备简单组合的机组构成庞大、人员配置较多、施工组织复杂及施工成本难以降低等突出问题,结合热收缩带防腐补口施工工序特点,通过相邻工序所需功能的优化整合,研发了以具有无遗漏除锈与全覆盖加热功能的除锈&中频一体式设备,以及具有内外协同加热功能的中频&红外一体式设备为核心的集成化防腐补口装备,制定了配套的补口工艺。模拟试验与工程测试结果表明,集成化防腐补口装备与工艺实现了管道待补口区域表面处理与预热的工序整合及同步作业、底漆加热与热收缩带收缩熔胶的工序整合及协同作业,以及机械化防腐补口施工方式由四工位向三工位的重大转变,在施工方式、设备构成、人员配置、施工效率、机械化程度和施工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且自主开发的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功能模块与控制系统的嵌入融合,实现了防腐补口关键施工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及与数据终端的无线传输,可为智能管道数字化移交及完整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针对管道工程连续口、连头口及返修口等不同类型焊口的防腐补口,提出了集成化防腐补口装备的优化组合建议,可为工程单位优化配置防腐补口机组提供参考依据。
-
-
-
王玉石;
白天阳;
刘诗茵;
蔡亮;
刘海龙;
吕林林
-
-
摘要:
防腐补口是管道腐蚀防护系统的关键程序和薄弱环节,直接影响管道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由于受到现场环境条件限制,管道防腐补口质量不能完全保证。介绍了3PE防腐层在我国长输管道应用情况,调研分析了国内管道热收缩带补口失效形式。针对提高管道防腐补口质量,分别从改进热熔胶粘剂性能、研制专用补口工具、优化施工工艺和完善标准规范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措施,并对未来新型补口材料需求及技术创新进行了展望。
-
-
宋薇;
郑荣
-
-
摘要:
在中国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热收缩带补口仍是管道防腐补口的主要形式,但大口径管道补口施工方式趋于多元化.文章通过比对分析大口径管道热收缩带防腐补口施工方式及质量控制要点,研究结果可为补口方式的选择和防腐补口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
宋四虎
-
-
摘要:
双中频机械化补口由于环保性和质量控制稳定性的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长输管道安装中.本文介绍了双中频机械化热收缩带补口施工工艺、关键设备,并对双中频补口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供长输管道建设中防腐补口施工借鉴.
-
-
-
崔成杨;
王旭东;
鲁振兴;
郭静;
沙耀华
-
-
摘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3LPP(3-layer-polypropylene,三层聚丙烯)节点防腐材料在海底管道铺设中的应用,总结了该材料的性能特点及设计要求,介绍了现场施工与检验中的技术要点以及所采用的新型设备,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进行了讨论.
-
-
李海坤;
王超;
易斐宁;
徐彦磊;
王立辉;
朱琳
-
-
摘要:
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考察了热水浸泡(老化)后热收缩带热熔胶的降解情况,测试了热熔胶在不同温度和经不同时间老化后的吸水率,分析了老化后热收缩带剥离强度与破坏性质、吸水率、热熔胶降解之间的关系,及导致热收缩带补口防腐蚀层失效的关键因素.结果 表明:热收缩带黏结失效与其热熔胶降解关联不大,但与剥离试验中破坏性质和热熔胶高温吸水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发生内聚破坏和热熔胶高温长期吸水率低的热收缩带具有更好的长期黏结稳定性.
-
-
李佳铮;
吴阳;
胡南;
金良;
彭爱民
-
-
摘要:
为了更好的掌握聚丙烯热收缩带的补口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从管口喷砂、搭接区处理、管口预热、底漆涂装、收缩及回火等方面进行了工艺对比,从而找到最佳的施工方法.结果表明:管口预热采用中频加热的速度最高,可有效降低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底漆喷涂可实现底漆均匀涂装,且涂装劳动强度低;使用红外加热对聚丙烯热收缩带进行收缩的过程中,不仅实现周向同步收缩,并且收缩的表面平整,无气泡夹带,有效的控制了施工质量.
-
-
那骥宇;
李爱贵;
毛天宇;
刘金霞;
赫连建峰;
韩冰
-
-
摘要:
胶黏剂充分润湿被黏结基体表面是实现良好黏结的关键,对于热熔胶体系,热熔胶的温度与熔体流动性及表面张力密切相关,从而对其润湿性具有决定作用.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环球软化点法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国内外热收缩带热熔胶的熔融性能进行试验,根据热熔胶熔融软化情况设计不同条件制备剥离试件并考察其黏结性能.结果表明:大部分热熔胶熔融黏结时温度应达到160°C以上,且与被黏结表面接触至少20 min,才能实现内聚破坏并取得良好黏结效果;不同加热方式剥离试件和安装系统的制备安装及剥离强度试验,验证了热熔胶在160°C以上能实现良好的熔融黏结.
-
-
-
张国栋;
朱琳;
白树彬;
徐昌学
- 《中国油气田重大工程技术装备科技创新深化应用与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大会》
| 2016年
-
摘要:
目前我国油气钢制管道主要防腐层结构为三层聚乙烯防腐层(3LPE),管段焊接后常采用热收缩带进行补口,3LPE和热收缩带组成的整体防腐结构能够为管道提供足够的保护.然而,近年来多次发现服役期间补口热收缩带发生失效,热收缩带质量问题凸显.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管道正在朝着大口径、高壁厚的方向发展,依靠传统人力手工开展补口作业已难以满足实际工程建设的需求.为了改善热收缩带补口的施工质量,提升热收缩带长期服役的可靠性,管道局研究院研制开发了热收缩带机械化补口装备和配套技术.该技术可适用于不同口径管道的补口作业,它实现了喷砂、预热、收缩和回火等关键工序的机械化操作,有效保证了补口热收缩带的安装质量.
-
-
徐昌学;
曾惠林;
王长江;
刘全利;
张国权;
于金柱
- 《第四届全国油气储运科技创新与信息化技术交流大会》
| 2015年
-
摘要:
为解决油气长输管道传统手工热收缩带防腐补口技术存在的补口质量不可控、人为因素影响大、施工效率低、污染环境、资源浪费、工人劳动强度大等诸多问题,研制了油气长输管道机械化防腐补口工作站,主要由环保型自动除锈工作站、中频加热工作站、红外加热工作站组成.其中,环保型自动除锈工作站用于管口表面处理,中频加热工作站用于管口预热,红外加热工作站用于热收缩带收缩与回火.工程应用证明,机械化补口工作站具备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环境适应能力强、在12米/秒风速下仍能正常施工,补口质量一次合格率100%、施工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保护环境等优点,切实保证管道施工质量,有效降低管道后期维修频次与费用,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
-
-
-
那骥宇;
赫连建峰;
刘金霞;
徐翠竹;
韩冰
-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海洋工程工作部2015年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对被黏结表面充分润湿是胶黏剂实现良好黏结的关键,就热熔胶体系而言,热熔胶温度与熔体流动性及表面张力密切相关,从而对其润湿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环球软化点法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不同热收缩带用热熔胶的熔融性能进行考察;根据结果设计不同试验条件制备剥离强度试件,并对其黏结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大部分热熔胶熔融黏结时温度应达到160°C以上,且与被黏结表面接触足够时间,才能实现内聚破坏并取得良好黏结效果;不同加热方式剥离试件和安装系统的制备试验及对黏结效果的考察,验证了适宜热熔胶黏结的熔融温度;最后,结合热收缩基材耐热冲击性能,对热收缩带安装操作温度和其他细节提出了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