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
滴虫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24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中国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35593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婚育与健康、生活与健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2003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产业论坛等;滴虫性的相关文献由334位作者贡献,包括仲崇允、李华、沈明臻等。
滴虫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35593篇
占比:99.97%
总计:435739篇
滴虫性
-研究学者
- 仲崇允
- 李华
- 沈明臻
- 王栋芝
- 隗淑新
- 任平
- 伊金萍
- 侯萍
- 冯天保
- 刘建英
- 刘昌海
- 刘茂林
- 吴素芳
- 孙淑娥
- 宋效芝
- 宋青春
- 崔皓
- 常洋
- 常浩亮
- 张述霞
- 张霞
- 朱秀红
- 李敏
- 李海玲
- 李湛明
- 李琨
- 李素美
- 杨扬
- 林华强
- 王信锁
- 王海荣
- 王连芝
- 王静
- 田丽华
- 聂崇兴
- 胡玉翠
- 谷书华
- 赵云芳
- 赵双星
- 邓燕杰
- 陈耕
- 高建芬
- 万家林
- 不公告发明人
- 于秀珍
- 于超
- 于青云
- 仇秀伟
- 付国亮
- 位东卫
-
-
龚爱新
-
-
摘要:
目的:分析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实施双唑泰泡腾片治疗后对其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50例,实施双唑泰泡腾片治疗)和对照组(50例,实施奥硝唑阴道栓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诊疗情况、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效果,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患者所需症状消退时间更短,诊疗后生活质量总评分更高,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用药后总有效率更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实施双唑泰泡腾片治疗方式,能帮助患者缓解瘙痒等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较正常的排尿状态,避免患者的生殖能力受过多影响,且能降低此病症复发几率,使患者达较好的临床诊疗效果.
-
-
李琼;
刘全刚
-
-
摘要:
目的:分析阴道微生态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白带检测标本中通过显微镜直观检测报告与阴道微生态分析检测的比较.结果:显微镜直观检测报告暂时可分离病原体,对于细菌性,真菌性,滴虫性阴道炎有直观认识,但无法对阴道微生态进行判断,而阴道微生态检验可以提高对整个阴道微生态环境的认识,但未有明确判断对病原体的精准认识.结论:显微镜直观检测与阴道微生态检测方法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两者结合才能更进一步提高诊断能力.
-
-
何君
-
-
摘要:
目的 探讨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收治的100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50)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50)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身体状态、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
朱学艳
-
-
摘要:
目的 探讨将全面护理干预应用在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中对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筛选在2016年8月12日~2019年1月12日期间在院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56例,根据确诊的时间分为全面组28例和常规组28例.全面组的阴道炎病人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常规组实施传统方式护理.对比全面组和常规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健康状况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全面组和常规组阴道炎患者干预前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以及健康状况评分经过对比,P>0.05,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护理干预后全面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以及健康状况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并且全面组护理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将全面护理干预应用在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中不仅可以改善负性情绪,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用.
-
-
王冬梅
-
-
摘要:
目的:通过对628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了解阴道病的检出率指导临床对妇科阴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用湿片法在显微镜下镜检阴道分泌物滴虫,霉菌,线索细胞.结果细菌性阴道病患者21 3例(33.9%),滴虫性阴道炎17例(2.7%),霉菌性阴道炎131(8.2%)其他阴道炎症29例(4.6)正常238例(37.8%)表明细菌性阴道炎发病率比霉菌性,滴虫性要高.结论:细菌性阴道炎是阴道常见病,其发病率比霉菌性,滴虫性要高.
-
-
-
师爱玲
-
-
摘要:
目的:了解妇科炎症门诊不同阴道症状而就诊的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状况.方法:取自2015年01月至2015年06月在渭南市骨科医院门诊因“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等症状就诊的女性患者126例,取其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微生态状况(阴道菌群的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炎性反应状况等)的分析.结果:在126例就诊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9例,占6.86% (9/126);阴道微生态失调117例,占93.14%(117/126),其中能够明确病因诊断者45例(38.5%);不能被传统检测方法诊断,但已存在微生态失调者72例(54.56%).结论:妇科门诊不同阴道症状就诊者阴道微生态可表现为正常状态,也可表现为失调状态;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能够全面评价阴道微生态现状,指导临床医生诊治及预后评估,形成新的阴道炎治疗理念.
-
-
-
-
关丽
-
-
摘要:
目的:对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患有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3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治疗,30例患者中显效26例,好转3例,无效1例,全部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使用甲硝唑及其他对症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