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大坝
混凝土大坝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7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5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212298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长江科学院院报、大坝与安全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 第六届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国工程物探与岩石工程测试学术大会、2015年水利水电混凝土坝信息网技术交流会议等;混凝土大坝的相关文献由647位作者贡献,包括杜彬、赵正平、刘迎曦等。
混凝土大坝—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2298篇
占比:99.90%
总计:212512篇
混凝土大坝
-研究学者
- 杜彬
- 赵正平
- 刘迎曦
- 李守巨
- 田斌
- 乐阳
- 方涛
- 许泾川
- 陈昌林
- 吴刚
- 张斌
- 李正国
- 林皋
- 董泽荣
- 赵志勇
- 刘敏
- 卢晓春
- 安雪晖
- 张子瑞
- 张敏
- 张秀崧
- 徐建光
- 杜钢
- 杨姗姗
- 童富果
- 谭彬
- 谭琨
- 金峰
- 陈磊
- 陈豪
- 付拓
- 余记远
- 刘天冬
- 刘进宝
- 周绍武
- 姜晨光
- 孙志禹
- 完颜云飞
- 张庆军
- 张礼兵
- 曹学兴
- 李庆斌
- 李朋
- 李炎隆
- 李瑞青
- 李阳
- 樊启祥
- 汪国斌
- 汪志林
- 涂玥
-
-
马宁
-
-
摘要:
混凝土大坝施工期普遍存在裂缝,正确掌握大坝温度应力分布,采取合理温控设计措施对指导混凝土施工意义重大。文章结合混凝土温度应力有限元原理,结合实际工程计算分析混凝土出机温度、入仓温度和浇筑温度,比对温度控制标准,提出施工期不同月份应采取的温控措施,结论对混凝土大坝温度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
徐金英;
潘利坦
-
-
摘要:
老旧大坝的除险加固、安全监测设备设施改造已成为现阶段全国水库大坝除险加固的重点,实现数字大坝安全管理、打造“远程集控、少人维护”的关门电站是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给老旧大坝安全监测智能化改造提供经验和参考,以运行接近60 a的某混凝土大坝为例,在大坝左右两岸设置智能观测机器人,替代原人工视准线法观测大坝变形,对坝顶变形监测方式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对监测结果的精度分析表明:采用智能机器人极坐标前方交会法的测量精度满足“混凝土坝水平位移变形观测精度应小于1 mm”的规范要求,优于原人工视准线法的监测精度。文中给出了智能机器人观测方法的主要改造方案和整体性能要求。
-
-
李旨洪
-
-
摘要:
由于地震等地质作用与材料强度之间的不匹配,混凝土大坝存在潜在的溃坝风险,会导致下游河谷洪水波快速传动,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以位于江西省某简化的大坝模型为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程序中的ANSYSFLUENT对其溃坝后的水动力演变过程进行模拟,并对比分析了LES和K-E湍流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
-
顾双;
殷宪柱;
程炀;
鲍海兵
-
-
摘要:
传统方法只考虑一个参数构建模型,难以描述多样化的受力变形方式,因此需研究全新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计算两种诱导缝应力强度因子,构建诱导缝等效强度双参数受力变形模型,以此模拟混凝土大坝诱导缝变形过程.测试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次研究方法计算的应力强度因子误差最小,其模拟效果最接近真实值.
-
-
孙学玲
-
-
摘要:
混凝土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当中极为重要的材料,因此能够科学合理的应用该施工工艺技术能够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特别是对于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技术手段,这项技术对于混凝土的铺设以及搅拌混凝土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由于该技术的施工较快、水化热反应比较低以及施工技术较为简单等较多优势,就使得备受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该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从而能够使该技术得以更为广泛的应用。
-
-
李国瑞;
王杰;
刘康和;
汤克轩;
王志豪
-
-
摘要:
为研究混凝土坝体渗漏探测技术,以某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重力坝裂隙式渗漏为研究对象,采用伪随机流场法探测渗漏入水口;采用钻孔及钻孔测试技术(温度测井、声波测井、钻孔电视观察、压水试验等)定位渗漏通道.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坝外有明显渗漏出水口时,伪随机流场法可以精确圈定坝内渗漏入水口;②坝体裂隙一般垂直坝体方向分布(如连接横缝)或沿坝体方向分布(如水平缝),或者两者皆有且连通;③坝顶钻孔及钻孔测试方法能够查明渗漏通道的高程及桩号分布范围.针对混凝土坝体裂隙式渗漏,采用伪随机流场法和钻孔测试技术综合探测,具有准确、快速、便捷、安全的特点,对于其他类似工程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
-
-
-
-
吴景芳
-
-
摘要:
天然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属于环境水,它的化学成分受水文、气象和周围环境以及地质条件的影响,变化范围很大.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大小,对大坝混凝土、填筑料、以及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性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天然水中的硫酸盐以及氯离子含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对水库大坝混凝土的产生严重腐蚀.
-
-
林建滨;
罗福生;
郝二峰;
黄达海;
皇甫泽华
-
-
摘要:
严寒地区修建大坝常采用冬季停工保温措施,保温效果事关大坝质量安全.为了监测严寒地区碾压混凝土大坝越冬保温效果,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对丰满大坝保温材料内混凝土表面及内部进行远程在线监测,监测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光纤测温测点多、密度大、频率高,全面捕捉到了最不利气温下最不利位置的混凝土表面温度,监测持续时间约5个月,根据混凝土内部埋设的光纤测温数据,计算了混凝土在严寒气温下的内外温差.结果表明:丰满大坝混凝土越冬的保温措施设计合理、施工及时,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的表面开裂;分布式光纤即使在室外气温为-25~-30°C的情况下,也能正常测温.
-
-
李鑫龙;
杨东旭;
王璐
-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6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大坝变形区间预报是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大坝结构形态与安全状况最直观和有效的反映.根据两江水电站雪山湖大坝多年的变形观测数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FGS-BP神经网络预测大坝变形的模型方法,利用多年监测的库水位、温度、气压等环境资料,实现了混凝土大坝的变形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统计方法比较,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得到了明显提高.本文的研究对大坝工作状态、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
-
-
刘国卫;
王军涛;
凌骐;
李桂平
- 《2016年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传感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在大型结构工程健康安全监测领域.本文针对混凝土大坝的安全监测领域,通过光纤光栅位移计实现对混凝土结构伸缩裂缝的测量.重点阐述了光纤光栅位移计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及性能参数,结合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特点,提出了光纤光栅位移计工程现场实施方案,工程验证了光纤光栅位移计可用于混凝土大坝的工程安全监测.
-
-
黄世强;
吕宜媛;
何峰;
李江林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专委会2015年会暨大坝安全检测技术与新仪器应用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混凝土大坝因施工不当、地震或长期在恶劣环境中运行等原因,会产生缺陷或病害,定期检测大坝混凝土质量十分必要,是大坝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丰满大坝自建成70余年来,历经多次检测,2006~2008年间再次采用钻孔取芯、抗压试验、钻孔数字摄像、单孔声波、声波CT和钻孔变模等综合方法,比较全面、系统地检测大坝混凝土质量和性态,为丰满大坝治理和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通过对丰满电厂溢流坝9—19号坝段25019,5m高程溢流面的裂缝调查和对6号、1213号、1516号、18号、28号、3236号、3839号坝段坝体混凝土的质量检测,结合以往历次检测成果,比较全面地了解丰满大坝混凝土的质量、性态及发展变化,为丰满大坝治理和决策提供基础和重要依据。由于丰满大坝体积庞大,加之施工的复杂性以及长期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运行,大坝混凝土的性态较常规大坝更为复杂,全面、系统地采用综合手段检测丰满大坝混凝土显得十分必要。丰满大坝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对于其他类似工程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
何世聪;
刘杰;
肖长安;
吴昌旺
- 《2015年水利水电混凝土坝信息网技术交流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首先对混凝土坝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总结了大坝渗漏探查的基本思路,简要介绍了针对混凝土大坝渗涌的探查技术.在查明渗漏时,采用了伪随机流场法和自然电场法库区进行面积性的探测,在库区渗漏源位投入食盐在廊道渗水位置测试水体电阻率的变化,验证水体连通性;采用自然电场法、全孔壁数字成像法结合水位观测资料和坝基工程地质资料对渗漏类型进行分析;在大坝廊道采用温度场法和示踪法对渗漏路径进行探查。最后将总结的经验和方法在云南某水电站大坝渗漏加以运用,查明了渗漏源的位置、渗漏类型、渗漏路径、圈定了渗漏处理的工程部位,为大坝渗漏的处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经灌浆处理后,渗水量大幅度减少.可见笔者总结的思路和方法对混凝土大坝渗漏的探查效果明显,成果可靠,为今后水库大坝渗漏的探查拓宽了思路.
-
-
陈磊;
吴启民
- 《中国建筑学会施工与建材分会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换届年会暨防水堵漏工程“系统”应用技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混凝土大坝迎水面坝段分缝处挡水防渗功能主要由跨缝埋设的止水系统承担,传统高坝止水系统包括两道止水片,其间设沥青井.由于沥青井构造施工较复杂、检查维护不便,近年来许多工程已代之以止水检查槽,止水检查槽外形位置均与沥青井相似,一般在廊道附近采用水平分区止水分段,各段上下端均通过管道与廊道连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针对这一特定问题,在分析总结前期实践经验基础上,根据止水检查槽特点和灌浆材料的特性,通过相关试验和分析研究,首次提出了置换式灌浆处理方法。坝体止水检查槽置换式灌浆法在三峡大坝首次应用,达到了预期的处理效果,不仅消除了坝体渗漏缺陷、改善了大坝运行条件和内部环境,而且为完善大坝横缝止水系统构造型式,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检查、观测、处理配套技术,作出了新的探索和发展,对防止和减少大坝横缝止水渗漏问题的发生与危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该方法适用于设置了止水检查槽的大坝横缝止水系统库水位以下的渗漏处理,在应用时要注意结合所在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此外,该方法对现场操作协同性要求较高,实施前应反复练习,做到工艺娴熟、配合精准、衔接紧密,才能达成理想的处理效果。
-
-
李宝石
- 《辽宁省水利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白石水库混凝土大坝位于东北寒冷地区,由于气候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将RCD技术和RCC工法配比结合,进一步发展了RCD技术,增加采用碾压混凝土筑坝的经验.该文主要阐述了在不利气候条件和施工条件下,为确保工程质量,从越冬面混凝土层间强度、温度控制、防裂措施、吸取其它水库经验教训等环节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
-
陈磊
- 《第二届全国工程防护与修复技术交流会暨防护与修复技术专委会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的关键性工程,枢纽建筑物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和升船机组成.为满足工程挡水安全和长期运行的需要,混凝土设计从传统的混凝土强度设计转为将耐久性与强度并重,提升混凝土自防水性能,同时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材料,成功解决了混凝土表面防护、结构渗漏处理、特殊基础防渗等诸多技术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促进了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工程运行后各建筑物工作性态良好,渗流量较小,主要监测数据均在安全范围之内.
-
-
陈磊
- 《第二届全国工程防护与修复技术交流会暨防护与修复技术专委会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的关键性工程,枢纽建筑物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和升船机组成.为满足工程挡水安全和长期运行的需要,混凝土设计从传统的混凝土强度设计转为将耐久性与强度并重,提升混凝土自防水性能,同时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材料,成功解决了混凝土表面防护、结构渗漏处理、特殊基础防渗等诸多技术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促进了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工程运行后各建筑物工作性态良好,渗流量较小,主要监测数据均在安全范围之内.
-
-
陈磊
- 《第二届全国工程防护与修复技术交流会暨防护与修复技术专委会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的关键性工程,枢纽建筑物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和升船机组成.为满足工程挡水安全和长期运行的需要,混凝土设计从传统的混凝土强度设计转为将耐久性与强度并重,提升混凝土自防水性能,同时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材料,成功解决了混凝土表面防护、结构渗漏处理、特殊基础防渗等诸多技术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促进了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工程运行后各建筑物工作性态良好,渗流量较小,主要监测数据均在安全范围之内.