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源定位

源定位

源定位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09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462526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物物理学报、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七届中国信息融合大会、第四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等;源定位的相关文献由2876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振、吕干云、石立公等。

源定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62526 占比:99.97%

总计:462679篇

源定位—发文趋势图

源定位

-研究学者

  • 黄振
  • 吕干云
  • 石立公
  • 刘颖英
  • 唐轶
  • 李辉
  • 王勇
  • 王同勋
  • 李鹏
  • 王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作者

    • 摘要: Auto Focus for Far Field Source Localization Using Emission Source Microscopy摘要:辐射源显微技术(ESM)是一种定位远场辐射源的有效技术。聚焦距离会影响图像质量,混淆辐射源的定位。本文采用图像处理中的自动聚焦方法,计算出具有最佳图像质量的聚焦距离。同时,计算局部源区域的对比度可显示出更好的抗噪性。这种ESM中的自聚焦算法可以方便地获得辐射源与扫描平面之间的精确距离,并可用于三维空间中的源定位
    • 张云淼; 董芳; 张士迪; 贾少迪; 袁凯; 喻大华
    • 摘要: 脑电具有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缺点是空间分辨率低,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电源定位技术的出现可以大大改善这一问题。近几年,国内外众多的研究人员将脑电源定位技术投入到大脑内部活动的研究上来,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和了解。文章主要对近年来脑电源定位技术对于脑电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综述,并总结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望能够对脑电源定位的下一步研究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徐方维; 龙晨瑞; 郭凯; 贺东; 陈家乐; 周全; 陈锴
    • 摘要: 针对复杂网架结构和多扰动源类型场景下传统电压暂降源定位方法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正序分量相位差的电压暂降源定位方法。首先,应用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分析扰动源作用下电网有功功率传输规律,并以电压与电流间相位差表征电压暂降源相对位置不同时功率转移方式的差异;然后,引入瞬时对称分量法,得到不受扰动源类型和网架结构限制的电压暂降源定位判据;最后,通过仿真与实例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 严彬元; 王皓然; 周泽元
    • 摘要: 为了提高电力通信网络攻击源定位准确性和方法收敛速度,本文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通信网络攻击源定位方法。方法采用一阶空间回归模型分析电力通信网络目标设备的空间结构特征,采用振动波模型确定攻击源大尺度时空变化趋势,采用一阶自回归模型确定小尺度时空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利用Stirling插值公式导出电力通信网络攻击源模型状态方程,对电力通信网络攻击源聚合处理。采用双人攻防博弈模型计算网络攻击和网络防御策略效用,判断攻击和防御效用大小,评估电力通信网络安全性;确定电力通信网络熵变率阈值,计算网络熵变率、相对熵值和网络数据包基线概率分布,设计电力通信网络攻击检测步骤,检测网络攻击;根据卷积神经网络结构,选择网络激活函数,通过网络正向和反向传播,划分网络数据类别,确定电力通信网络拓扑结构,选择网络攻击者和被攻击节点,定位攻击源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可有效提升攻击源的定位精度。
    • 鲍志强; 陈卫东
    •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能够通过互联网以极快的速度被传播给大众.但同时,一些虚假信息比如谣言也借助网络的级联效应泛滥成灾,因此如何在传播网络中快速准确地确定谣言传播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社交网络提出了一种谣言源定位的方法,与现有的基于最大后验(Maximum-a-posteriori,MAP)概率估计的方法不同,该方法首先考虑全局和局部感染点、非感染点的影响,使用效果更优的MAP先验概率估计(Prior Probability Estimation,PPE)计算方式.然后基于最小生成树贪心算法来稀疏化社交网络,让MAP中的似然估计(Likelihood Estimation,LE)计算更符合真实的传播结构.最后,采用新的MAP值来估计传播网络中节点为传播源的可能性,从而更准确地定位谣言源点.将所提方法与现有的几种方法分别在模型网络和真实网络中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优于现有的谣言源定位方法.
    • 奉祁林; 杨艺斌; 邓烨; 蔡浩; 姜明瑞; 鲁静雨; 张灿鑫; 张博远
    • 摘要: 为了快速和准确定位室内时变流场中的污染源,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多机器人源定位方法(URPSO),并综合利用机器人实验和数值实验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在风扇左右周期性摆动的实验环境中,利用3台机器人开展了15组独立性实验,其中14组实验成功定位源,成功率达到93.3%,说明URPSO方法在室内时变流场中具有强鲁棒性.其次,针对真实实验环境,利用仿真方法开展了机器人源定位实验,结果表明:仿真方法和实验方法获得的成功率一致,且2种方法的平均定位步数和方差接近,说明利用仿真方法开展源定位研究是可行的.最后,利用仿真方法在3种典型室内时变流场环境(混合通风案例MV、置换通风案例DV和自然通风案例NV)中,分别开展了100组独立性实验,对应的成功率分别为100%、92%和81%,说明URPSO方法在不同时变流场环境中均具有较高成功率.
    • 王程; 贾德香; 吕干云; 时翔; 刘海涛; 章心因
    • 摘要: 电压暂降是发生频次多、影响最为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其扰动源定位对解决电压暂降导致的供用电双方经济纠纷等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光伏电源低电压穿越时的电流和阻抗特性,本文提出了改进的距离阻抗继电器暂降源定位法,给出修正判据,改善含DG复杂配电网的电压暂降源定位可靠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修正定位方法能更可靠地定位出含光伏配电网的电压暂降源方位.
    • 李冬雪; 杨康; 何兆益; 周翰林
    • 摘要: 利用声发射技术监测受载混凝土裂缝发展特征的首要任务是对声发射源的准确定位.为了解混凝土中声发射波速特性,提高声发射源定位精度,该文开展了一系列室内试验,构建了考虑衰减现象的声发射波速修正模型,优化建立了基于修正波速的区域穷举定位法.结果表明:水灰比越小,基准波速越大,波速随距离的衰减越大.骨料粒径越大,基准波速越大,波速随距离的衰减越大.直线距离小于500 mm时,可采用对数函数描述声发射波速与距离的定量关系,以此构建的波速修正模型满足工程精度要求.采用修正波速的区域穷举定位法对单轴压缩试验产生的裂缝进行定位时,定位点比时差定位法更接近裂缝实际位置,有效提高了定位精度.
    • 刘正波; 朱亮
    • 摘要: 针对基于到达时间TOA的源定位,利用源的先验位置信息提高现存基于测距定位算法性能.提出先验位置信息的TOA定位算法.将先前获取的源位置的均值和方差作为先验信息,利用这些先验信息,再结合最小均方误差和基于惩罚函数策略估计源节点位置.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的源定位算法,提出的源定位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定位精度.
    • 张蔚; 姜忠义; 李文杰; 邹凌
    • 摘要: 为研究情绪重评时的大脑皮层源活动,针对情绪重评实验范式下采集的15例健康人同步EEG-fMRI数据,首先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偶极子特征优化的融合源定位方法:根据fMRI加权最小范数估计源定位结果,采用20 ms EEG滑动时间窗,提取每个时窗内的偶极子空间融合特征,将其作为动态融合先验进行加权最小范数估计溯源;随后将该结果与fMRI加权最小范数估计源定位结果进行情绪重评机制上的对比;最后采用样本熵进行脑电源复杂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下,有效地追踪情绪重评任务下大脑皮层上的脑电源动态并识别出相关脑区.情绪重评过程中,随着后枕顶叶晚期正电位的出现,显著活跃脑区从左顶叶下部、右侧额中回下部、左侧脑岛转移到右侧颞上回和左外侧枕叶,最后在晚期正电位慢波阶段激活了右侧梭状回、右侧额中回下部和右侧扣带回峡部(P<0.05).通过脑电源样本熵的计算,提取出被试在接受不同情绪刺激后1500 ms内的显著脑区(P<0.05):情绪响应的活跃脑区为左外侧枕叶(负性:0.688±0.124,中性:0.590±0.126);情绪重评的活跃脑区为右侧额中回下部(负性重评:0.814±0.114,负性:0.736±0.123);情绪重评的抑制脑区为右侧颞上回(负性:0.642±0.152,负性重评:0.546±0.090).这些结果为情绪重评相关的皮层脑电源定位研究提供了脑区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